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永康
掌上永康
永康大富山公墓,庄严肃穆。在林林总总的坟墓中,“舒小英之墓”与众不同。墓前一块旧石碑上刻着“懿行可风”四个大字,右上方刻有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姓名和印章,行政院长宋子文和内政部部长黄绍竑的字,落款时间为“民国廿五年丙子春月”。
舒小英是何许人也?
舒小英娘家在永祥仁村。据仁村老人介绍,舒小英的父亲叫舒嘉全,舒嘉全夫妇是出了名的勤俭模范。舒小英耳濡目染父母的善举,从小就在心坎里埋下了勤劳节俭和尊老爱幼的种子。
清光绪廿一年(1895),18岁的舒小英带着女孩的纯真嫁给沈宅村的沈贤成。小英走进沈家以后,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井里提水做饭做菜,放好碗筷,等待公公婆婆和丈夫吃饭,完后再自己在灶台上吃饭。冬天天冷还要把热水烧好,以便公公婆婆和丈夫洗脸有温水。
正当小英怀上第二胎的时候,丈夫沈贤成突然病倒。小英多方求医,花了很多钱,病还是越来越严重。小英四处打听寻求偏方,什么草药好就买什么草药。如果那些草药买不到,身怀六甲的小英就翻山越岭去采集。丈夫全身肿胀,浑身疼痛,晚上根本睡不着觉。小英顾不了身孕,每天晚上都帮丈夫轻轻揉揉疼痛的地方。后来,贤成的双脚溃烂流出血脓,稍不注意就会沾染床被,腥臭难忍。小英殷勤准备三块毛巾替换着,轻轻吸附,轻轻擦拭。一块毛巾轮到吸附擦拭,另外两块白天放在阳光下晒干,夜里用开水浸泡消毒。
贤成弥留之际,嘱咐25岁的小英想办法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方便以后另择人家。小英握着丈夫的手说:“我要把孩子生下来,再苦再累都不会再嫁人的。”
送葬回村的第二天,小英吃完晚饭,洗好锅碗瓢盆,拿出一双竹筷子和从娘家嫁过来的铜脸盆,走街串巷,边敲边喊:“各位村民,我是舒小英,沈贤成活着、死了我都是他的人。我的肚子里有沈贤成的第二个小孩了!”
铜脸盆声和呼喊声,回荡在沈宅的角角落落。她在向世人宣示自己的决心,明示自己的贞洁。
小孩取名福有,生下周岁不到就断奶了。小英白天找富人家打工,晚上在家做点针线活。
有一天早上,小英出门不久,一个男子从拐角处突然窜出来,笑嘻嘻地拿出一块手帕送小英,并一把抱住她。说罢就要去亲小英的嘴。说迟迟那时快,小英往那人耳朵上狠咬了一口,那人痛得一松手,哇哇直叫。小英掉头就拼命往家里跑,一回家就把门关上,把门闩闩上。从此,早晚不再出门。
还有一次,一个40多岁的邻村财主在井边候到小英来挑水,拎出一袋铜板在她面前摇得叮当响,说是资助给她娘仨的。小英瞟见他眼睛色眯眯的,估计他要占自己的便宜,就婉言谢绝。财主一手把铜钱往小英胸前塞,一手往小英脸上摸。小英抬脚就要往井里跳,财主只好拽着她的衣襟求她别做傻事,带着那袋铜钱悻悻离去。
还有一天下午,五南乡一个乡官慕名到小英家看望。乡官表示乡里一定会尽量资助的,对小英的优秀品德和行为大加赞赏。乡官的眼睛又在小英身上上上下下打量着。
说着说着,乡官竟话锋一转说:“小英,你这样上有两老,下有两小,生活很难过下去的。反正我的老婆去世了,你嫁给我好了,我也会待小孩好的。”小英却说:“谢谢长官的关心与厚爱。我小英答应过贤成,就是皇帝大老爷也改变不了我的。”
一天晚饭后,乡官又来了,公公婆婆知道乡官来了,无奈地对小英说:“你还是从他了吧。”小英说:“阿伯阿毑,要是你们担心什么,要么我上吊自杀,要么我拿柴刀和他拼了。”婆婆叫小英躺在床上,额头上敷了块毛巾装病,悄悄地告诉她如果乡官问起就说:“昨天开始伤风,要挂农(方言,意思是要传染人),加上来月事腰酸背痛。”
乡官一进门,公公忙陪着笑脸说:“小英昨天晚上发烧到天亮,白天吃了很多药,刚才睡去了。”婆婆插嘴说:“小英正来月事,抵抗力差。”乡官听后,感觉来的不是时候,也不受欢迎。他看了一会躺在床上,头上盖着毛巾的小英,走出了赤贫如洗,又加上老弱病一坨的家。
第二天早上,公公担心乡官下次再来,就到三联坝主任沈贤枝家求助,沈贤枝写信向县长反映了此事。
县长收到书信后,派人分别到乡官和小英家了解情况。原来乡官是出于同情又喜欢小英,想用结婚的方式来帮助她。
县长听了汇报后,心想:“百闻不如一见,不如亲自到小英家走一趟。”
过了几天,县长带着乡官一起到舒小英家。县长和小英一家人一一握手后对小英说:“小英,你的名声在外,你的吃苦耐劳,你的忠贞不渝,你的孝敬公婆,我在县府里都早有所闻了。今天特地来看看你和你们全家。”
县长赞扬小英一番,转而对乡官说:“小英的事迹很感人,你要尊重她的意愿,你把她的事迹好好整理后报上来,我再上报省里,争取报到中央,树立榜样。”
民国廿四年(1935)一月,永康县政府收到了省里转来的国民中央政府的批复,批准舒小英为节孝楷模。批复上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印章和行政院长宋子文的签字。林森主席还在批复的空白处亲笔题写了 “懿行可风”四个字。
为了弘扬舒小英的美德,村里在祠堂上高挂了一块节孝牌匾,乡里和县里拨款建造节孝亭。亭内矗立着林森题词“懿行可风”和签名盖章的高大石碑。
遗憾的是,祠堂的匾额在“文革”中被拆掉,节孝亭也被毁坏。小英的孙辈们想方设法收藏了祠堂匾额和节孝亭内的石碑和石柱,还把完完整整的“懿行可风”石碑运到大富山公墓,竖立在小英墓前。
搜集整理/照片拍摄:吕嘉兴
来源:永康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