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友书法篆刻展举行 逸情问草,更问君子之义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3-03-15 09:071.3万+阅读

这是一个筹备了十年的展览。

从知天命之年“启动”,到花甲之年“成行”,求索十载而衣带不解,皆为着蕴蓄书写的澎湃创造力、追求作品的高度艺术性。

3月12日,金华书画院,这场蕴蓄和追求迎来了明艳的绽放——“逸情问草”钟国友书法篆刻展开幕。展览由浙江省书协、金华市文联主办,金华市书协、金华书画院承办,卢甫圣美术馆协办。遨游于书法天地近40年的钟国友用88件书法和99件篆刻作品,呈献了一场高品质的线条艺术视觉盛宴,更呈现了一次高品位的文化寻宗公共教育。

“书法是最具中国辨识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书法在现代社会已经脱离日常书写的状态,因此它在当下的要义并不止于艺术创造,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今人借助书法重新亲近优秀传统文化,接近崇德修学、自强不息、堪当大任的君子之义。”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姑苏书法大家张士东先生入室弟子,钟国友将书法作为“立命之本”,对书法的时代意义有着明晰的认识。犹如他最擅长的草书,他将这一书体的气质归结于“逸”,既是创作时闲适旷逸的状态,更是书艺跋涉中不断突破自我的超逸心态。

草书创作:复古求变获大自在

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

草书,向为中国书法艺术中最奇崛的书体,却也被钟国友视为最吻合自身个性的书法艺术。50多件草书作品,是这位曾参加老山战役的军人转型为金融工作者后,将铮铮铁骨与儒雅风致圆融通达地融为一体,在书法天地中观照自在精神的收获。

“他的书法建立于经典书风尤其是帖学书风基础之上,是有历史审美特质与现实张力和当代性特征的艺术文本。”文史学者、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编辑部主任朱中原评价钟国友,“他能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审美风格,并将之圆融化用。”

这缘于钟国友对中国书法艺术本体的深刻把握。他始终抱持“汲古出新”的理念,“书法贵在以学养书,因此书者必须深入中国文化的本质,不断提高诗、书、画、印等传统艺术的素养,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美学人文精神的理解。”

“强烈的高古感”,在展览开幕式上,徐正濂、徐建融、赵雁君等书坛大家一致如此评价钟国友。这份高古气象,得自他的“复古”:走进魏晋,走进“二王”,走近帖学正脉,尔后进入宋明文人的雅逸与高怀,走进晚明文人的奇肆与奔放,囊括了书法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审美风尚。他对晚明的“书法美术化”变革尤为痴迷,更痴迷于徐渭、傅山等人向死而生的求变精神,故而汲汲于打破传统书法审美空间格局,致力于重构新的线条时空关系。因此,在他的草书中,虽可窥见魏晋的流美、宋人的雅逸,最明显的却是晚明书家的奇肆与狂放,尽显无拘无束的情致。他尤喜创作厅堂式巨作,唐人因囿于案几、纸张,故在横扫素缣时不得不克制笔墨,他却借助现代造纸之便利以及空间宽阔之优势,在巨幅宣纸上行笔如长枪大戟,汪洋恣肆。为了此次展览,去年8月,他专门创作了4件狂草巨作,最大的一幅大中堂长9米、宽7米,以七条屏形式表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样的巨幅书法文本,既继承了古典传统表现形式,又体现了现代公共社会视觉文化和展厅文化。现代与古典,在他的书法作品里和谐共处,也成为他追求“法度”和“风格”变革的生动脚注。

唯其因为复古汲古,求变求新,故能得创作的大自在。这种大自在,跳出了当下“书法视觉化”的窠臼,洋溢着饱满的创作激情与自我精神。“没有浮躁气、世俗气和江湖气,而有浓烈的书卷气”,这是书界同仁对钟国友书法作品的统一评价。有人将此归因于他从事金融业而拥有丰裕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他将书法作为平生最爱的精神状态。非热爱无以持宁静肃穆的心态,也就无法让书法文本拥有清雅、闲适和澄澈的气息。

草篆探索:草书入印别有乾坤

开展当日,《阔堂朱迹:钟国友草书印集》一书发行。书中收录的近200方草书印,均请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原副主任、西泠印社社员徐正濂精选定夺。展览开幕式上,徐正濂回忆起2018年在丽水篆刻培训班上初遇钟国友时,乍见他的草书印,心头不禁为之一震。这方尚称稚嫩的草书印,让半生浸淫于金石艺术的徐正濂看到了传统篆刻创新的希望,他与钟国友因此结为金兰之交。在总结出钟国友草书印“化草如篆”“变通草法”两大优势的同时,徐正濂还提炼出其风格:雄浑、博大、沉厚、开张。以粗犷厚重的线条构成磅礴之势、大气之相,以充实铺满的章法保证气象雄大、精神饱满。

为勘破草书和印章之间的天机,将草书和印章集于一体,钟国友探索了十多年。寻常印章多以篆书为体,但钟国友发现篆书入印时,其线条结构变化无穷,这种高度的可塑性与草书丰富的可变性并无二致;而在章法布局上,草书计白当黑、疏密有致的强烈对比布局美学,与印章的章法美学一致。正是破解了草书入印的“密码”,他才能“篆外求篆”“印外求印”,把草书与篆刻两种艺术在印石上自然融合、相互映发,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刀锋乾坤。

草书入印最早现于元代的“押花印”,但如昙花一现。为了支持钟国友探索草书印,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胡小罕特地向他推荐了郑振铎的一方藏书印,这方带有章草意味的“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印”,被视为现代篆刻史上特立独行的孤品,它给了钟国友篆刻求变的借鉴与信心。他将大草章法中的伸缩聚散与古玺印章法中的腾挪穿插有机结合,使得印面的开合之势非常到位;印中的草意,不仅有典型的今草,还借鉴了简牍草隶、章草的用笔和结构特征,既古朴茫然又运动生气。最重要的是,他把大草的雄浑阔大气势搬进印面,方寸之地气象万千,达到了古人所言的“寻丈之势”。

作为浙江省内非篆书入印的第三人,钟国友刻印以“快刀手”著称。这些年来,他坚持每天一印,已刻印2000多方,在日复一日的砥砺中突破传统篆刻的桎梏,君子不器而终成大器。诚如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陈金彪所言,在钟国友身上有着“宁可狷狂、不可思议、自我作古”的独创精神,从初学篆刻到开辟草书印,他不走寻常路,为自己的内在精神寻找艺术表达形式,是“胆敢独造的思想先行者”。这,不正是君子的应有之义? 与时偕行:关注时代融入生活

艺术当随时代,这是钟国友一以贯之的创作信条。

在书法创作上,他根据现代审美、空间构造不断地突破表现形式。在草书入印时,他又一反常态,在选择传统经典诗词佳句作为印语的同时,更倾向于从时代潮流和日常生活中撷取创作内容。亲人的名字、故乡的地标、岁月的记忆,60年人生中的吉光片羽,都是他随手拈来的创作题材。几乎每方印章他都会配上言简意赅的边款,干净优美的文字令人再三回味。“菜缸米袋”记录的是在画水高中读书时自带大米和咸菜的经历,“岱山渔火”“老山幽兰”“兰江耕夫”“古丽战士”“兰溪门”“复返常州”“俯云阁”等印章,连缀起近40年间军旅和金融生活的轨迹。孙辈出世等人生喜乐,更为金石艺术添趣不少。他的真性情,也在这一方方草书印中流露无遗。

“出生在画水镇的南岸自然村,画溪边长大的他,却在书法和篆刻艺术上形成了黄河长江般的阔大气势。”市文联主席朱国强深为这位画水乡贤而骄傲。灵秀的画水滋养了钟国友真诚豪放的性格,在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院教授戴家妙眼中,钟国友之于书法的态度犹如古人,“古人把书法当成日常书写,不视为工作而视为修养。钟国友也把书法当成修养而不是工作,此举难能可贵。”因为这份修养,让钟国友对草书艺术格外忠诚,并在自觉地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形成了自我的风格,达成了“自信”“自觉”“自我”的高度统一。

“借助这次展览,我完成了一次转型,从金融工作者向专业书法艺术者的转型。”身份的转换只在一瞬间,艺术的转型却要终其一生。钟国友自然明白——书法的未来之路也许会越来越难走,但既然把草书当成了生命追求,那么,再困难的路也不会被时代洪流淹没,热爱会指引他抵达自由之美的彼岸。

“我为书狂”之下是一颗清澈本心——钟国友书法篆刻学术座谈会侧记

没有应酬话术,学术干货满满。12日下午,钟国友书法篆刻学术座谈会召开,来自浙江、上海、北京的学者云集,徐建融、徐正濂、赵雁君、戴家妙、吕金柱⋯⋯这些在书法和篆刻领域名重一时的学者,在高度评价钟国友书法篆刻艺术的同时,更“借题发挥”纵论当下书法发展趋势和路径,为到场的书法艺术爱好者上了一堂高端却接地气的“大师课”。

激情四溢、气势雄强。座谈会上,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用了这两个词。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戴家妙认为,正是这种40年如一日的激情,驱使着钟国友锲而不舍地保持创作,使他的草书作品充满情感,草书也成为最契合钟国友生命状态的书体。

苏轼曾言“草书难于严重”,意即草书极易流于放纵张扬,难于严谨庄重。美术史论家、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就非常欣赏钟国友对于激情的把控,将肆意流淌的激情,用多年从事金融工作所养成的严谨习惯予以制约,从而在草书创作上恪守章法,书写规范,在予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人见识到独特的书法艺术生态。浙江省书协秘书长何涤非感慨,浙江书界不乏60后,但像钟国友这样保持创作激情的人不多。他将这种激情归于自信,一种由才情与激情共同造就的自信。

“没有感情、没有情怀的人,写不好草书,即使他的书写技术很高,但缺乏激情,会把书法变成复制品,无法打动人心。”《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助理朱中原直言,在展览现场就震撼于钟国友草书的艺术想象力、冲击力。难能可贵的是,钟国友吸收自汉代以来中国书法的传统,但并未停留于明清以来的草书艺术特征,而是兼收并蓄,比如在一副7米长、1米宽的对联内,将简帛书的笔法融入草书,与当下流行的简帛书创作拉开了差距,令人耳目一新。

“书法创作犹如煎牛排,最佳状态是六成熟,过头或者不及都会破坏口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第六、七届篆刻委员会副主席徐正濂直呼:钟国友的草书具有一种“生猛感”,那种鲜血淋漓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血脉偾张,气魄宏大,气势非凡。他坦言,当下的书坛不少人技术娴熟,但“火力过猛”“口感生硬”。艺无止境,钟国友的草书和草书印虽然还未到最佳火候,但只要坚持书写、坚守传统、坚定创新,必能抵达最佳的“口感”。

坚持书写,这是钟国友身上最令浙江省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社员赵雁君欣赏的优点。目睹一些60后甚至70后书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创作状态,赵雁君认为钟国友至今仍坚持每天创作数幅草书、数方草书印,这背后固然有激情的支撑,但更是受热爱的驱动,一如他展出的草书作品“我为书狂”,这种对书法艺术的痴狂、癫狂最为可贵,“情之一字最动人”。

创新,是书界前辈和好友们为钟国友贴上的另一个“标签”,最为鲜明的例证就是他敢于“变法”,以草书入印,创作的草书印令人耳目一新。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院教授吕金柱认为,钟国友将大草的线条抽离出来,融入印章,走出了篆刻创作的新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新时代需要创新,新时代也是最好的创新时代。当下,书法和金石艺术创新的诸般条件都已具备,需要当代书家观念转型、技法转型,推动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创新。”

创新需要突破“瓶颈”,在书法已脱离日常生活甚至是书法发展困难重重的当下,该如何创新?浙师大许飞飞博士给出的答案是:向内追寻,找回本心。他认为,当下的很多书法创作面貌、风格同质化,就是书法家忘却了本心。“让心灵再干净一点,就可以实现艺术的自我突破。”

所谓“找回本心”,在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副秘书长张玉海看来,就是要摆脱“以书法谋生牟利”的功利目的,坚持书法的“表达”本位而不是沦为炫技。“就像一位书风秀气的书法家,为了迎合金主的口味而强作豪放,这就是失却了本心。”因此,他尤其欣赏钟国友书法创作中自然向上的稚子状态、清澈单纯的本真心态,犹如毛泽东和弘一法师,未经过专业训练,却最终以个性化的风格在近代书坛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我说两句…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