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宅葛巾“村礼”背后的传承与变革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摄影 吴旭华 徐贤彬
2023-01-11 09:121万+阅读

什么样的“礼物”能够展示新农村新面貌?

近期,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承办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2022年‘我们的村礼’”项目培育推选活动结果出炉,虎鹿镇葛宅村文化礼堂打造的葛巾成为我市唯一上榜者,也是“我们的村礼”活动举办以来我市的首件“村礼”。

“村礼”不单是指“礼物”,更是物件所承载的“礼仪”,是在乡村生活中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仪式。葛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葛煊炜认为,后者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显然更为重要,“《诗》中提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是乡村共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乡村振兴就要‘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用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用礼仪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乡村一日不可无礼。”

耕读传家形成“礼”

葛巾,其实是由东阳土布衍生的文创产品。它在东阳土布坯布上行刺绣、植物染等装饰艺术,再加工成各种生活用品。“温馨而质朴,内敛而平和,葛巾是东阳葛氏‘隐忍而明理’家族性格的外现。”葛宅村文化礼堂负责人葛茂荣说,在家族文化熏染下,从明、清至民国,葛宅很少有不读书的人,几乎没有文盲。过去,家里的器具像地簟、箩筐、风车等都要号上一家之主的名字,俗称“号字”。这项工作往往由读书人承担,如果村子里没有读书人,就要到外面找。葛宅村民不论贫富贵贱都粗通文墨,“号字”就成了自家的私活。至于女性,基本上会纺纱织布,很多人家的阁楼上,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织布机。

在葛宅,“礼”绝非传统宗族所制定的森严礼法,而是经由儒家教育传递的彬彬君子之风,耕读传家的古风非常浓烈。这个村庄历史上“盛产”教书先生,特别是清代以来,几乎每幢宅院里都有塾师。最著名的是“十八根教书棒”的说法,一幢“二十四间”里出了18位教书先生,足迹遍及附近四乡八村甚至远涉邻县嵊州、诸暨等地。新中国成立前,东阳中学两位校长就是葛宅人。

这种重视教育的风气,可远溯至东阳葛氏的先贤——南宋时期的参知政事、东阳郡开国公葛洪。葛洪在致仕归里后,辟义塾,延师教育后辈,期变士习。义塾学规以金华丽泽书院为准。葛洪亲自管理义塾,每日前往,因材施教,推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的长处不吝奖掖。他认为学生中如果培养出栋梁之材为朝廷所用,也是身处江湖而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

“受葛洪教育思想的影响,葛宅子弟在6至12岁都要入家塾接受教育,厚人伦而美教化。”葛煊炜说,家塾就设在葛氏宗祠,宗祠内琳琅满目的匾额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埋头苦学。

在葛宅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记忆里,他们的童年时期,“村南村北响缲车”,每座大宅院中纺纱织布声每日不绝于耳,投梭击筘声延续至深夜。若村中发生火灾,妇女们必疾呼家中男丁:“先把布机纺车抢出来!”彼时,哪户人家没有囤积着几匹土布呢?但主妇们皆认定:布被烧了没关系,只要布机和纺车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土布。

“翻读葛氏家谱,凡有传记者,男莫不有教育经历,女均长于操持纺织。篝灯长夜,书卷暖心,土布暖身,这是葛宅人特有的乡愁记忆。”葛煊炜说,这也是葛宅选择土布为材研发葛巾的文化根脉所在。一方葛巾,承载的是耕读传家之礼。

谋划产业延续“礼”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葛巾的问世,与葛宅村产业植入规划不无关系。

2017年5月,刚成功换届的葛宅村两委着手谋划发展产业。村庄产业必须立足村庄资源基础,葛宅没有特色资源,但是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村两委成员就思考怎么样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但是,葛宅村的周边有着众多传统村落,诸如蔡宅、厦程里等。如果从家训文化等方面着手,则是大同小异;如果从红色文化、古建文化方面比较,又没有其他村落特色鲜明。如何突出重围?葛宅村两委成员细致梳理后,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人,而村里留守老人和孩子众多,因此这项产业必须链接起老人和孩子两大群体,既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能为村庄带来发展后劲。

“简单地说,就是这项产业能让留守老人有活干,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同时能让孩子得到文化体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研学乐趣。”葛宅村妇女主任、葛巾项目负责人葛锦娅说,在综合考虑教育、织布的两大传统文化特色后,村两委成员把目光聚焦于土布衍生品加工。刚好当时网上流行平针绣,大家一合计,决定尝试用平针绣将土布转化成生活实用品。

平针绣技法简易,只要在土布上绘出简单的纹样,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很快就会飞针走线。与此同时,葛宅村开设了“童学馆”,每到周末就组织孩子们接受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劳动教育,“退休教师围绕葛巾,给孩子们讲葛氏文化故事;妇女干部组织孩子们体验葛巾制作。”葛茂荣同时是“童学馆”馆长,他建议葛锦娅为孩子们开发文创产品,用葛巾制作的书皮、笔记本、书包以及笔袋等文具应运而生。

一方葛巾,将葛宅村的“一老一小”两大群体联结在了一起。凝结在葛巾里的耕读传家文化,也在一针一线的体验中,脉脉流传。

串珠成链造好“礼”

葛锦娅是有着30多年服装制作经验的缝纫工,平时就喜欢自行设计各种布艺产品,葛巾项目的上马,让她原本围着孩子灶台转的生活出现了转机,感觉浑身带劲。为了开发葛巾产品,她和同事专程赴桐乡、温州等蓝印花布非遗传承基地考察学习,平时忙完了村务和家务就研究产品设计。在她的努力下,已开发出七大系列50余款葛巾产品。

随着葛宅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葛巾逐渐名声在外,2019年开始陆续有学生前来研学。“没想到一款笔袋居然让孩子们玩得如此入迷,全身心沉浸其中。”葛锦娅回忆,孩子们亲手在土布上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姓名字母缩写,完成刺绣后再由村里妇女们加工成笔袋。最多的一天来了四五百名学生,村里会纺纱能刺绣的女性几乎全部出动,指导刺绣、加工笔袋,收工后盘存,居然收入近2万元。

赏民居、做葛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葛宅的研学还能不能拓展内容,让孩子们更好地学礼、懂礼、行礼?葛宅开发出了葛巾研学教材,葛茂荣带着村民把村边闲置的十多亩田地种上了棉花,葛锦娅则忙着动员村里的妇女学习纺纱、织布,70岁以上的阿婆们在织布机前重新上岗,传授东阳土布织造技艺,整个葛巾团队已有四五十名成员。今年49岁的李雪裙娘家在江西南昌,原先在服装厂务工,嫁到葛宅后就告别了这项喜爱的女红手艺。当葛锦娅动员她加入葛巾团队时,她喜不自胜,承担起了打版工序,和葛锦娅配合得珠联璧合。“这份工作真好,大家在一起干活开开心心,平时聊天也是讨论开发什么产品,绣什么图案更美,整个人感觉很舒坦。”李雪裙原先身子不太好,家人担心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没想到两年时间下来,健康大有起色。

就连村里原先破败不堪的老房子,也借着葛巾项目重获新生。经葛宅村两委申请,虎鹿镇党委、政府支持该村对传统民居进行产权置换,将连片老房子改造成葛巾研学基地。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均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葛宅对古建筑进行活化利用,今年葛宅又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重点保护利用村,获得了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村里计划将财政拨款用于修缮历史建筑、恢复村庄传统面貌,同时推动研学基地加快进入实质性运作。”葛煊炜说,如今的葛巾已不单单是一款礼物,而是一条以研学为核心,以传统村落游览、葛氏文化学习为主线,整合了棉花种植、采摘、纺纱、织布、植物染、刺绣以及成品加工体验等环节的葛巾研学产业链,涵盖了制作礼物、学习礼仪、践行礼节等内容。

这是一份土生土长的“村礼”,也是一份个性独具的“村礼”。礼以载道,礼以化人,在传承和革新“村礼”的产业化道路上,葛宅村正载欣载奔,喜迎佳辰。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