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报人邵飘萍出生地焕新开放——“新闻救国”之路出发地重光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图片 包康轩 朱洪峰
2022-11-16 09:435532阅读

南市街道紫溪村御史厅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

1886年10月11日,一代报人、新闻全才邵飘萍在东阳紫溪村“御史第”东厢房呱呱坠地。几个月后,尚在襁褓中的他就随父亲邵桂林离开故乡迁往金华。从此,身世浮沉雨打萍。

11月8日,第23个中国记者节,位于南市街道紫溪村的邵飘萍出生地重新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其中的御史厅西厢房被辟成邵飘萍生平事迹展厅,再现其铁肩辣手、新闻救国的一生。邵飘萍的孙子邵澄为此专门撰文《重履“新闻救国”之路出发地》:“近日又欣闻家乡人民修缮邵飘萍出生地紫溪村御史厅,迎接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沿着飘萍足迹重温飘萍岁月,在北京的胡同深处、在家乡东阳的古老厅堂里,共同缅怀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中国报业先驱者、中国新闻业和新闻学教育的奠基人、以身殉报的一代报人——邵飘萍。”

邵飘萍生平事迹展厅

无疑,在邵飘萍后人的心目中,东阳紫溪是永远的故乡,也是邵飘萍“新闻救国”光辉道路的出发点。

“修缮飘萍出生地,是我们的执念”

郑重地穿上白衬衫、西装马甲,仔细地擦亮脚上黑色的皮鞋,中分的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8日一早,紫溪村老协分会会长邵福清站在展厅门口,面露喜色。

他身上的这一套服饰,正是邵飘萍在北京期间最常示人的装扮。借着当时这身阔绰的衣装,邵飘萍出入名流圈层,采集到众多重磅新闻以及部分秘密情报,传递给中共北方地下组织。

这一秘密革命行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罗章龙等人披露于世。

展厅一角

“从那时起,我们紫溪村就一直想恢复邵飘萍出生地。可惜啊,前些年我们做得很不够……”邵福清的话里充满自责。当年他担任村委会主任,在他和其他村干部努力下,紫溪村修缮了邵飘萍出生地——明代建筑御史厅内的东厢房,后又挂牌为东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这处红色建筑的周边环境,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御史厅年久失修,西厢房濒临倒塌,低矮的西门房被拆除,建起了一幢三层楼,与占据御史厅正厅东北角的另一幢楼房互为犄角。

展厅一角

为了拆除西门房红砖楼,邵福清快把村民家的门槛都踩平了,可是因为拆迁补偿款谈不拢,谈判一度搁浅。

“修缮飘萍出生地,是我们紫溪村民的执念。”紫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立宏说,虽然随着建房成本不断上涨,拆除此房的代价也水涨船高,但村里一直没有放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2017年起,随着危旧房整治、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开展,紫溪村再度把飘萍出生地修缮利用项目提上日程。南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紫溪村定位为“飘萍故里”,与“高铁新城、红木重镇、南枣之乡”等作为特色禀赋,精心打造、全力彰显。在南市街道努力下,飘萍出生地作为我市重要的红色资源受到保护,并于去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财政拨款加上紫溪村自筹资金,修缮了御史厅西厢房,御史厅东北角的楼房也作了降层处理,改成了粉墙黛瓦的外观。

展厅一角

“御史厅西厢房修缮后,我说不出的高兴,春节前特意买了10盏宫灯张挂起来。”邵福清说,这一系列的工作,也触动了西门房的住户,思想开始松动。

春节过后,邵福清和邵立宏等人再次做西门房住户思想工作,看到大局已定,这户村民选择了积极配合,拆迁补偿款也相应降低。7月份,占据了西门房40多年的楼房终于拆除,御史厅围墙建成,飘萍出生地恢复了旧观。

“做完这件事,我们终于能告慰邵飘萍的英灵了!”邵立宏说,飘萍出生地修缮重光,为紫溪村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飘萍故里”,落下了最关键的一子。

“再现飘萍红色一生,是一种传承”

序厅

“红色根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守好红色根脉,必须牢记红色历史、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御史厅西厢房该如何利用,与飘萍出生地互为呼应?南市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灿认为,当务之急是牢记红色历史,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由街道出资,将西厢房打造为邵飘萍生平事迹展厅。

“对于邵飘萍的事迹,紫溪很多村民了解并不确切,外界可能也知之不多。”邵福清说,他曾多次对人谈及邵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事,以及《京报》和中共党报《向导》的渊源,很多人的反应是闻所未闻、大为震惊。去年,他特意前往北京,参观京报馆旧址,并由邵澄陪同前往拜访邵飘萍文化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了解到更多邵飘萍事迹,觉得更有必要将邵飘萍事迹中的红色历史大加阐扬、广为传播。方汉奇还专门为飘萍出生地书写了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如今这副对联就张挂于御史厅东厢房房门两侧。

在南市街道邀请下,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敬作为党史顾问,指导布展工作,把关展陈内容。

“当我们走进这个古朴的村庄,穿过这座历史厚重的厅堂,来到这个小小的院落,我们可以展示什么,能够解答什么,希望收获什么?”面对浩繁的史料,张敬一次次思考,“这里是邵飘萍的出生地,是其新闻思想根脉所在。我们将在这里寻找邵氏铮铮傲骨的基因密码,解读铁肩辣手铭刻的飘萍岁月,诠释信仰的意义,收获前行的力量。”经过细致梳理,最后决定侧重展现邵飘萍创办《京报》,利用《京报》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指导五四运动和北大新闻学社,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事迹,特别是对他秘密党员身份的确认过程开辟专题展陈,避免对邵飘萍的解读陷于历史虚无主义。围绕这条主线,展陈还突出了东阳地方特色,不仅展出了邵飘萍的部分旧物,还展出了东阳籍画家王石之的回忆——王石之就读于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期间,与校学生会主席、李大钊的助手方伯务过从甚密。方伯务意在发展这位邵飘萍的老乡,因此明确告诉王石之,飘萍先生已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于独立设计师朱洪峰而言,要在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运用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具体而微地展现邵飘萍波澜壮阔的一生,难度可不小。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他提炼出关于邵飘萍的两大标识,其一是报纸排版所用的铅字,其二是京报馆门面。前者用于序厅,以铅字排版形式,组合成邵飘萍简介;后者用于西厢房明间,用青砖叠砌技法,复刻出京报馆的门面,给予参观者历史氛围的沉浸感。“家风家世”“飘萍足迹”“新闻救国”“京报春秋”“信仰的诠释”五大板块,图文并茂、浓墨重彩展示了邵飘萍因报而生、为报而死的事迹。

正式开放前夕,受市委宣传部邀请,金华市新闻界部分领导先睹为快,他们均评价展陈布局主题鲜明、脉络清晰、特色凸显、形象生动,是上佳的红色主题教育基地。

“打造飘萍故里品牌,是全新的征途”

展厅一角

连日来,飘萍出生地迎来了一拨拨参观者,邵福清成了义务讲解员,乐此不疲。

“飘萍出生地引流效果已经显现,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它持续引流,为紫溪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邵立宏说,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紫溪村文旅资源丰富,除了飘萍出生地,还有邵飘萍13岁考中秀才后归乡设宴之地邵氏宗祠,以及邵飘萍撰写碑记的云峰寺;此外还有景溪公祠、逸轩艺圃、祠南十三间头、紫荆井、紫荆桥等,它们均与邵飘萍及其先人、亲属有着密切联系。此外,紫溪村还有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完善的产业基础。

目前,紫溪村“飘萍故里”整体文旅策划规划已完成概念设计。南市街道党工委委员陈韬介绍,立足优质的乡野生态底板、围绕鲜明的人文主题特色、锚定良好的文旅市场前景,紫溪村将开启全新征程,打造“飘萍故里”品牌。通过党建带乡建,坚持文化赋能、多维体验,做好邵飘萍纪念展陈、邵逸轩艺术展陈、紫溪村史馆等场馆建设,编创邵飘萍爱国情景剧、紫溪夜间光影秀等,进而带动紫溪和云峰等区域开发,用物化、活化、情景化的方式,再现党的新闻先驱邵飘萍的爱国革命史诗。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