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诗词呈现多面苏东坡 国网东阳公司读书会走近宋代“国民男神”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3-05-10 09:111.2万+阅读

集天才儿童、倒霉官员、艺术名家、顶级文豪于一体的苏轼苏东坡,堪称北宋“国民男神”。如何在一个半小时里,展现其作为北宋顶流IP多维立体的形象及其跌宕起伏的经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海选取了10首诗词,分别从诗词创作、书画创新、仕宦浮沉、情感变迁等维度,解读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

张玉海在“行知书房”解读苏东坡诗词。通讯员 包峰嶂

4月28日,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横店供电所“行知书房”,阅读主题讲座《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诗词解读》开讲,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的“东电君友读书会”拉开了新一季读书活动。“面对失意拒绝躺平,面对党争选择佛系,在人生低谷里生成哲思,在残酷现实中活出诗意。”国网东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周露芳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中国人眼中也许只有一个共同的苏东坡。多才多艺、旷达洒脱的苏东坡,用卓绝才情滋养国人情怀,更用人生智慧为后人指点迷津,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绕不过的苏东坡

恒常心的动力源

从书法到木雕到百工,再到此次开讲苏东坡,张玉海的传统文化分享跨度越来越大。

“解读苏东坡,缘于我10年坚持创作佛画,到今天为止,我的‘日礼一佛’画作已经达3679幅。”身为60后的江苏溧水人张玉海说,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以诗配画,其中就有许多苏轼的诗作。“苏东坡的诗多带有禅意,与佛画相得益彰。”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下意识地研究苏轼的思想,发现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作为“东南佛国”的浙江,更以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影响了苏轼的创作、审美乃至思想,使得他在居庙堂之高时,以精进勇猛的儒家修为经世济民;而在遭受党争排挤处江湖之远时,以超脱旷达的佛教思想自渡渡人。可以说,在苏轼流离失所的半生中,佛教思想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安慰和人生寄托。但苏轼对佛教思想作了科学扬弃,去除其中的悲观成分,融合庄子的齐物思想,对人生持顽强乐观和超然自适的态度,以更广阔的角度认识万物的差异与等一、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以智慧法眼观照事物真相而获得感悟和体验,并将这种体悟融入诗词创作,使得他的诗词作品更富理性色彩。犹如他在离开黄州往游庐山时所作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此诗中,苏轼以庐山的变化来印证他对人间的认识,即只有跳出“身在此山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魔障,才能不陷于自以为是的价值判断,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这是无上的智慧。难怪清代学者叶燮在《原诗》一书中所评价:“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苏东坡理性辩证的思想既为书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成为我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的动力源。”张玉海坦言,背井离乡在东阳创业,心境有时难免低落,但品读苏轼的诗词,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就让他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以这番经历勉励国网员工:“读书也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在阅读里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千诗词取一瓢

回首萧瑟皆风景

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另有各种文章4500多篇,这是苏轼留给后世的巨大文学财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张玉海选取的10首诗词,多是大家耳熟能详之作。每首诗词他都无稿背诵,还以书法演绎,带给听众“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至美享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首次来浙江任职时,为杭州写的最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一年苏轼37岁,因为据实奏报王安石变法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他被诬告弹劾,从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任上贬为杭州通判。作为反对熙宁新法的少壮派,苏轼却要在杭州执行新政、推行新法,这无疑是极大的讽刺,公事湖上了、画船听雨眠成了他的常态。这首诗被视为杭州最佳“广告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玉海感叹,“江山文人捧,堤柳尚姓苏”,再好的风景也需要文人宣传,杭州成名离不开苏轼的精心治理,更离不开苏轼的疯狂“发文推荐”,用一篇篇诗词为杭州点亮了“在看”。但他也指出,从水光潋滟的晴好风景到乌云翻墨的天气骤变,苏轼其实是在表达命运的拨云弄雨和世事无常。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熙宁七年(1074),苏轼调任山东密州。次年正月二十日,他忽然梦见了去世十年的夫人王弗,写下了千古悼亡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此之前,因为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宋神宗已经权罢新法,准了王安石辞去相位,但在激烈的党争之下,朝廷人事变易频繁,局面纷乱难挽。在愁苦难寐的情境下,作为“最长情的丈夫”,苏轼既担忧政局又心疼百姓。直到熙宁九年(1076)中秋,他与僚友饮于超然台上,度过了到密州以来最快乐的时光。欢饮之际,不由得想起在济南的弟弟苏辙,于是有了被奉为中秋词绝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词既慷慨激昂又深沉隽永,特别是以月之圆缺寓意人之离合,充满人生哲理。而苏轼对亲人的至情长情,也在这两首词里得到了充分流露。

密州任满后,苏轼又先后知徐州、湖州,尤其在徐州任上,他发掘煤矿、抢救水灾,政绩斐然,被百姓称为“苏徐州”,秦观为此投诗往见:“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而在湖州任上,他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于元丰二年(1079)贬谪黄州,正式掀开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篇章。这一年,苏轼45岁,正值人生黄金时期,却被放逐到江城蛮瘴之地,这种无情的摧残,给了他最无助的压迫和痛苦。初到黄州的苏轼寄居佛寺定惠院,心如惊弓之鸟,惶惑孤独,只敢在夜深人静时才溜出寺门在附近走走,这种劫后余生的心理,在《卜算子》里流露无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番心境,直到后来他陆续交了朋友,辟垦东坡,才找回克服颓唐的勇气。到黄州的第二年(1081)中秋夜,对月独酌的苏轼面对节序带来的时间流逝,作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这般凄惨的处境中,他依然不忘北望中原,期待有朝一日能离开黄州,实现理想抱负。

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苏轼还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儒家的人生观,以奉事君父为最大责任,然而苏轼此时被弃荒远之地,九重宫门已深不可攀,父母坟茔又远在故乡,两首寒食诗是十足的人生哀鸣,读之令人流泪。张玉海从分析《寒食帖》的书法艺术入手,解读苏轼把冲和平静的态度隐藏于跌宕起伏、气势奔放的笔触里,实为生命在时间压迫下的宛转沉吟。

在黄州的生活无疑是穷困潦倒的,但苏轼自有生命中的长明灯——知识分子的淑世精神,使得他处患难而不戚戚。

写下《寒食帖》前的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郊外物色田地,向老农讨教种稻经验,归家路上突逢大雨,他在雨中照样安步徐行,到家后即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有追求必有失落,人如不能忘情得失,心便永远无法平衡。苏轼已经明了:人间一切变幻无常,唯有超脱物外,才能不被痛苦的情绪所掌控。因此在雨中漫步时,他的心已无所谓晴明无所谓风雨。张玉海认为,这一刻的苏轼,已经通过哲思实现身心超拔,达到了最高境界。于此之后,他的豪迈之气与热忱之情快速回归——其实这种与生俱来的禀性一直都在,就像这年七月十六日,他在游览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后,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词读来,有如万里江涛奔赴眼前,千年感慨涌上心头。在苏轼心中,不论是羽扇纶巾的周瑜,还是狼狈战败的曹操,都已发挥了历史功用,照亮了时代,丰盈了历史,唯有自己在黄州浪费生命。在伤感于早生华发的同时,苏轼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激越之情,因此才会有此杰作。

元丰七年(1084)七月,一纸诏书将苏轼调离黄州。元丰九年(1086)春天,他终于来到常州,吃上了念念不忘的河豚,写下了《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刻的苏轼,多么希望买田于此,继续家人围坐、身心轻快的生活,终老溪山!

然而,世事总是莫测,回到京城后的苏轼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在庇护他的宣仁太皇太后去世后,他又先后被流放到惠州、儋州。直到1101年3月,苏轼才被允许归常州居住。当年五月,他乘舟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游金山寺,看到壁上仍留着画家李公麟为他所绘的肖像,不由百感交集而作《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李公麟昔日与其交好,“乌台诗案”后却对其避之不及。反观苏轼每次遭贬,皆由同僚见利忘义而攻击所致,其中不少是曾经的好友如章惇。真正令他心如死灰的,既是纷乱党争,也是炎凉世态!他视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大贬谪之地为政治生命的炼狱,张玉海却用杭州、密州、黄州、常州、真州五地,连起苏轼缥缈孤鸿影的轨迹。

两篇散文见情理

人生盈虚无尽藏

在解读苏轼的10首诗词之余,张玉海还带着听众赏析了苏轼的两篇散文,分别是《记承天寺夜游》和《前赤壁赋》。

前者写于元丰六年(1083)。当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解衣欲睡,见月光洒入室内,于是睡意全无,起身到承天寺找朋友张怀民夜游。两人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即描绘了澄澈透明的月色,极见幽微自适之美。张玉海认为,此篇堪为苏轼的“最美散文”。

后者则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全篇金句迭出。如被无数次引用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自然无穷的生意,需要置身其中者用身心互相呼应,才能产生美不胜收之感。而大江滔滔东流千年不竭,明月缺而复圆万古不变,天地间的一切现象看似都在变化,但以永恒的观点来看,江水何尝流逝明月又何曾消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倘若宇宙间的江水无尽,明月无尽,草木之春荣秋落无尽,则人类的生命又怎会有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如果人突破了时空限制,物我两忘,则每个人都是“无尽藏”的一分子。在“刹那即永恒”的人生中,不断创造更多的绩业——这正是苏轼留给后人最为伟大的思想财富。

链接

三个版本苏东坡传

image.png

①林语堂《苏东坡传》 原用英文写成,于1947年首次出版。时间跨度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036—1101),但没有用编年式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把苏东坡生平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又选取其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活动、事迹来描写,尤其注重描写苏东坡与时代政治风雨的关系,对传记写作做了新的尝试和开掘,使得苏东坡成为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诚如余秋雨所言:“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

②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出版于1983年,70万字,号称“天下第一的苏东坡传”,豆瓣评分9.5+,就连林语堂看后也不禁赞叹:“苏东坡的悲欢洒脱,被他说透了!”余秋雨曾在其作品《苏东坡突围》中直接引用《苏东坡新传》的原文,更对这本书予以高度评价:“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东坡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作者反复推敲苏东坡每一首诗词的背景和语境,辅以正史和宋人笔记、墓志铭等。从碎片中还原成东坡居士坎坷一生的连续影像,让读者随着东坡的遭遇和心境浮沉,见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苏东坡。

③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201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50万字,收录很多苏轼诗文,以苏轼的宦海生涯为线索,展现其跌宕起伏的非凡一生。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苏轼文学领域创作成就的阐述,更多的是全方位、多视野、多层次展示苏轼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意识形态。在对苏轼及其政敌的情感态度上,作者的陈述非常理性,没有加入太多的个人好恶色彩,这在传记类小说的编写中难能可贵。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评论·3
读友_B8BB29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6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读友_B8BNN9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6日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读友_B8BNN9
来自浙江绍兴2023年5月11日
唤起封姨清晚景,更将荔子荐新圆。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专题

全民阅读

我说两句…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