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巍峨壮观的北京中轴线,被称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于近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事也引发了国人对城市格局的关注,竞相“考古”并寻绎自己所身处的城市中轴线。
令人惊喜的是,历经一千多年变迁,东阳老城格局犹存,贯通城区南北的中轴线也依然清晰地串连古今,沧海桑田虽变更了它的容颜,却不易它的筋骨。
沉沉一线穿南北,悠悠往事集东城。走近东阳老城中轴线,数不尽的城事,风起云涌……
壹 数度兴废东阳城
城郭若有中轴线,则必先有周正规整的城池。
依照明代雅溪卢氏卢仲佃的说法:“东阳当浙江之上游,居万谷中,古未城也。”旧时的东阳城并没有城墙与护城河。《方舆纪要》记载,东阳最早的城区兴于春秋吴越国时期,其址并不在今天的吴宁,而是在吴宁东部约二十七里的八都“城东保”“楼家”。这里群山环绕,两溪相夹。按照邑人赵点的观点,这种地形枕山带谷,岗岭峰峦巑若剑戟,自成天险,因此不必建造城池也能固守。
但也是受地形限制,古城周长仅约2里,且不利于后期扩张,因此数百年后被废。
县治何时从“城东保”迁到现址?明代隆庆志称“不可考”。
东阳第一次筑城的确切历史,见诸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唐末广明元年(880),县令沈彝宪筑土城,周边长十里,中间为子城。子城的规模与原位于八都的旧城类似,“四至”按照旧城改造前地址,分别为南至上南巷、葛宅园巷,北至金泽巷、介福巷,东至十字街,西抵棋盘街、红椿巷、西经泽巷,恰如一个“由”字,其中轴线与今天的南街重叠。
沈彝宪所筑的子城,奠定了东阳老城的内核,但在数百年后就倾圮而仅存遗迹。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侵东阳,因为没有坚固的城墙,倭寇长驱直入,虽然朝廷派出重兵,百姓依然大量被虏杀。县令戴廷忞遂起筑石城之意,然而筑城是“巨役”,县级财力不支。之后,倭寇又两次犯境。戴廷忞极力向上争取资金,嘉靖三十七年(1558)5月终于开始修筑石城,全城百姓输力捐金,到10月即筑成,“楼橹峨峨,巍然巨镇”。石城周长约3787米,高约7.3米,墙体厚约6米,堪称固若金汤,设有东、南、西、北及西北的水门共5座城门。
从“周广”约2里到约3787米,东阳老城的体量在扩展,中轴线相应拉长,“四隅”相应扩大。
然而因为仓促修建,石城规制不够周全,加之市井无赖经常从城墙上窃取砖石,年深日久,石城几乎不存。隆庆元年(1567),县令陈应修取得诏令修筑城垣,“累甓为女墙,甃石为复道,版锸并兴,雉堞崛起”,城墙不仅恢复旧观而且更加坚固。
隆庆二年(1568)、隆庆五年(1571)、万历二十年(1592)、万历二十八年(1600)、天启二年(1622)、崇祯十六年(1643),历代县令均对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可以说,有明一代,东阳县城修缮加固最为频繁,共实施了7次。其中万历二十八年(1600),权令推官刘文卿主持修缮后,“东邑形势为之一壮”。刘文卿此次修缮对东阳古城最大的影响,则是在原有4座城门的基础上,开辟了东北门,同时封堵了北门,又增开东岘门、西岘门,至此东阳古城拥有了7座城门,其上均修建了城楼。但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县令郭一鹗重修时,认为“门可塞,楼不可废”,于是在原先的北门筑土为台,台上修造城楼,旁边开小门,市民进出时从城楼上通过,此台就被称为北台。
此时的东阳古城,因为城门、城墙、城楼等规制完备,已形成了内城和外城。根据旧志记载,外城南至南午岭,北至东阳江,东至东七里寺岗,西至西七里寺山;内城东到东门外的叱驭桥,西到西门外的乘驷桥,北至北台外的骆驼桥,南至南门外的马厂桥。古城广义上的中轴线向北可延伸到东阳江畔,南则至南午岭脚下。
到天启二年(1622)知县贡修龄再次修缮后,东阳古城矗立于丹峰翠岭之间,“十寻井干,霞举星罗,盖纲领饰而山龙火藻之翚飞,锋刃锐而太阿绿城之鹊起”,成为充分利用岘山和东阳江之天险,将建筑之壮美与山川之秀丽完美融合的城市营造之典范。
清代的东阳古城也历经修葺:顺治十四年(1657),知县杨丕孟更换了旧有的城堞;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发起兵变,祸及东阳,乱兵纵火烧城,次年上任的县令胡启甲主持修建;越五年知县俞允撰重修;乾隆四年(1739)再次修缮;道光三年(1823),在知县陈履和主持之下,古城迎来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4座主要城门即东迎晖、西瞻婺、南双岘、北通江,均征集旧名手写并刻石作为门额。其中北门早在刘文卿手上即封堵,陈履和本想重新开凿启用,但碍于众议而未实行,于是捐出俸禄复建了已被毁的北台。
经过陈履和的修缮,被战火烧毁的东阳古城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气度更甚从前。陈履和在记述这一政绩时,喜难自禁地记录了东阳城区的景观:“城面山而枕原,风气四固,虬钟司昏,启闭有节,出作入息,各执其业,商贾负任,雁行而鹿从。夜则扃扉偃息,聚柝相儆,无虞鼠辈,吾为斯民乐之。”城之内农商兴盛,人民安乐。城外风光万千,“时雨初霁,水乐有声,岘山流翠,虚亭涵碧,登南楼者赋浮云,涉北台者和新雪,吾为斯士之乐。”出城可游赏岘山美景,登楼可诗赋风花雪月,这是士人逸乐。放眼城内,“校宫伟丽,试院宏敞,宦贤忠节之祠,绀宇琳宫之饰,丹碧相间,缭垣延亘,市廛酒肆,取具咸备,征地纳稼,瞻顾有赫,隐隐隆隆,畅乎八风,东人士与吾共乐之。”城市不仅学校、黉宫、试院等教育机构完备,而且祠宇宫观林立,装饰华美,商肆铺排,交易红火,这是陈履和与东城士民之乐——此情此景,堪比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所言的太守之乐,东阳老城犹如“理想国”。
光绪三年(1877)和民国廿四年(1935),东阳古城又经历了两次修缮,奈何国力蜩螗,工程草草。至今,在东街靠近叱驭桥的北面,还留有一段古城墙供人凭吊。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城砖,则清晰见证了东阳古城屡毁屡建的历程。
贰 坊楼林立一线连
悠悠岁月,巍巍古城。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从唐末始建土城到当代旧城改造,东阳老城区的中轴线一直未曾消失,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殊为难得。
在中国建筑史中,中轴线是统率建筑群平面的轴线,也被称为建筑的生命线。那么,东阳老城区的中轴线在哪里?
从康熙与道光、民国的旧志上看,东阳老城的中轴线以昔日公署即如今的老市府为中间点,连接起的南街与龙井巷。
如果以康熙《新修东阳县志》中的县城图作为参照,可以想象东阳老城中轴线上的恢宏格局:清晨,在朝阳的照拂下,穿过高大的双岘门,即进入宽阔笔直的南街。往西看是熙熙攘攘的官基以及边上专供商人、旅人饮用的官井;行过官井,街道两边呈对称式排列着7座牌坊,由南向北,东侧分别是积庆坊、里仁坊、文济坊、登俊坊,根据史料记载,甲寅兵燹前还应有棣华坊、种德坊;西侧分别是连豸坊、通儒坊、醴泉坊,兵燹前还有一座腾蛟坊。在左顾右盼中走过这些牌坊,也差不多到了南街的尾端,此时一座气宇轩昂的骑路牌坊恺悌坊现于眼前,看到这座巍峨耸立的一间二柱三楼牌坊,东阳人即知离公署即县衙不远了——作为仪观牌坊,它以“恺悌”之名提醒着官员要时刻心怀和乐平易的亲民之道;这座牌坊还有“忠恕”之名,“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以此提醒官员治理县邑当尽己本分,推己及人。
恺悌坊后面就是公署的仪门,过仪门是照壁。东阳公署始建于何时虽不能考,但自古以来都位于“县治宅城之中”,即处于老城中间点,正对双岘门,“雄敞冠八婺”。公署有史以来最早的重建记录见于北宋宣和年间,之后屡经修缮,康熙十三年(1674)再次毁于耿精忠兵变,次年重建,因为事出仓促,为期仅2个月,仅重建了大门、大堂。后来的历任知县又重建了观风楼、穿堂、后堂即明新堂,堂的西北为幕僚房即咏梅轩,堂东南为3间的葵向亭,为历代县令办公场所。值得一提的是,观风楼北面是半圆形池塘,上有衡桥,池畔旧时有玉寒、爱莲两座亭子,历代县令多有题咏。
循着衡桥而上,迎面就是吴宁台。此台于宋绍兴十三年(1143)由邑令吴炯所建,用于纪念御寇而死的县令张潮及其长子张天贤。张潮于后晋天福五年(940)任东阳县令,因体恤百姓,政声卓著。天福八年(943),括苍“魔寇”侵扰东阳,张潮率子张天贤带领乡兵迎战,击退“魔寇”。两年后寇又进逼东阳城,张潮以古稀之年携张天贤率百余乡兵出城迎战,终因寡不敌众,父子双双战殁于南岭即官清岭。随后“魔寇”冲进县城,屠杀张潮家人八十余口,唯张潮之妻鲍氏及幼子张天宥幸免于难。
吴宁台在康熙甲寅兵燹中被毁,次年县令吴启甲将其修葺。清代道光十一年(1831),县令党金衡重修吴宁台,还建起了应宿楼。
县衙两侧还建有土地祠、县丞衙、典史衙、常平仓、监狱等机构。
越过县衙的北面围墙,即进入老城中轴线的后半段。穿过前徐巷口的龙泉坊、水涧巷口的延福坊,就到了北镇楼。此楼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县令郭一鹗所建,以此弥补东阳旧城南高北低的地形缺失,而在北台下的黄泥街口建此楼,藏风纳气、救弊补阙。楼原先两层,重檐歇山顶,经多次修缮后已降为一层,但仍保留重檐歇山顶的建制。楼旁有龙井,至今仍在。此井也是老城中轴线北段龙井巷得名之由来。北镇楼西北有九如堂,俗称张府厅,为明代名臣张国维故居,如今与龙井巷纵横交错的张府前巷,其名就得自于此。
北镇楼往北,直至旧时的北门即东阳人熟悉的通江门,这一段长仅245米的道路,旧时虽属于龙井巷,但千百年来被称为后街。后街西侧原先有义学,今已荡然无存。而后街的终点通江门和北台,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次城市建设中化为云烟,被各种现代建筑取而代之。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东阳老城的营造,遵循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经典《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原则。如果把东阳老城中轴线上的重点建筑做成沙盘,则可以看到从双岘门到通江门,这一路行来的起起伏伏,其显示的正是先人对城市空间的灵活处理:当一座座牌坊把视线引导到公署时,古城的中轴线看似到了前半段的极点;但随即有吴宁台“奇峰突起”,在经历一波坊表的退削后,北镇楼又以“出其不意”的崛起与吴宁台呼应;而在走过平缓的后街后,在通江门的城墙根一带,中轴线看似恰到好处地结束了,其实它却以无形的方式继续延伸,穿过旷野和亭桥融入江水……
随着东阳城区不断东扩、西延、北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中轴线已经往东偏移,目前坊间公认的中轴线为人民路。然而,不管城市如何扩张,作为印证东阳历史最重要的实体脉络,东阳老城的中轴线,始终不易其东阳历史文化“生命线”的本色,在光阴流逝中不断积淀发展痕迹。
编辑:严格格
二审:陈云
终审:郭好进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