用50元在陌生的城市生存10天是什么体验?近日,宁波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36名大学生来到东阳,开启了他们的生存挑战。从每人50元的生存资金一路升级到攒下5600元公益基金,这期间他们经历过拒绝、质疑,也遇到过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人”,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
“副本”开启:懵懂青春与现实交手
“我对这种陌生城市生存活动充满好奇,也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趣,想挑战一下,顺便认识新朋友”……“有趣”“好奇”“交朋友”“自我挑战”,是这36名大学生参加此次生存挑战实践活动的最初想法。然而走出象牙塔,直面社会,他们接连碰壁。
在异乡,队员们使尽浑身解数寻找能够维持生活的工作,即使不少人在出发前就已经上网搜寻招聘信息,但到了之后才发现,大多数店家暑期工已招满,招短期工的更是寥寥无几。队员们只能广撒网,一条街一条街地“扫”下去。“我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早到晚,不断地询问招工信息,但得到的是拒绝和无尽的等待……”队员陈致同在生存日志中写道。
“参加挑战赛的队员们差不多都被拒绝过,后来面对拒绝,大家都麻木了。”生存挑战赛生活助理范俞煊没有确切计算过队员们被拒绝的次数,但“拒绝”已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好在队员之间互帮互助,找到工作的队员会向老板推荐其他队员,大家在第二天就差不多都找到了工作。”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开始工作才是重头戏。相比于找工作时内心的焦虑,工作中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身体的疲惫才是真正的考验。
来到横店的第一天,队员洪子豪和何瑞捷就找到了工作——送外卖,幸运的两人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50元。第二天,两人实行轮班制,一人送3个小时,来回轮换。原以为能够走上正轨,但送餐途中出现了地址不准确、撒餐等突发情况,最终7个小时只收入90余元。由于天气炎热,洪子豪还中暑了。
同样精疲力尽的还有在厂里当搬运工、在建筑工地做小工的队员们,为了节省开支,有的队员一天只吃两餐。
洪子豪在日志中写道:“钱难挣,这次的经历很难忘,今后我会摆正自己的位置,遇到困难一定做到坚持不放弃。”
“副本”升级:直面挑战拓展就业能力
此次生存挑战实践活动为期十天,时间短暂不符合大多数店家的招工要求,因此队员们只能找工资日结的工作。在一份份日结工作中如何找寻属于自己的方向,拓宽就业能力,不少队员有自己的方法。
第一天,英语专业的何璐依在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一份日结的活,做计件工。虽然在外贸公司,但所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派上用场,计件工作的乏味和身体的疲倦让她难以忍受,即便有较为稳定的薪资,最终她还是决定离开。“计件工作对我的精神消磨很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求职方向,我对化妆感兴趣,就想去横店应聘化妆师。”何璐依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横店产业特色,很快就在明清宫苑景区附近一家汉服体验馆找了一份化妆师助理的工作。“一定要发现和打造自己的专长,这样才会有价值。虽然这也是一份日结工作,但是妆造工作是我感兴趣的,这份工作也很有创造性。在汉服体验馆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何璐依说。
队员宋子慧和齐菁在东阳木雕城一家手工串珠店老板的建议和帮助下,开启了创业之路。“下午四点半下班之后,我们就拖着行李箱到横店最热闹的‘万盛映象’主题步行街摆摊卖手串。”齐菁说,一开始她们没有找到目标人群,推销比较盲目,生意并不好。通过几天的观察,她们发现女生的购买率比男生高,同时还需要“包装”产品。“我们的手串是用檀木或者奶香木制作的,自带木头的香味,在售卖时我们会强调这点,给手串打上‘标签’,吸引更多人来购买,有一天我们卖出了8条。”
“副本”变“正本”:不止有工作更有温情
生存挑战很辛苦,但也给队员们留下了温暖的回忆。
在日志中,队员们记录了许多暖心事迹。“同事‘卷毛哥’特地为我们搬来3台电扇,送给我们奶茶、绿豆沙。”何昕梦回忆道,还有像妈妈一般温暖的酒店阿姨、无私助力同学们创业的手工店老板、主动送饮料的饭馆老板……东阳的温情深深影响到每一名队员,用最温和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温暖是双向的,一趟“50元的旅程”牵起两代人的手。在生存挑战结束后,36名大学生把这10天内赚得的钱款和物资分别捐赠给了东阳市红十字会和市社会福利院。“参加这次活动的初心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人。”队员孟晓婷说。36名大学生在福利院陪伴老人,其乐融融。“听说有大学生要来看我们,很开心,我们一大早就去门口等了。”市社会福利院90岁的老人陆莉文开心地说。
“东阳的善意,给了学生们一份工作,学生们把自己挣的钱回馈给当地,这是充满善意的双向奔赴。这场生存挑战赛让大学生提前‘热身’接触社会,而社会反馈给他们的经验和意义,远不止受用于这短短的10天。”暑期实践带队老师说。
编辑:严格格
二审:陈云
终审:郭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