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卫”我们而战 向疫情防控卫士致敬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李磊 孙新萍 陈云 王潇 董莹 董莹 陈巧颖 吴嘉沁 朱凯迪 陈巧颖 王潇 吕晶晶 胡媛 徐帆
2022-08-25 10:325307阅读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疫情突然而至,无数疫情防控卫士负重前行,不舍昼夜,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城市。当病毒被击退,城市慢慢恢复往日的安宁,所有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往事,但我们并不会忘却。日前,我市评出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卫士”221人。本报选取其中13人的先进事迹予以刊登,并向所有疫情防控卫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指挥部卫士王开开
当好“一根针” 串起“千条线”

“千条线”是繁杂的疫情防控工作的生动写照。自2月份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坐班以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兼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开开始终扮演着“一根针”的角色,努力串起疫情防控工作“千条线”。

到指挥部后,王开开开展的第一项工作是完善疫情防控作战体系。“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从指挥部层面做到牵头抓总和具体工作的协调落实,才能避免各专班或部门‘各自为政’。”为此,王开开所在的综合协调组一方面根据上级政策细化本地防疫举措,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对各个环节明确完成时间,落实闭环管理;另一方面,重视工作复盘,对各类数据每天跟踪督查、研判,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及时补齐短板漏洞。

然而,“纸上谈兵”终究不如实战演练。针对应对突发疫情的各个环节,王开开多次牵头组织全市大型综合应急演练和细化单项演练,做到“以练促防”。王开开说,随着演练深入开展及作战体系逐步完善,各项工作环节流程时间大大缩短,如“快找人”一环,以前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找人、快检出结果,如今只需不到2个小时。

综合协调组还承担疫情防控工作指令的起草和制定。“指令制定要精准清晰、要求明确。这样才能便于部门单位及镇乡街道更好地贯彻落实。”如何保证指令的准确?王开开坦言,还是要“吃透”上级政策。对于省、市防疫政策,王开开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做到学深悟透,并根据我市实际起草制定指令。今年以来,指挥部共下达了228份指令。

指挥部各类数据繁多,特别是重点人员数据,多的时候一天高达5万条。如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核查?王开开说,数据多时就通宵干。“综合协调组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态度、‘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节奏,确保所有数据在当天完成、所有指令在当天闭环、所有工作在当天落实到位。”

区域协查卫士贾佳薇

战“疫”期间平均每天睡两小时

8月17日下午,每隔两三分钟,白云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贾佳薇就要拨打或接听电话,“三资”管理、妇联工作……本轮疫情缓和后,她就忙着跟进其他工作。

去年12月入职白云街道办事处后,防疫就成了贾佳薇的重点工作之一。防疫工作涉及面广,对接人群多,要做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8月上旬,作为本轮疫情防控主战场之一,白云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密接次密接小组”,由贾佳薇担任小组长,负责大批量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核实和导出,对接转运专班。同时,还要负责现场指导新上任的社工、为前来支援防疫工作的人员分工……

去年刚入职时,因忙于防疫工作,贾佳薇在单位附近租了房。8月3日以来,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5点多下班,回家洗个澡、小睡一会,7点又回到岗位上继续战斗。这样连续多天后,某天早上起来,贾佳薇觉得头很晕,上班路上差点晕倒,但依然坚持到单位,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后便马上投入工作。她说,忙的时候其实不会在意有多累,只想把每件事做好。

比起自己的辛苦,贾佳薇更多的是感恩来自周围的温暖。比如,很多教师、机关干部前来支援白云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的甚至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一接到通知就赶来,协助开展数据流调工作和“清村扫楼”等。因为长时间忙于工作,加上缺觉,她的嗓子哑了,单位领导、同事发现后,便提醒她吃药,还帮她把药备好,让她早点回家休息。往常,她每天都要跟妈妈打电话“唠嗑”,这次因为抗疫半个多月没回家,仅接了一次半分钟的电话,但父母很支持她,并以她为荣。

“身为年轻人,要常怀感恩之心,记住岁月静好来之不易。”贾佳薇说,经此一役,她更加熟悉疫情防控系统,提升了作战能力,学会了如何优化做事方式。

隔离管控卫士叶桉
严爱相济打造“温暖安全驿站”

集中隔离点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面对未知的疫情风险,这里坚守着许多“抗疫战士”,他们义无反顾投身“疫”线,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起坚固的“防疫屏障”。来自市纪委的叶桉就是其中一员。

4月3日,叶桉接到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指令,进驻横店某集中隔离点担任点长,做好隔离点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接到任务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第一时间前往隔离点。

“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任务,内心多少有些忐忑。”叶桉说,进入隔离点后,他立刻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医务组、保洁组、安保组……看着30多张充满干劲的面孔,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作为点长,叶桉发挥着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抓实抓细各项管控措施,“做好自我防护是重中之重,穿脱防护服、采集核酸样本……每项工作不能有丝毫大意。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确保隔离点的正常运行,不浪费专业人力资源,更好地完成城对城、地对地之间的相守相助。”叶桉说。

“严管”的同时,叶桉将心比心,加强人文关怀,让隔离人员感受到温暖。“点长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隔离人员从进入隔离点的第一天起,不论是7天还是14天,我们都要做好服务保障,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叶桉说,隔离点有隔离人员近200人,大家的生活需求五花八门,深夜送药这些都是常事。“忙的时候,就是枕戈待旦——枕着手机和对讲机睡觉。”

回忆70多天的点长经历,叶桉说,最令他感动的是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中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暂别了年幼的子女,有的还是长辈口中的“孩子”,但穿上工作装,就都成为了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大家的付出让我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这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将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健康筛查卫士邢瑞
严守发热门诊“前哨”阵地

发热门诊作为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职责是接诊发热病人、协助风险区域核酸检测。5月中旬,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医师邢瑞调入发热门诊工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在发热门诊,邢瑞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好防护服,佩戴好N95口罩、面屏、帽子、手套、鞋套,确保“全副武装”后再进入工作区域。“和普通门诊相比,发热门诊的工作需要更严谨细致,任何环节都不容忽视。”邢瑞告诉记者,前来就诊的患者有健康码“变色”的,也有涉疫地区返东的,尽管防护装备厚重闷热,但做好自身防护是对自己和病人健康的负责。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每名进入诊室的患者都要进行核酸检测。邢瑞要做的就是在完成疑似病例和高危人员筛查的同时,给予及时的抢救治疗,24小时随时待命也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有时半夜会接诊高热患者,他们多半是重症感染所致,我们要及时把他们送到过渡病房,采取抢救措施,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邢瑞说。

为保证患者就诊的连贯性、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除去就餐的半个小时,邢瑞都在诊间内。发热门诊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躁情绪,他会耐心劝导,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除了日常坐诊,邢瑞还积极参与各项一线抗疫任务。5月1日,我市筛查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启动大规模区域核酸检测,邢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支援核酸采样工作。8月6日,他又主动请缨入驻集中隔离点,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我一定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只要战‘疫’需要,必然义无反顾。”邢瑞说。

核酸采样卫士陆洋琳
与病毒“短兵相接”

核酸检测结果是判断新冠病毒感染与否的“金标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像医生护士一样在病房冲锋陷阵,却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从本月初到中旬,我市陆续开展了十余轮的区域核酸检测,每天傍晚6点30分,当全市各个点位的采样人员在忙碌的时候,PCR实验室医务人员开始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走进实验室,开始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来自画水镇中心卫生院的陆洋琳正是这支检测队伍中的一员。

陆洋琳说,实验室的防护标准和生物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实验室内是负压环境,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加样和点样两个环节。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的情况下,各项操作都很不方便,往往刚拆完试剂盒就已经满身是汗。因为是直接和新冠病毒打交道,每个步骤都凶险万分,整个过程的操作不能有一丁点的差错,必须细心认真,高度专注。每天结束工作摘下手套的时候,都能看到手指已被汗水泡得发皱,打底的衣服也已经被汗水浸透。

“我们科室一共有6个人,抽调了4个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大家要兼顾两头的工作,非常累。”陆洋琳说,检测工作是在市中医院核酸检测基地开展的,所有检测人员分成了早晚两班,早班从傍晚6点至晚上11点30分,晚班则是从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两三点结束。有时候排到晚班,完成工作回家已经是凌晨3点,睡不了几个小时又得起床准备上班,感觉很困的时候只能冲一包浓浓的咖啡,强行打起精神。

“穿着白大褂,就有责任守护百姓的健康。”陆洋琳坚定地说,工作的过程,就是检测人员与病毒赛跑的过程,辛苦之余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赢疫情防控战。

流调卫士韦挺
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溯源

近日晚上12点左右,市公安局多个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流调溯源组工作人员的电话问询声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民警韦挺就是其中一员。

虽然加入公安队伍才5年多时间,但韦挺的战“疫”经验十分丰富,因为从2020年初开始,他就成为市公安局流调溯源组的一名“常备兵”,只要有需要,就第一时间投入到流调溯源工作中。

本轮疫情发生后,韦挺闻令而动,和同事夜以继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他们依托公安大数据优势,对涉疫数据进行逐条分析研判,筛查人员信息,摸清活动轨迹,并快速锁定密接、次密接人员,为各专班和镇乡街道的下步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我们的行动越快,病毒的传播风险就越低,所以每个人都是争分夺秒,铆足了劲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韦挺说。

为高效开展工作,韦挺和同事连续多日吃住都在单位解决,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好不容易睡着,临时又接到通知有新的涉疫数据下达,就要起来继续工作。”韦挺说,最多的一天他处理了200多条涉疫数据。遇到情况特别复杂的,光一条数据就要分析研判一两个小时。

“前段时间,全市机关干部、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都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比我辛苦的大有人在。”韦挺说,作为一名民警,今后他将立足本职,一如既往地为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交通卡口卫士周明锐
守住一个关口 护好身后万家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为切实防范疫情输入风险,8月2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集结令”。市税务局接到的任务是到诸永高速横店出口协助做好来东返东车辆检查,引导人员进行“一扫三查”工作。

“守住一个关口,护好身后万家。”在市税务局的工作群里,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明锐的一句话,让干部们纷纷响应,加入此次抗疫党员先锋队。

由于此前没有在高速出口核酸采样服务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周明锐连夜制定工作方案后,担心“纸上谈兵”不够细致,便主动提出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靠前指挥才能克敌制胜,身先士卒才能前赴后继。”周明锐说。作为服务点志愿者小分队的队长,执勤期间,他及时学习最新的防控要求,记住中高风险区,严格检查入东人员“三码”,每天不停穿梭在车辆间。遇到把握不准的防控政策,他就虚心向服务点的专业工作人员请教。

那段时间,连轴转、日夜干是周明锐的工作常态。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周明锐也细心安排好后勤保障。“干部的体能补给、休息场地安排必须要到位,消暑的药品不能缺。”“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落下”成了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大到帐篷供给、排班安排,小到口罩发放、伙食质量,一切后勤保障事宜,他都尽力考虑周全。“干部们守好一线,我们也要为他们筑牢后方。”周明锐说。

镇村防疫卫士吴萍霞
走村入户冲在一线

“清村扫楼”、电话排查、核酸采样秩序维护、场地消杀……前段时间,吴宁街道兴平社区成家里小区专职网格员吴萍霞忙得几乎没有空暇时间,常常是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有时甚至半夜还要打电话排查人员信息。在她看来,疫情防控工作虽然琐碎,但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件事都需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地完成。

网格员是距离群众最近的群体。自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吴萍霞便化身为“防疫暖心卫士”,走村入户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铁脚板”织密防控网络,坚守在小区,时刻心系居民,为居民筑牢防疫屏障。今年义乌“8·2”疫情发生后,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吴萍霞第一时间进入战“疫”状态,不仅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做好“清村扫楼”工作和信息录入,还要每天维护好小区核酸采样点的秩序,在采样结束后对场地进行消杀,统计每天的核酸采样数据并上报,同时还要及时对派发的数据进行电话核查反馈。

“成家里是兴平社区人员最多的小区,有300多户,加上外来人口,共有近2000人,‘清村扫楼’的压力很大。”吴萍霞说,好在自己就是小区居民,对小区情况较为熟悉,所以工作开展得较顺利。对于外来人员的信息登记,吴萍霞有自己的小妙招,那就是与有房屋出租的居民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并建立外来人员微信群。

作为网格员,吴萍霞平时就要开展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比如走访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分发疫情防控宣传单,动员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等。一开始,因部分老人出门不便,她便自告奋勇开车带老人去接种疫苗;后来,医生下沉到社区,她就上门通知老人及时去接种疫苗,遇到有需要的老人也会提供接送服务。

吴萍霞说,接下来她会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全面。

红马甲卫士王丹黎
连续5个多月坚守核酸采样点

20日上午10点左右,吴宁街道黉门前集中核酸采样点内,市义工协会义工王丹黎身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正有条不紊地扫码录入人员信息。从3月初开始,无论高温还是下雨,她几乎每天都到黉门前集中核酸采样点报到。王丹黎说:“我是家庭主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到核酸采样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力。”

为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采样工作,上午8点到中午12点,中午12点到下午4点,下午4点到晚上8点,每个时间段都有4名义工坚守在黉门前集中核酸采样点。一开始,王丹黎主要协助开展信息录入工作,6月以来,她成为该核酸采样点义工团队的负责人,除了做好人员调度、维持现场秩序,还要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今年暑假,王丹黎积极发动身边的大学生参与核酸采样点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让我们义工的工作压力减轻不少,但我还是每天到现场,以备不时之需。”王丹黎说,“这段时间总在外面忙碌,难免会顾不上家里,但今年高中毕业的女儿不仅支持我的工作,还主动请缨当了好几回志愿者。”

近一个多月来,我市持续高温晴热,王丹黎等人身上的衣服每天都要湿透好几回。令她感动的是,周边市民三天两头送来冷饮和小吃,还每每都要向现场工作人员道一声“辛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东阳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好转。接下来,我将继续坚守黉门前集中核酸采样点,为周边市民提供便捷采样服务。”王丹黎说。

监督执纪卫士吴海燕
严督细查护航疫情防控

“我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疫情当前,再苦再累也要做好本职工作。”日前,吴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作为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组副组长,吴海燕在我市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月1日,我市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巍山镇、歌山镇从严从实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作为巍山镇区域督导组组长,吴海燕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第一时间深入核酸采样点、沿街店铺、药房和诊所等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督查。

“防疫面前无小事。”吴海燕表示,作为督导人员,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防疫细节,一旦埋下隐患,后果不堪设想。该轮疫情出现以来,她每日的工作时长几乎都达到12个小时。早上5点30分起床,除去吃饭的时间,吴海燕辗转在各个重点场所。在划定的管控区内,她要重点检查区域人员“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落实情况;在商超等公共场所,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一扫三查”等防控措施;在核酸采样点,督导是否严格执行采样流程;在甬金高速怀鲁出口,检查是否落实逢车必查、工作人员是否按时核酸检测。

督导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吴海燕总想着晚一点回家,就能多查几处地方,有时候饭来不及吃,就拿饼干充饥。针对发现的问题,她和组员积极分析研判,并把整改情况作为“回头看”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指导推动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切实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在她和组员连日不懈的努力下,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00多个,推动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接送转运卫士陈天贵

与时间和病毒赛跑

在一轮又一轮的抗疫阻击战中,接送转运司机无疑是最不为人所知的群体之一。他们常常与星光同行,一次次进入疫情的核心区,转运一批又一批的重点人群。53岁的陈天贵就是其中一员。

陈天贵的本职工作是横店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的一名大巴车司机。平时,他每天来往各地接送到横店旅游的游客,而疫情防控期间,他又变身“大白”,成为了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转运司机。

近三年,陈天贵已经记不清楚自己转运了多少隔离人员。“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去衢州支援时,高峰期有400多辆转运大巴待命,我们一连3个晚上通宵转运人员。半夜实在困了,定个闹钟眯10分钟,马上又要翻看微信工作群,确认有没有新指令下来。”陈天贵表示,和其他转运司机不同,作为横店转运车队的领队,为了确保所有指令及时传达到位,他常常一晚上手机都不敢离手,“执行转运任务时,一般我们晚上6点左右就要赶到指定地点等上级指令,有时候可能晚上八九点就能接到人,有时候要到半夜,最晚的时候甚至等到了凌晨3点,隔离人员转运的目的地大多比较远,往往返程回到休息点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八九点了。对车辆进行消杀、做完核酸后,再稍微休息一下,又要重新出发了。”陈天贵坦言,那段时间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也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车队里大家都是轮流争分夺秒地休息。

今年以来,陈天贵先后参与了永康、衢州、嘉兴、金华等多个地区隔离人员的快速转运及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接送任务,不论白天黑夜,始终奋战在最前线。值得一提的是,陈天贵的妻子任新兰本是酒店的一名服务员,义乌疫情发生后,她所在的酒店成为集中隔离点,任新兰一直坚守在隔离点内服务隔离人员。他们的大女儿陈姣作为市人民医院的护士支援了义乌福田卫生院的托管工作,小女儿陈烨则是核酸采样点的一名志愿者,一家人都用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疫苗接种卫士余少将

接送老人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预防感染、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今年6月,我市启动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专项行动,佐村镇前塘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余少将冲锋在前,为构筑疫情防控牢固防线贡献了一份坚实力量。

佐村镇前塘村地处山区,虽然户籍人口有750余人,但常住人口仅230人左右,且大多数村民年龄偏大。专项行动启动后,余少将第一时间联系村干部,通过入户宣传、暖心服务等方式,积极宣传动员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全程接种,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重症、死亡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接种疫苗对预防感染导致的重症及死亡有非常好的效果。”余少将说,经过积极动员,大多数老人都对疫苗接种工作表示支持和理解。

然而,前塘村地理位置偏僻,每天仅有两班公交车出入,许多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子女又常年在外工作。于是,余少将主动当起了司机,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免费接送老人到佐村镇区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留观半小时后,他再护送老人安全回家。

由于来回都是山路,虽然全程车速都维持在20千米/时左右,但还是有老人晕车。“我平时开车从镇区到前塘村大概15分钟,有一次载了4位老人,回程整整花了40分钟。为了老人的安全,只有仔细再仔细,放慢车速,尽量不踩急刹车。”

前段时间,前塘村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余少将每天下午4点30分准时从佐村镇政府出发,带着医护人员和物资赶到村里。在核酸采样现场,他一边扫码,一边维护现场秩序。“有一天,刚好遇上下雨,村民就站在一旁为我们撑伞。天热的时候,也有阿姨拿着扇子为我们扇风,感觉很暖心。”余少将说,作为年轻干部,他理应战在“疫”线。看着村民有序排队、积极配合核酸采样工作的场景,他既感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扫码卫士张月萍
当好数据“把关人”

疫情防控期间,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常常和手机、电脑相伴,与各种数据打交道,跟时间、病毒赛跑,他们是疫情防控中默默坚守的“侦察兵”。画水镇疫情防控指挥室工作人员张月萍就是“侦察兵”中的一员。

23日上午,记者在画水镇疫情防控指挥室见到张月萍时,她正在跟联村干部打电话,“根据‘场所码’后台数据显示,你联系的村庄一超市‘场所码’扫码情况与人流量出入较大,希望尽快进行督促整改,守好疫情防线。”

自5月我市“场所码”全面推广使用以来,监督画水镇各场所的“场所码”使用情况便成了张月萍的日常工作之一,“全镇有几千个点都张贴了‘场所码’,工作量大,监督起来也比较费时间,但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精准地对疫情进行防控。”张月萍说。

虽不用穿着防护服与病毒直面较量,但疫情防控指挥室的工作重要程度和强度,丝毫不亚于一线。监督“场所码”扫码量、流调溯源、人员排查……指挥室的工作量大且复杂,忙碌、熬夜是张月萍的工作常态。

“一旦接到大量集中的流调任务,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但加入指挥室半年多来也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张月萍说,流调溯源看似简单,但当方言障碍、深夜打扰、反复联系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实则不易,碰到反馈地址不明确的情况,还需要借助百度、导航等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对张月萍而言,相比于集中的流调任务,最难的是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零星数据,吃饭、开车、睡觉、轮休时都遇到过流调任务下发的情况。“处理数据时间都非常紧张,因此接到任务后无论在做什么都得第一时间赶到指挥室,日清日结,这是职责也是使命。”张月萍说,每一条数据,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疫情形势稳中向好,她依然会坚守岗位,不漏过任何一条数据、一个细节,当好数据“把关人”。

编辑:严格格
一审:董之震
二审:黄祥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