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充电站”,有点“横”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通讯员 包峰嶂
2023-04-19 10:115068阅读

“逸粹姐,我终于上岸了!”

“恭喜恭喜,你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终于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近日,在收到浙江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后,横店镇米塘社区居民严丽丽(化名),马上给横店供电所行知书房管理员汪逸粹发去喜信。自从决定“背水一战”考研后,这座书房就成了严丽丽的“自习室”。无论酷暑严冬,她每天最早打卡最晚离开,自带干粮在书房一待就是一天,被其他一起考研的小伙伴戏称为“书房二号管理员”。时间久了,汪逸粹也与这个勤奋的姑娘成了朋友,每次严丽丽进入安静的阅读区,两人都会相视一笑以示问候。

网红书房

它被读者送上了“小红书”

在严丽丽眼中,这座离家不到1公里的书屋是她考研蓄能的“充电站”。3年前大学毕业时,她选择回乡,在横店一家企业工作。但仅工作一年,她就发现自己低估了横店的实力,不断涌入的硕士、博士,让她感受到内卷的压力。于是两年前,她决定考研充电,脱胎换骨。

考研需要安静不受打扰的学习场所,可是严丽丽的家门口就是嘈杂的菜市场。“备考真的很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第一次考研失利后,严丽丽重整旗鼓准备“二战”,并努力寻找适合的“安身之地”。家、咖啡馆、横店图书馆,几度寻寻觅觅,始终不得其所。

直到那天,严丽丽在“小红书”里刷到了行知书房,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往。“一进门我就感觉找对了地方,环境很好很安静,管理员态度很温柔。”从此,每天上午八点半,严丽丽总是第一个来到书房。渴了,书房里续一杯水;饿了,吃随身携带的便当;困了,手机上点一杯咖啡……在书房的每一天,她都恨指缝太宽,时光太瘦。

周末,许多孩子在行知书房学习。

这座网红书房,在3年多前还只是一个用于堆放回收电表的密闭空间。

为了扛起国企“兴文化”的责任担当,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联手市图书馆,请来专业设计师,耗时1年打造了“横电·行知书房”公益图书馆,将其作为国有企业文化惠民的新窗口。

2021年7月,行知书房正式向社会开放。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来到书房,办理了书房的第一张借书证,成为第一位读者。“你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有这么多书可读。希望大家都能多读书、读好书。”徐老爷子欣然为书房代言,倡导终身学习,知行合一。

横店供电所员工化身“颜控”,用各种绿植、布艺、工艺品装饰书房。“这几年单位里年轻人增多,午休的时候他们爱组团打游戏,现在他们都爱往书房跑。”横店供电所所长徐进军说,这是一座颜值与才华齐飞的书房,不仅年轻人喜欢,附近的居民还经常在周末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难怪它的靓照频频上“小红书”。

截至目前,行知书房馆藏各类图书1万余册,进馆人数近2万人次,累计借阅书籍数量约9000册,市民可凭借市民卡或身份证借阅。

文化之光

它是吸引横漂的打卡点

行知书房位于横店华夏大道,毗邻华夏文化园、横店影视产业园区,周边聚集了大量横漂。

来自黑龙江的横漂杨勇是书房的常客。作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2019年,杨勇只身南下广州、惠州等地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聆听和记录身边的故事,最终选择在横店落脚。在横店,他既当演员又当编剧,庞大的横漂群体,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用他的话说:“在横店,我有写不完的故事。”

为了体验生活,杨勇经常会进入剧组“实习”。之前,剧组停工,无处安放身心的他偶遇了书房。“阅读是最好的避难所”,从此,只要是不拍戏的日子,他都会来到这里阅读创作。“身体被泥泞打包,我在这里高举理想”,在写给书房的一首诗歌里,杨勇说因为真实地拥有了在书屋里的宁静时光,所以不再有漂泊感。

行知书房里的服务横漂阅读专柜

在行知书房里,有一组“服务横漂阅读专柜”,说起它的设立初衷,汪逸粹的记忆回到了2022年6月29日。那天,横漂李进源走进书房,环视一圈后,现出失望的神色。“他说想学习影视编剧、表演以及视频剪辑等方面知识,但书房里没有相关书籍。我就登记了他的需求,然后向领导汇报。”很快,事情有了结果:书房里没有的书,可以去市图书馆调剂!

在市图书馆的支持下,行知书房增设了“服务横漂阅读专柜”。随着横店供电所党支部和横漂党总支结对共建,行知书房又成为党建联建的阵地,经常举办党团学习活动和读书沙龙。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横店打造成为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与此适应的是必须提升演员文化素养。从某种程度来说,‘横电·行知书房’就是横漂的精神‘充电站’。”横漂党总支书记胡高峰也是书房的常客。他说,影视文化产业涉及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多个环节,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对影视编剧、表演以及视频剪辑等方面的专业书籍有着巨大需求;行知书房的建成开放,不仅方便了演员提升文化修养,有助于减少“绝望的文盲”,而且助力横店加速实现影视文化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

巡线副业

开启“好书配送”优质服务

行知书房火了,横店供电所的员工干起了“好书速递”的“副业”,他们出去检修、巡线时,车上都会放几本书籍。

横店华夏影视文化产业园集聚了13座绿电摄影棚,供电所员工定期会去巡检棚顶的光伏发电情况。2022年3月,穿着工作服的杜伟强完成巡检任务,即将离开影棚时,被横漂莎日娜叫住了,“同志,我这几天档期安排有点紧,你能帮我把这本书带回行知书房吗?”前几日,莎日娜从行知书房借了书,并带到片场阅读,刚好这天看完了,“书房每天下午四点半关门,我怕没时间去还书借书。看到你们的工作服,就想让你帮忙归还。”

在电话与汪逸粹沟通后,杜伟强把书带回了书房。“莎日娜,这名字好熟悉啊!”汪逸粹打开微信,“她还是我的微信好友呢!”原来,2022年9月,为考低压电工证的莎日娜来到书房,对书房一见倾心,从此几乎每天过来学习。将近两个月后,汪逸粹忽然收到她的短信,她居然顺利通过了考试,“要知道我所在的考场上,基本上是你们国网的小年轻啊!”

晚饭时,徐进军听说了此事,于是告诉大家:“你们以后在片场碰到书友的话,可以问问他们想看什么书,我们给送到片场。”

“我这里有个书友微信群,你可以让他们扫码入群,有什么阅读需求直接在群里告知。”汪逸粹的此语让大家都乐了。这个来自江西的女孩子喜爱阅读,热爱图书馆工作。她来到行知书房后,就建立起读者微信群,两年时间下来群里已有将近200人。“他们都是书房的忠实读者,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会员。如果他们有特殊需求,我都会请示领导,想方设法满足。书房每周一闭馆,如果个别人真有需要,我们也为他开放。至于调剂书籍,更是家常便饭啦!”

除了片场,横店供电所的“好书速递”业务还延伸到了大山深处。

行知书房门口

2022年8月,一名叫金晓进的小朋友在妈妈带领下走进行知书房。见到满屋子的书籍,瞬间激动起来,很快挑好一摞书籍,办理了借阅手续。闲聊中,汪逸粹得知,金晓进家在东阳江镇八达片区,那里公共设施不够完善,仅有的几本绘本已被孩子们翻烂了。

作为“东方好莱坞”最重要的能源供应部门,横店供电所服务半径达100多公里,最远处在位于东阳江源头的八达片区,那里有几十个留守儿童。“我们可以利用定期巡线的机会,给孩子们送去合适的书籍,下一次再出任务时,回收更换就行。”横店供电所很快建立起一支由18名巡线员工组成的好书速递志愿服务队,“我们还会告诉孩子,如果他们随父母去城区,可以在市图书馆和任何一家城市书房还书借书,因为我们已经结成了联盟。”

书房为横漂、为横店居民送去了知识之光,也为横电人提供了精神滋养。金鑫霞是虎牌电务东阳分公司的员工,去年3月被外派到横店供电所从事业务服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书房,顿时被吸引住了,于是向公司申请常驻横店供电所,为的就是可以每天亲近阅读。

“作为我市服务范围最广的供电所,尤其是在横店镇工业、影视业用电业务极为繁忙的情况下,横店供电所对于书房的创设,有着从无法理解到欣然接受的过程。”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周露芳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道路上,精神“充电站”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守护光明,点亮心灯。“横电·行知书房”不是定格于一隅的孤岛,而是让更多从中走出的人化身行走的“充电宝”,为实现精神富裕、文化自信,持续充电。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我说两句…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