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彩礼,给婚姻“添彩”还是“添堵”?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张庆
2023-02-22 13:385412阅读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点名高价彩礼现象,强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彩礼一词再登热搜。

那么,我市彩礼的现状如何?大家对彩礼持何种看法?彩礼的意义是什么?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不同年龄段的已婚人士,了解他们经历的彩礼情况以及对彩礼的真实想法。

彩礼普遍存在 收取因家庭而异

走访中,记者发现彩礼在我市仍普遍存在,它是婚嫁习俗的重要一环。“这是约定俗成的事了,一般东阳订婚就肯定有彩礼这一环。现在有年轻人直接选择结婚,但也少不了彩礼。”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悉,彩礼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钱为“财”,物为“礼”。在我市,彩礼的数量、价值依据新人的家庭状况而定,不尽相同。“财”的话,普遍喜欢带“8”的金额,少则“88888”,多则“1888888”等;“礼”的话基本都有“三金”,多的则有“五金”乃至更多珠宝首饰等贵重物品。

以前,方言有“卖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平等,子女共同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儿子女儿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因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彩礼在我市的象征意味更加浓厚。对于彩礼的数额,我市的风俗是由新人双方家庭提前商量确定,大多数家庭会收个零头或者一分不收;有的即便收了,也会通过嫁妆的方式返回。

当然,也不乏因为双方家庭对彩礼看法不一导致情侣闹矛盾而分手的情况,甚至在婚礼举行前夕因彩礼谈不拢而一拍两散。

彩礼不只是“彩礼” 取舍看法不一

彩礼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其存在有何意义和价值?对此,受访者持不同的看法。

绝大多数人认为,彩礼是诚意的体现,作为见证爱情的仪式感应保留。

70后叶女士认为,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彩礼是自古以来的风俗,一方面表达了男方娶女方的意愿和诚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女方家人安心,礼不可废也。“我不赞同高价彩礼,但我觉得彩礼这一仪式有它存在的意义,它是诚意的体现,也是对新人即将组建小家庭的祝福。”叶女士说,她的亲朋好友子女结婚也都经历这一环节,就是图个喜气。   另有一种意见是彩礼多少关乎“面子”,在农村更加凸显。

“在农村还是很重视彩礼的。”60后张阿姨说,有的女方家庭出于攀比心理,觉得彩礼给得越多代表嫁得越好,为了不丢面子,就开口要高价彩礼,而男方拿不出这么多钱,最后就分手了。事实上女方父母不一定要收多少钱,纯粹是爱攀比爱面子,为了“显摆”。张阿姨还提到,有的女方家族违反之前双方谈好的金额,多收了彩礼,导致闹矛盾。

也有人认为,彩礼是一种“约束”,可以维系婚姻稳定。

在60后任大姐看来,孩子结婚收一定的彩礼是有必要的。她以自身为例,表示她当时收下彩礼是“明智之举”,维系了女儿婚姻的稳定。“我女儿出嫁时,本来也不打算收彩礼,但听别人说多少要收点,我觉得有道理,就收了,不过也是替女儿保管着,当时我女儿婆家也不开心。但过两年小两口闹离婚,还好我当时收了彩礼,对方觉得离婚成本过高,最后又好好过日子了。”

走访中,记者发现,彩礼是否有必要存在,年轻人对此也莫衷一是。

“我老家是花园村,当初和老婆结婚时给的彩礼是888888元,女方收了8888元。虽然我们双方家庭没有因为彩礼闹矛盾,但我认为彩礼是种陋俗,应该废弃,因为彩礼而闹翻的例子我听过不少。”80后厉先生说。90后小陈对于彩礼则持积极看法:“我老家是横店的,一般彩礼都是双方约定好,收或不收的情况都有。我岳父母思想开明,没有收取彩礼。但据我了解,收彩礼的女方家庭绝大部分都是把钱给了女儿,这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彩礼是对新婚夫妻的一种帮助,而不应该成为结婚的负担。”

文明婚俗入村规 我市全力打造婚俗改革先行地

2020年,我市入选浙江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我市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将婚俗改革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成立婚姻家庭协会,建立颁证制度,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全力打造全省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先行地,成效初显。

湖溪镇镇西村就是一个典型。近年来,为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促进乡村和谐共治,在党建统领下,镇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乡风评议会、“帮帮姐”说事会,制定了道德积分兑换等一系列制度。

“我们村操办婚丧有一套标准,办酒席有相应的桌数限制和礼金限制,并写入村规民约。”湖溪镇镇西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明介绍,为了移风易俗,践行文明节俭之风,全村党员干部带头严格执行,一旦违反村规,将取消评选先进荣誉的资格。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文明之风已吹进镇西的街头巷尾。村里人家举行白事,都不送礼,不办宴席,不搞仪式;喜事宴请桌数都在规定范围内,无人超规格举行;婚庆彩礼家家户户量力而行,不兴攀比。

“前些年,有村民为了结婚彩礼到处借钱甚至向银行贷款,这几年基本没听说了,一般都根据自家情况而定,金额大多10万元上下,不再像以往因为盲目攀比而借贷。”张立明说,这些年村庄文明之风盛行,操办喜事都能按规定执行。

移风易俗、革除婚俗陋习一直在路上。张立明介绍,前两年村庄组织了4对新人在花厅举行集体婚礼,开启集体婚礼先河。接下去,该村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简约婚礼基地,引导更多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并为村庄“金婚”“银婚”老人举行集体婚礼,在为老人圆梦的同时,向年轻人阐述婚姻的真谛,引导新人用实际行动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同时,村庄将积极发挥11支志愿者队伍作用,号召全村人参与志愿服务,宣传并引导文明新风。“发动村民人人参与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家的文明素养随之提升,摒弃人情攀比、崇尚文明节俭的良好风气也随之形成。”

镇西村是我市深化婚俗改革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我市以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为载体,持续深化婚姻领域移风易俗,节俭办婚、崇尚文明蔚然成风。去年,我市制定出台《东阳市持续深化全省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简约、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破除高价彩礼、降低婚嫁成本。

下一步,我市还将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开展专项整治,倡导和推广优秀传统、文明节俭婚礼,创建简约婚礼示范基地,推行文明简约宴席,弘扬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到2025年,我市要全面形成全域纵深、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婚俗改革新格局,让节俭文明的婚俗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

彩礼“走心” 婚礼“走新”

近日,因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高价彩礼又一次“出圈”,卷起一阵舆论风潮。

纵观我市,因为盲目攀比而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借钱凑高额彩礼,使家庭经济“元气大伤”,以及因为双方家庭在彩礼上谈不拢乃至闹崩,使得本来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的案例也不乏存在。但在笔者接触的案例中,彩礼多是走个过场,大多女方家庭会返还彩礼;一些女方父母即使收下彩礼,也会交给女儿,用于支援新家庭。因此,首先要明确:彩礼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唾弃的是什么?

彩礼既是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也意在提醒男方家人结婚不容易,要珍惜婚姻、爱护女方。我们反对的不是彩礼本身,而是“高价彩礼”带来的婚姻门槛和攀比心理。

请让彩礼“纯粹”一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既有确定婚姻关系的功能,也有表达双方情感的功能。可以说,它是一种信物,表达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与祝福。而高额彩礼可能会使情感表达演变成物质交换,使亲情、爱情让位于讨价还价的金钱利益。我们不能让这本应该表达美好的事物变味,而应该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让其不再成为男女双方结婚的负担。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除了“彩礼越高面子越大”的攀比心理作祟,高价彩礼也是女方家庭对男方“不放心”的表现。正如一名受访者表示:“男方如果诚意足、够担当,让我们能够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他,一切都不是问题。”在这样的“顾虑”面前,年轻人应该思考:自己能否承担家庭重任,所作所为让家长放心了吗?作为父母也要反思,彩礼是为了子女幸福着想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是否应该多给子女一点信任和选择权,少给他们一点负担和压力,用真挚的祝福为他们开启生命的新篇章?

请让婚礼“清新”一点。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结婚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拘泥于传统婚俗,而是选择了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直播婚礼等“轻量化婚礼”。市民楼女士家便是如此,考虑到疫情影响,经征求儿子媳妇的意见,在家里为他们举办了简单的中式婚礼,只请至亲之人共同见证,省下来的费用都给新人用于建设小家庭。

我们不禁发问,这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疫情影响吗?正如一位受访者表示,年轻人只是因为彩礼不想结婚吗?其实年轻人对于繁杂的婚庆礼俗同样感到“害怕”,甚至戏言“结婚当天感觉像是演戏,请了一堆人来看戏”。婚礼不在于具体的形式,而在于喜庆美好的祝福,很多家长也根本不在乎彩礼多少,更在乎的是新人的感情稳定,这也是移风易俗的意义所在:“在繁文缛节被大量取消的婚礼里,新人们的爱并未有所减少。”

总之,无论是婚礼还是彩礼,少一点“套路”和“算计”,多一点真诚和祝福,或许会让新人的感情更走心,携手面对未来的决心更坚定。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评论·1
读友_5ZNYM9
2023年2月22日
请让婚礼“清新”一点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