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东阳】东阳贤相舒元舆,首为牡丹赋风流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3-04-12 10:121.3万+阅读

悠悠岁月,积淀璀璨文明;煌煌古籍,承载历史信息。

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东阳,自古以来即是文献之邦,文脉绵长,史迹丰富。然文脉深潜难以触及,史迹星散难以聚合。幸有古籍记载吉光片羽,未使旧事漫漶雪泥鸿爪,斑斑点点,丝丝缕缕,皆静默以待后人解读阐释,以完整探源东阳文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充分利用古籍资源,丰富时代精神内质,今起特开辟栏目《古籍里的东阳》,立足古籍史料,串连信息碎片,复现历史场景,开启穿越之旅,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古为新、与古相悦,助力强市名城建设。

惠风和畅、花光娇艳的暮春,国色天香的牡丹也进入盛花期,姚黄魏紫,意态风流。

舒元舆像

这是一番如何风流的意态?唐代东阳人舒元舆(791-835)在其所作的《牡丹赋》里不吝赞辞,浓墨重彩,极尽绚烂。言其盛放之势,“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写其色泽之艳,“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描其姿貌之丰,“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总之,在舒元舆心目中,“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

舒元舆写牡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既极尽牡丹之丰姿,更慨抒一己之心志;既具诗歌之韵律,又备散文之形式,是带有鲜明唐代特征的律赋。

此赋独特之处,不在于其文学表现手法,而在于其题材意义。舒元舆在《牡丹赋》中开宗明义:“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寖盛。……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牡丹原先隐于山野,因此未得古人赏识。经武则天“发掘”后顿成“国花”,文人吟诗献歌,趋之若鹜。但舒元舆发现——晚唐的文人军团里居然无人为牡丹作“赋”,于是首开先河。在他看来,当时的诗歌创作固然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但仍未能极尽牡丹之美,而要完成这一使命,非“赋”这种文体不可!

然而,若干年后,围绕舒元舆的这句“自定义”,一场口水仗开打,争论的焦点是:舒元舆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为牡丹作赋的人?

大唐两良相 皆作《牡丹赋》

这位与舒元舆一起争夺为牡丹作赋“第一人”冠名权的文人,是晚唐的另一位贤相李德裕(787-850),字文饶。他仕途多舛,历仕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直到武宗时才再次为相。李德裕颇有才干,政绩显赫,李商隐称他为“万古良相”,梁启超则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他与唐武宗君臣相知的佳话,被誉为晚唐绝唱。

李德裕也作有《牡丹赋》,他在序文里直言:“余观前贤之赋,草木者多矣。……惟牡丹未有赋者,聊以状之。”他这口气很坚定:在我李德裕之前,还没有人为牡丹写过赋!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傅璇琮所著《李德裕年谱》中提道,李德裕是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作《牡丹赋》。而同样写下《牡丹赋》的舒元舆,早已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亡故。即使当年的传播技术再不发达,担任宰相的李德裕也不可能不知道,至少在6年前,舒元舆已为牡丹作过赋。何况,对于舒元舆的《牡丹赋》,当时风评甚佳,“时称其工”;唐文宗更是在舒元舆去世后,观后苑牡丹时,凭栏诵赋,感伤不已。

但李德裕为何言之凿凿“惟牡丹未有赋者”?

这是因为,大和九年(835)发生的“甘露之变”令李德裕心有余悸。“甘露之变”中,当朝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李训及多名朝中要员,皆死于宦官仇士良之手。之后,仇士良挟持文宗和武宗,控制朝政数十年。李德裕如果提及深受文宗赏识的舒元舆及其《牡丹赋》,显然不合时宜。此外,“甘露之变”以前,李德裕和舒元舆等人积怨很深。如大和八年(834),李德裕曾劝谏文宗不宜任命李训为谏官,视李训为奸邪,李训则视李德裕为仇家,两人几乎誓不两立。而舒元舆得李训襄助,仕途骤显,自然也被李德裕视为同党,耻于提及。

虽然李德裕因舒元舆持不同的政治立场而心存芥蒂,甚至对舒氏的《牡丹赋》“视而不见”,但不能抹杀舒元舆是为牡丹作赋第一人之事实,当然也无法抹杀舒氏为推动历史进程良性发展、力图翦除宦官集团而作出的种种努力。舒元舆为官期间,以擅文敢谏著称,比如他在担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时,弹劾官吏不避权贵,查处坊州刺史汪浰贪墨案秉公执法,还作诗怒斥汪“搜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他曾作《养狸述》,以自己养狸猫清除鼠患之事,请求朝廷举贤能远小人。

大中八年(854),朝廷颁敕为舒元舆昭雪,称其“杀身成仁,忧国忘家,雪其极冤,以报忠直”。天复初年(901)朝廷又恢复其爵秩,赐立祠祭祀。

借花以咏志 荣衰无定在

如果细读舒元舆的《牡丹赋》,就会发现他在赋中侧重表现牡丹的富丽堂皇,而对于牡丹开与落、盛与衰的完整生命过程则几乎没有提及。同时,他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写牡丹盛开的形貌、牡丹园中万花齐放时的壮观景象,以大篇幅描写牡丹处于极盛花期的状态。比如,描写一朵牡丹,他用的是“特写式”镜头:“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垂然如缒,或灿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描写成片的牡丹,他又用了“全景式”镜头:“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栏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窠。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角炫红釭,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而在赋的最后,他又由衷感叹甚至羡慕牡丹由微而显、由贱而贵的命运转折,令人读之顿生姹紫嫣红开遍的欣然欢快之感。

对牡丹,舒元舆极尽骋辞大赋的手法,铺锦列绣地描摹刻画,不难让人感受到他写此赋时内心的踌躇满志、志得意满。这与他此时在仕途上的状态基本吻合。

由于出身贫寒,未中举之前,舒元舆一直生活在江南。虽然当时京城已经流行观赏牡丹有30多年,但江南地区只有杭州开元寺种植牡丹,系寺僧惠澄从长安移植而来,时间当在元和以后,出身寒微的舒元舆不可能接触到此物。元和八年(813)舒元舆举进士,在两京停留较长时间,但因为名位不显,不可能获得入后苑观赏牡丹的机会。在稍后的吏部选拔考试中,他获高等,随后离京赴鄠县(今陕西户县)就任。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舒元舆被裴度推荐赴兴元担任掌书记,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裴度还朝任宰相后,舒元舆也随之入朝,官拜监察御史,迁刑部员外郎。大和五年(831),舒元舆直接上书文宗皇帝,洋洋洒洒八万字,文辞精辟,出入古今,得到文宗赏识。但宰相李宗闵认为他“浮躁诞肆”,不予重用,改任著作郎,迁往东都洛阳办公。在洛阳期间,舒元舆和已故宰相李逢吉的侄子李训过从甚密。虽然洛阳牡丹名动天下,但怀才不遇、心情抑郁的舒元舆也只能是“泪眼看花花不语”,不可能作出这样激情四溢、充满喜乐的《牡丹赋》。

舒元舆的人生际遇,可谓“成也李训,败也李训”。

李训揣知文宗虽然由宦官扶持上位,但对宦官专权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向文宗献计密谋铲除宦官集团。大和八年(834),李训结束守丧而入朝。在他推荐下,舒元舆不仅重新入朝,而且很快升迁至刑部郎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在这段短暂的“承恩”时期,舒元舆获得了出入后苑观赏牡丹的机会,创作了名满京城的《牡丹赋》。在赋的结句,舒元舆感叹牡丹:“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他以此语观照自己的命运转折,也热烈期待自己能大有作为,亦“昌然而大来”。

可惜,大和九年(835)冬季,李训因贪功而提前举事,结果事败,反被仇士良所杀,被视为“李党”的舒元舆也被腰斩弃市,与同时被害的千余人暴尸郊外。

舒元舆的高光时刻,戛然而止!

舒氏家何在 东阳斯孝乡

比起争论舒元舆和李德裕谁是《牡丹赋》的首作者,舒氏身世引发的辩论更是纷纷扰扰。

《新唐书》本传记载:“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特秀,数延誉。”

然而到了明代,有人认为,《新唐书》中的“东阳”当为“东阳郡”,指整个金华地区。明正统八年(1443)《兰阴京兆舒氏宗谱》序里提道,舒元舆“一曰兰溪人”。

据东阳市志一轮和二轮修志主编王庸华考证,兰溪的舒氏世系,存在很多错漏之处,经不起史学和校勘学检验。何况数百年来,兰溪方面一直未能自圆其词:舒元舆的高祖舒景思担任东阳郡守,对舒元舆的祖父缜的去向则有两种说法,一说入赘至兰溪,一说迁居至东阳县。而在景思至元舆这五代人之间,相隔约260年,平均代际50多年,这在血缘关系上经不起推敲。

我市民间文化学者吴立梅分析,东阳郡早在隋开皇十三年(593)就改为婺州,此后虽两次恢复婺州为东阳郡,但合计不过30年。唐乾元元年(758),东阳郡再次改为婺州,到舒元舆遇害时,婺州已有近百年建置史。因此,《新唐书》所说的“婺州东阳人”就是今天的东阳。这一定论在《新唐书》问世后历千年而不变,诸如南宋的《方舆胜览》、明代《全唐诗》《两浙名贤录》、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和历代《浙江通志》《金华府志》中,对此均无异议。

《双岩舒氏宗谱》中载《平章元舆传》

上海图书馆藏清代东阳《双岩舒氏宗谱》中载《平章元舆传》:“讳元舆,居邑之斯孝乡。地寒,不与士齿。”其迁东阳斯孝乡始祖舒绰是初唐时著名的阴阳家,曾为宰相杨恭仁勘定墓地。谱中,清代道光东阳县志主编赵衍所撰《唐平章公》也言“舒公元舆,斯孝乡人”。在此文末段,赵衍提道“世多传之兰溪志载有元舆墓”,则委婉地说明兰溪是因为当地志书记载有元舆墓,所以认为舒元舆是兰溪人。一个“传”字,意味深长。且不说新旧唐书均记载,舒氏之尸骸先与其余遇害的数千人合葬于两大冢,后被仇士良挖起投骨渭水,总之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兰溪舒墓只不过是传说。

赵衍还辨析,舒元舆之过,“不在谋诛宦官,而在比之匪人,发之不以其道”。他进而认为,在“甘露之变”中,舒元舆和李训的关系,就如东汉末年的陈蕃和窦武,因为举事不胜而遭党锢之惨祸。当时的东阳名士包括王崇炳、楼上层等,也均撰文为舒元舆鸣不平。

由此可见,为大唐首作《牡丹赋》的一代贤相舒元舆,是货真价实的东阳人。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评论·3
读友_B8BB29
1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6日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读友_B8BNN9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6日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读友_B8BNN9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1日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