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陶山镇花园底村一间瓯绣室里,老绣工娄者妹和林碎兰戴着老花镜,正合作制作瓯绣作品《八卦桥图》。她们将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作品,装裱后放在该村文化礼堂入口处展示。
温州瓯绣盛极一时,也在陶山繁荣一时。20世纪60年代,花园底村民间刺绣艺人创办陶山刺绣厂,成了当时温州瓯绣的最大农村加工点。时光流转,瓯绣的传统市场逐渐流失,刺绣艺人也纷纷离开,近日,陶山镇花园底村计划投入资金建设瓯绣馆,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在更好地传承瓯绣技艺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
娄者妹和林碎兰正在合作完成瓯绣作品
老绣工坚持手艺40余载
现场,记者看到绣面图案中,八卦桥横跨在溪流上,溪流旁草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溪水中,溪水缓缓流过,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桥旁的民居也颇具江南水乡特色。两名绣工配合默契,手指在花绷架上上下翻飞,娄者妹用褐色丝线绣着八卦桥桥面和桥墩,林碎兰用绿色丝线绣陶溪旁的树木。“你瞧,站在桥面上的人物刺绣难度较高,需要特别精细,慢工才能出细活。”说着,两人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用一针一线勾勒着。
“八卦桥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内涵,也承载了太多陶山人的记忆,这是选择这幅主题作品的初衷。”花园底村党总支书记张庆标说,今年村里将打造新的文化礼堂和瓯绣馆,就邀请了村里的两名老绣工完成这幅以本地特色建筑为主题的瓯绣作品。
据悉,陶山八卦桥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幅瓯绣作品《陶山八卦桥图》宽1米、长2米(连边框宽1.5米、长3米),画稿出自瑞安画家杨金虎之手,后经温州几位师傅临缎、着色后,由娄者妹和林碎兰合作完成刺绣。
意大利学者唐云来观看学习瓯绣技艺
61岁的娄者妹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苦练绣法的岁月:“过去条件不好,女孩子很少上学,我12岁时就跟着姑姑学习手艺。姑姑对我很严格,只要有一针一线出错,或颜色搭配不当,都会剪断重绣,熬夜学艺是家常便饭。”功夫不负有心人,娄者妹的技艺逐渐炉火纯青,不管水中游的,天上飞的,还是地上长的,都能绣得栩栩如生。多年来,娄者妹靠这门手艺维持生计、贴补家用。
娄者妹的姑姑是陶山小有名气的技师娄桃妹,10岁时师从当地民间刺绣艺人黄克敏,后来娄桃妹成了黄克敏的儿媳妇。她在家刺绣,生产,并带徒学艺,传授技法,黄克敏主要负责对接市场跑销售。
时代更迭,瓯绣这种纯手工行业渐渐少有人做了,陶山多数绣工都另择他业。但娄者妹和林碎兰已坚持手艺40余载,花绷架上的线团和针剪依然如旧。
“现在,虽然我们不需要靠这门手艺讨生活,但有太多的感情在,舍不得放下那枚绣针,每当完成一件作品得到赞许时,自豪感油然而生。”林碎兰表示,她们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瓯绣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希望这门宝贵的艺术重新迎来春天。
除了娄者妹和林碎兰,陶山还活跃着一些瓯绣手艺人,比如张香妹、贾少霞、张永月等,他们用自己手中的针线,将手艺延续。
陶山刺绣厂曾是温州瓯绣最大的农村加工点
“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作为瓯绣的发源地,在古代,温州家家户户的女孩几乎都要学习运针走线。
陶山刺绣工艺的发展源于1952年温州成立的刺绣合作社,进入20世纪60年代,该合作社承接制作国家礼品和出国展品,产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大量的绣工,此时黄克敏牵头创办了陶山刺绣厂。
张庆标介绍,起初,该刺绣厂租用花园底村八卦桥旁的三间民房作为刺绣、办公用房。那时温州很多瓯绣订单都会送到陶山来做,有专人发料,定时取货,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来料加工,图样由温州的艺术家们画好,印在缎子上,绣工照着绣就行。该加工点绣工最多时有240多人,通过艺人带徒、集体培训,技艺得到较好传承,该刺绣厂也成了当时温州瓯绣最大的农村加工点。
“当时村里几乎每个妇女都去这个加工点拿活做,有的人拿回家绣,有的人在现场绣,赚取加工费贴补家用。绣的图案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风景为主。”张庆标说。
花园底村党总支书记张庆标正在展示印在缎子上的图案
上世纪90年代初,陶山刺绣厂开始从福建接业务,为剧团绣戏服等,到了90年代中期,陶山刺绣产品以人物形象传神、针法灵活多变、收藏价值高的特点,深受客户喜爱,远销多个省市。
据张庆标介绍,除了陶山刺绣厂,1985年,花园底村村民余连琴和丈夫王作海在该村创办家庭式瓯绣加工场,余连琴主要负责传授瓯绣技艺,王作海主要负责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哈尔滨、福建、广州等国内城市的旅游景点,由于承接订单较多,夫妻俩还在固前村(现固屿村)、沙门村(现白云村)设立了两个加工点,绣工工资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绣品大小和难度而定,每个瓯绣产品的售价在五六百元。“200多名绣工的进度赶不上订单的速度,生意相当不错。”张庆标回忆。
瓯绣馆将于今年内开放,鼓励年轻人传承发扬
作为当初温州瓯绣最大的农村加工点所在地,如何传承并发展好瓯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近年来花园底村村“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该村决定借文化礼堂改造提升的契机,设立瓯绣非遗艺术馆,将其作为阵地,让瓯绣技艺得到延续与创新。
据悉,馆内将设置瓯绣体验区、教学区、展示区、销售区等,计划开设以瓯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和公众开放,传承瓯绣文化,普及瓯绣技法,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的新活力。
目前,该村文化礼堂已经完成前期设计方案工作,预计于本月底前完成招投标工作,今年内争取对外开放。
该村将以本土非遗资源为基础,深入挖掘本土特色传统文化项目,打造“非遗+”新经济,带动研学教育、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擦亮共同富裕幸福底色。届时,游客可以在此体验瓯绣技艺的同时购买喜爱的瓯绣产品。
传统工艺只有走向市场,才能保持生命力。“下一步,我们计划同义乌等地小商品市场合作,努力开拓市场同时让更多人了解瓯绣。”张庆标表示,如果计划顺利,昔日村里的绣工可以来馆里刺绣,拥有一份额外的收入。
“这些年来,在瓯绣的传承方面出现了断层现象。如何从老一辈手艺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做好瓯绣文化传承与发扬这一新课题?”花园底村计划培养新人,特别是让更多对瓯绣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日前,该村“90后”入党积极分子张军积极参加瓯绣学习培训,他表示,虽从事这门手艺的多是女子,但他对瓯绣很感兴趣,刚开始学习时手指常被扎破,这也让他理解了学好一门手艺很不容易。他将传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用心对待作品,争取开发出迎合年轻消费者口味、贴近生活的刺绣产品,用适合大众的产品支撑瓯绣艺术的传承。
花园底村“90后”入党积极分子张军积极参加瓯绣学习培训
[相关链接] 瓯绣简史
瓯绣是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它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严谨,运针灵活多变,绣理分明,绣面光亮,呈现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2008年,瓯绣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瓯绣历史悠久,1967年在仙岩寺慧光塔出土的北宋三方经袱,以青红绔素罗为地,翔鸾团花图案,双面绣、针脚齐,工艺已达较高水准。经过几百年的取长补短,到了明末清初,瓯绣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绣种,并逐渐成为温州地区的一个独特产业。据史料记载,19世纪50年代初期,温州城区及瑞安陶山已经有专业的绣铺。那时的瓯绣产品主要是官服、旗袍、戏装、蟒袍上的图案以及一些日常的椅披、桌围、寿幡甚至年轻人定情物上的图案。民国时期,温州设置刺绣局,雇工兴作,专供出口,瓯绣进入欧洲及南洋市场,此时绣工多达600至800人。1952年,“温州刺绣社”成立,专业及农村加工人员发展到2500多人,1957年改名“温州美术绣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