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脑”),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2007年,我国将“流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人群中已形成一定的免疫屏障。近十年来,我市无“流脑”病例报告。但“流脑”一旦发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流脑”究竟是什么病?该如何预防?
“流脑”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病原菌从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进入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该病属乙类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流脑”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因病原体的外界生存能力较弱,间接传播的机会很少。但密切接触,比如同睡、拥抱、亲吻、哺乳等,易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需注意的是,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的好发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病死率较高。
通常情况下,“流脑”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易混淆和漏诊,耽误治疗,需注意鉴别。
“流脑”隐性感染率高,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约30%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黏膜出血症状,仅约1%为典型“流脑”病人。感染“流脑”后最初表现为低热、咽痛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后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部分患者出现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休克、脑实质损害、循环衰竭、颅内压升高和脑疝等症状,常危及生命。
“流脑”的凶险体现在三个方面。
“急”:“流脑”的发病、进展速度很快,一旦感染,病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展至死亡。这种急性的发病特点使得“流脑”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
“凶”:“流脑”病死率超10%,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流脑”病死率位居前5位。意味着即使及时接受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挽回生命。
“残”:即使患者幸存也有高达20%的患者会留有严重后遗症,如肢体残疾、智力障碍等。
接种“流脑”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现阶段既有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又有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供选择。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适龄儿童在6月、9月龄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加强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均为免费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目前有多种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分别是AC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家长可以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情况下选择为孩子接种。
编辑:徐元振
二审:陈云
终审: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