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匠”字的解释是“木工也,从匚从斤”。
自13岁开始学习木雕艺术,陆光正已从事雕刻技艺66载,创作了上千件艺术珍品,不仅是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还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亲历并见证了数十年来东阳木雕产业发展过程,是中国木雕行业的领军人物。
一生与木相伴的陆光正,对“匠”字做出了完美诠释。他精雕了无数木材,细琢了自己的人生,越过无数艰辛坎坷,成就天工之作。
壹 薪火相传 万年长青
东阳木雕是中国四大木雕之首,自唐至今千余载,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散落在家乡数百年的祠堂、大姓宅院、古旧民居里的木雕构件,是我从事木雕艺术的启蒙老师。”1945年3月18日,陆光正出生在画水镇岭下自然村。
幼时,陆光正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七八岁时,他就能独自制作竹笛、二胡等乐器。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看婺剧是他唯一的娱乐活动。他通过观察演员的妆容自学绘画,笔下线条虽稚嫩,却已初具神韵。后来,他踩着板凳为来村里演戏的演员勾脸,在墙上为公社绘制宣传画,被人称作“天才儿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13岁那年,陆光正从村小毕业,考入东阳木雕技校。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加之刻苦的学习,进入木雕技校的第二年,陆光正自画自雕、神形兼备的作品《花鸟》得到了木雕老艺人的肯定。当年,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入木雕厂研究所设计组,并成为“雕花榜眼”楼水明的关门弟子。
在楼水明的教导下,陆光正系统学习了各种雕刻技法,以及木雕家具、厅堂摆设的造型设计和中西合璧的工艺。15岁时,陆光正创作的木雕挂屏《热爱和平》被选入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并作为礼物赠送给国际友人。“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宰相”黄紫金等老艺人都对这个聪慧的少年青睐有加,毫不吝啬地将自己长年积累的经验和拿手绝活倾囊相授。
随后的多年,陆光正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专修绘画,打下扎实的创作基础;与人合作创作出版连环画《擒三帅》《百里溪》;被原文化部邀请写生创作《兄弟民族形象服饰参考资料》丛书;被政府委派到德国领衔装饰工程,等等。
在多位名师的教诲下和与各领域好友的交往中,陆光正反复揣摩实践,通晓了东阳木雕的各种技法。俗话说“功夫在诗外”,陆光正平时爱好广泛,喜读历史,爱看舞蹈,还喜欢拉拉胡琴、弹弹三弦。他沉醉于东阳木雕艺术的海洋之中,从雕塑、音乐、绘画中感受艺术的力量,吸收东阳木雕的艺术精华。
楼水明在弥留之际嘱托陆光正:“一定要把木雕发扬光大。”因为这句话,陆光正告诉自己,必须在有生之年为木雕多做点事。
作为东阳木雕技艺的传承人,陆光正始终认为“学高为师”,坚持“传道授业解惑”,将传承、光大东阳木雕作为永恒的追求、永久的事业。“传统木雕艺术要发展,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所有雕刻技艺的传承,依靠作品更依靠人。”陆光正一边搞创作,从事东阳木雕研究,一边注意培育技术人才,将培养人才视为第一要务。
多年后,陆光正成为东阳木雕总厂厂长。他东奔西走,重开停办的木雕技校,又跑到各个院校联系合办木雕班,培养木雕制作与设计人才。他不仅常去学校讲课,还带动许多大师加入木雕班教学工作。后来,他的创作室被誉为“木雕界的清华大学”。这份从楼水明身上继承的无私,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东阳木雕后继无人的局面。
走进陆光正创作室的院子,秋阳的照耀下,只见一棵三四层楼高的罗汉松苍劲古朴、叶色葱茏,松树底下的石头上刻着“薪火相传 万年长青”的朱红大字。“这棵树是10年前我们30多位师兄弟与师父一起种下的。”陆光正的弟子张玉海说。
“你看,这亭亭如盖的老松象征着木雕技艺传承,希望东阳木雕也能像这棵松树一样长青。”陆光正的脸上,一如既往地笑意盈盈。
贰 守正创新 与时竞进
陆光正说,东阳不缺木雕人才,但缺少设计创意,没有创意的木雕师傅,充其量只能算作工匠。
秉承所学的东阳木雕技艺,陆光正首创多层叠雕和单元雕刻组装的新技法,解决了困扰木雕界多年的大型木雕制品易开裂的技术难题。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建筑装修市场发展,幅面阔大的大件木雕作品需求剧增。众多手艺人纷纷探索大件木雕的创作,却都碰上了开裂、断损的“瓶颈”。1980年,陆光正承制新加坡董宫酒家的装饰木雕工程,数块长12米、宽1.2米的挂屏鬼斧神工,被新加坡最高领导人誉为“至今最好的建筑装饰”。然而,两年后,南洋的热带气候使木雕条屏发生了开裂。1981年,陆光正接下了杭州望湖宾馆大型壁挂《白蛇传》雕刻工程,作品完成后同样出现了开裂问题。
陆光正坐不住了:东阳木雕的千年美誉不能毁在自己这一代人手里!偶然有一次,他看到工人们将一座屏风折叠起来准备装箱出口,心头为之一亮:能不能将整幅大型作品分成若干个单元进行雕刻、组装呢?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开裂问题的解决途径——将大幅作品根据画面的构图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采用独立的板材,板材之间留有一定空隙,防止热胀冷缩;同时根据不同木材纤维素的变化,确定采用不同的拼接工艺。
陆光正的这一创举,突破了东阳木雕乃至中国木雕大幅作品创作的“禁区”。分组雕刻组装,可容纳众多雕工同时开工,大大缩短了工期;散件运到现场再组装,解决了大型作品入门和运输的困难;由于木料可多块拼装,方便了取材。最关键的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使大幅作品拼装后“天衣无缝”。
2001年,杭州市重建雷峰塔。专家委员会在遴选塔身内壁装饰工艺手段时,对大型东阳木雕作品的开裂变形问题提出了担忧和质疑。陆光正立下“军令状”:保证百年之内不出差池!苦战两年,他不仅成功解决开裂变形问题,还创新出多层叠雕工艺,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采用分组雕刻逐层对接组装工艺,将《白蛇传》诠释得大气淋漓、神韵独具。如今,20多年过去,他的6面壁挂依然完好无损。
陆光正创作的大型木雕《锦绣中华》
自此之后,陆光正对大型木雕的创作如鱼得水,一次次刷新单幅面积纪录。2014年,他为APEC峰会主会场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创作的大型木雕《锦绣中华》,完美展现了大国气象、盛世风华。该作品后又相继走进了G20杭州峰会、首届中国进博会。2017年,他主持创作的《中国梦》弧形立屏长达20余米;2018年,他为金华城市展示馆创作的《八婺揽胜图》单幅面积达145平方米。至今,这些大型木雕作品未出现任何问题。可以说,多层叠雕技法的问世并成功应用,既保全了东阳木雕的声誉,又拓展了东阳木雕的市场,堪称力挽狂澜的“神来之笔”。
没有人统计过这项技术创新为东阳木雕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陆光正大大方方地将其“供人自取”,不设门槛,不搞保护,甚至非常愿意为他人讲说解密。在他看来,这项技术应用越广泛越成功,东阳木雕的美誉也就越广为人知。
近十余年,他的作品无不包含着对“新”的思考与实践。2020年完成的党的百年诞辰献礼作品全景组雕《百年伟业》,集中体现了他的创新观。这组作品之“新”体现在多方面:一是传统木雕工艺与当代雕塑的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二是题材的突破,将重大政治题材以传统木雕手法表现;三是展陈方式突破了台屏式单调组合,将作品背景与前景拉开,呈现出舞台样式;四是科技的运用,援引了专业舞台灯光设计,以电脑灯光调节作品氛围,达到了四季变换、渲染环境、突出重点的创作要求。
陆光正常说,为社会大众服务,才是东阳木雕的出路。他的作品之新,在于观念之新,源自他对木雕艺术深沉的爱。他致力于将木雕底蕴与当代审美结合,精准把握社会需求,使东阳木雕这棵“老树”开出新花,更好地走向未来。
叁 桑榆未晚 壮心不已
步入耄耋之年的陆光正,迎来了从艺生涯的第66个春秋。
东阳木雕对陆光正来说,不仅是事业,更是生命的一部分。他创作的作品已逾千件,当被问及“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件”时,他答道:“没有一件作品是最满意的,最满意的作品永远都在构思和创作的路上,没有最好的作品,只有更好的作品。”
近十余年,陆光正的木雕创作屡屡冲破东阳木雕传统题材限制,大胆涉足现当代题材,用作品礼赞民族复兴大业,把东阳木雕推向现实主义的高峰。
2012年,陆光正策划的东阳木雕“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展”,集中了东阳木雕中坚力量设计创作,从分田到户“大包干”,到汶川地震齐救灾,再到三峡安澜锁蛟龙,直到神舟飞天巡苍穹,10幅大型木雕展现了改革开放34年以来中国巨变的十大典型成就,让东阳木雕的创作面貌和风格为之一新。作品完成后在杭州展出,得到了观展者的普遍赞誉。
2016年,陆光正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策划了“丝路华章”主题木雕创作。该作品内容贯通古今,连接中外,再次刷新了用传统工艺表达时代主题的创举。2017年底,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丝路华章”陆光正从艺60年东阳木雕大展,通过“中国梦序篇”“丝路记忆”“复兴路上”三个篇章,弘扬丝路精神,凝聚复兴力量,创造出木文化镌刻的丝路华章。
2021年8月6日,陆光正将大型木雕作品《中国梦》捐赠给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作品为历史塑像,为人民歌唱,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升了党史展览馆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位。之后,这件作品的陈列空间成为党员干部参观党史展览馆后重温入党誓词的固定场所。十余年来,陆光正承接了多项政府重点项目装饰工程及木雕创作,如G20杭州峰会的《中华20景》等。他心怀赤诚,始终坚守工匠精神,注重每一刀的细节。
陆光正曾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会执行会长等职务。年会、展会、学术论坛、产业基地走访……他的足迹遍布天南地北,不辞辛劳地帮助行业解决问题,获得无数同仁的认可、尊重和称赞。
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陆光正逐步辞去了相应的社会职务,但仍有许多社会活动邀请他参加,他也总是热心支持,如为学校讲课、为作品集写序、为年轻人的展览站台,等等。他还热心于公益活动,多次捐赠作品、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等。
年届朝杖,陆光正的心态更加从容,在培养徒弟、坚持创作之外,他更多地思考着,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东阳木雕该如何赋能新时代东阳高质量发展。
陆光正视行业发展为己任,积极为东阳木雕寻找契机、整合资源,为行业发展鼓与呼。“东阳木雕之都”“世界木雕之都”的金字招牌能落地东阳,少不了他在国内外的宣介与推荐;东博会、中国木雕城、东阳木雕博物馆、木雕小镇乃至东阳木雕产业的定位、引领与发展,同样倾注了他的智慧和心血。20世纪50年代,陆光正走进技校学艺,与他同批的学员成为传承木雕技艺的星星之火;20世纪80年代,由他创办的木雕技校培养了大批木雕艺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几十年过去,东阳木雕已然产业化。陆光正出力促成了东阳木雕和红木家具“两位一体”,在政府层面与行业内部共同努力下,激活并串联起了木雕、红木家具以及建筑三大传统产业,为东阳打造了木雕家居这一国家级重点产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陆光正不知疲倦地为东阳木雕发展奉献着自己的精力与智慧,把外界的注意力一次次吸引到东阳,推动木雕艺术再上台阶,并以木雕艺术为媒,让外界聚焦东阳发展。
这想必是匠人最高的追求: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是他对师父的承诺;让东阳木雕成为“天下第一雕”,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热爱与坚持,可跨越山海、执着一生。
编辑:厉欢欢
二审:陈云
终审:吴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