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平阳
Ai Ping Yang
2023年2月2日10时,在杭州西溪湿地举办的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司长代表国家林业草原局宣布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名单,南麂列岛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南麂列岛新增一张国际“金名片”—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
0▲点击观看视频
按照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性,湿地分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采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方式对湿地予以保护。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南麂列岛湿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就让记者带领大家,走近南麂,一探究竟。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以下简称南麂列岛湿地)位于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岛礁星罗棋布,岸线逶迤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有岩礁、砾石滩、沙滩、泥滩等多种岸滩类型。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2年6月首次记录生态是南麂的第一优势。南麂列岛湿地处于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又是江浙沿岸水、台湾海峡水和台湾暖流水3种水团相互交汇的海区,流系复杂,锋面发达,海水清澈,受到潮汐作用强烈,风浪较大,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见,具有重要的国际保护意义、科研和生态价值。
这样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南麂列岛湿地拥有了容纳各种海洋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长的理想条件。在南麂列岛湿地里,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根据历年记录,湿地范围内共鉴定有2155种海洋生物,包括贝类422种、大型底栖藻类186种、鱼类393种、甲壳类350种、微小型藻类539种、纤毛虫类72种、和其它海洋生物193种;陆生维管束植物489种,陆生脊椎动物123种。贝类及大型底栖藻类分别占全国贝藻类种数的15%和25%,约占浙江省贝藻类种数的80%,是我国主要海洋贝藻类的天然博物馆、基因库,因此,南麂也被誉为“贝藻王国”。
南麂海域还呈现出良好的生物代表性和稀缺性。贝类区系组成复杂,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不同温度性质的贝类同时并存,世间罕见;藻类物种尤为丰富,约30%的贝类和大型藻类以南麂海域为我国沿海分布的南界和北界,有3种大型藻类和4种微小型藻类在世界上首次在南麂记录,其中两种南麂蹄状藻、南麂侧链藻以南麂地名命名;根据鱼类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和需求的不同,分为近岸河口性鱼类、浅海近海区广布性鱼类、洄游性鱼类和大洋性洄游鱼类四种类型,同时为南麂列岛湿地丰富了复杂的食物网结构,对鱼类完成生命周期、维持种群健康并处于最佳状态来说至关重要。
▲大檑岛野生水仙花
湿地植被形态也独树一帜,受岛屿气候的影响, 大檑山屿和竹屿岛上生长着一种野生水仙花,面积共有30亩左右,其密度之高、生长之盛、花香之浓,实属沿海岛屿所罕见,是探寻生物与气候之间相互关系的天然实验室。
科技是南麂的第一支撑,为打造南麂生态系统保护“科技岛”,南麂列岛湿地着重在“科研科普”上做文章,努力做到“保护完整生态链,科研探索新物种”。保护区高度注重发挥好科研在湿地生态保护的基础支撑作用,持续加大科研合作力度,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成果应用度和普及率。
建成高能级科研平台。创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组建由宋微波院士、麦康森院士等19名国内知名海洋生物学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引进“省千人才”、培养博士后等各类高层次人才8名,持续推进推动湿地科学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海洋技术开发等综合研究运用。
▲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开展常态化生物生态监测。全面推进科研“数字化”建设,建立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等主要保护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监测观察网络和生物资源数据库,加快建设“水下监测平台”,持续开展贝藻类、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南麂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和变化趋势,为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推进深层次的科研合作。持续推进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二十多所科研院校(所)合作,深入开展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海岛陆地动植物、“蓝色碳汇”等海洋生态系统领域研究,开展海洋、湿地科研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
沙质绵软,海水湛蓝,海鸟翱翔,环岛公路披上了彩虹新装……踏上南麂,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从治污,到拆改,再到整治,南麂列岛湿地完成了环境质量大提升,日渐展现出“美丽岛”雏形。
南麂列岛湿地坚持把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推动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以保留生态系统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南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南麂列岛湿地先后完成铜藻场重建、火焜岙海洋牧场建设、南麂本区物种增殖放流及岛体保护和整治修复等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林相改造及固土、水土保持、区域植被生境修复、大檑水仙花保护和修复等植被修复工程,马祖岙、国姓岙等沙滩修复工程,不断提升南麂自然生态的修复功能。
坚持污染防治从“源头”做起。近年来,南麂列岛湿地完成了陆岛联网工程、南麂客轮及码头功能更新、环岛公路“白改黑”、弱电“上改下”、农村饮用水、农污工程零排放、垃圾生态化外运等项目建设,基本解决了湿地生态系统内民生设施不完善以及涉海涉岛环境污染问题。
从“拆改”起步,给湿地绘上美丽底色。实施南麂旧村改造和房屋征迁工程,基本完成新码头、对岙、马祖岙、门屿尾、三盘尾等5个自然村的房屋征拆工作,拆除房屋面积达44000平方米。特别是核心区门屿尾村实现整村搬迁,解决了保护区建区30年未能解决的大难题。
垃圾外运清零、交通秩序整顿、景观绿化补植、无废海岛建设、市政设施提升、蓝色海湾、海岛风情示范带……随着一个个专项行动的开展,南麂列岛湿地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海边、路边、山边”沿线景观大好,处处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不仅要岛美,还想要民富!”南麂列岛湿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民生发展,使南麂岛民真正得到生态环境价值转化的实惠。
发展生态旅游惠民。南麂列岛湿地提级全域旅游,坚持走“生态、高端、极致、国际化”旅游发展路子,编制国际生态休闲旅游方案,加快环岛游、渔家游、休闲游等湿地旅游新业态打造,大力度推进岛民转产转业。盘活民宿资源,布局高端民宿产业发展,全力改造提升六月天民宿、渔家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鼓励岛民从事特色餐饮、渔家民宿、景区导游等活动,实现湿地资源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高度融合,最大限度让岛民共享生态保护的成果。深化文旅融合,充分发挥南麂特有的红色文化优势,以国防教育为基调,以“红色游”“研学游”需求为重点,结合浙江全境解放纪念碑、美龄居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形式和内涵。
推行渔业科技强民。围绕“中国黄鱼·南麂出品”渔业品牌打造,成立养殖协会,与浙江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建立战略联盟,推进大黄鱼、小黄鱼优选培育等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推动南麂生态养殖产业高效发展,荣获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全国特色产业强镇和省级特色农业强镇荣誉。2022年,南麂养殖海域面积达1500亩,产值超3亿元。
一直以来,南麂列岛湿地始终遵循“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湿地保护原则,按照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生物物种和其他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强化针对性管理。下一步,南麂列岛湿地将继续锚定“蓝色增长”发展要素,以“向海图强、人海和谐、依海富民、开放共赢”为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生态、科技、美丽、富民”四岛联建,全面谱写“生态多样、环境优美、人海和谐、人民富裕”的南麂列岛湿地保护新篇章。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黄颖颖
编辑:黄佩佩
审核:白徐潮
监制:吴日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