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爱情 就是大病一场” 患癌十年 八旬老人手写爱情回忆录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何若舟 摄影 吴意琼
2023-05-16 21:226602阅读






所谓爱情 就是大病一场

患癌十年

八旬老人手写爱情回忆录



他为了纪念与妻子近60年历久弥坚的感情,为了感谢妻子当年跟随他“私奔”到东阳的轰轰烈烈的情感,历经多年,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两万多字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他们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白头偕老的全过程。

老人名叫徐忠高,现年82岁,吴宁街道东街社区人。“我非常感谢我的妻子俞锡娟,她是富阳人,跟随我‘私奔’到东阳后,只有在她母亲去世的时候才回了一趟富阳祭奠。我不知道拿什么感谢她,便写下这回忆录,做成文档一张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发给亲朋好友阅读,分享我们的爱情故事。”


你带我去东阳吧

只要不是睡大街就行

徐忠高自幼家境贫寒,家中有10个孩子,他排行老六。因父母无力供其上学,考上东阳中学后,他只读了一个学期便休学打工补贴家用,炼过铁,挑过炭,种过水稻,干过木工……

1966年,25岁的徐忠高在富阳大兆坞村做木工,因干活勤快,手艺不错,在邻近村庄小有名气,受到了许多生产队的青睐。“当时一个生产队的队长夫人给我介绍一个姑娘,说她在灶下生火的时候双眼直勾勾地往门外看,看的正是我劈削木头的画面,想必是看上我了,撮合我俩谈谈。”回忆起这段缘分的起点,徐忠高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开始了接触。起先,两人并不说话,而是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交给队长夫人,再由她转交给对方。通过这一份份“情书”,两人确定了关系。

消息传到了俞锡娟家中,家人炸开了锅。因为当时东阳是出了名的穷,俞家人反对宝贝女儿嫁到东阳吃苦;俞锡娟的大哥又想把妹妹嫁给自己的妻弟,更是极力反对。

当时村子里都是每家轮流给生产队供饭,轮到俞锡娟家时,徐忠高借机第一次踏进了她家。当时俞家还不知道徐忠高就是那个和女儿谈恋爱的东阳人,待他走后,俞锡娟才向母亲描述他的样子。徐忠高长得并不像个干体力活的人,反而像个教书先生,为人老实谦逊,加上先前听闻他干活勤快利索,做事循规蹈矩,俞母便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同意他们交往。

后来,徐忠高在媒人的陪同下上门提亲,哪知一进门就被她大哥骂骂咧咧地用木棍打了出来,“东阳佬滚出去!”“进家门”成了一大难题。“当时我有想过放弃,因为我家里确实很穷,兄弟多又没有房子。”当徐忠高对俞锡娟坦陈这一切后,她却说:“只要不是睡大街就行!”

俞锡娟坚定的语气,安定了徐忠高的心。转眼到了年底,俞锡娟提出让徐忠高带她回东阳,并且只告诉她母亲,不让家里其他人知道。腊月二十,工活基本完成,结完工钱就可回家过年,徐忠高便写信将回家日期以及他和俞锡娟在生产队时写的“情书”一并寄回家中,告知家人将会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家。腊月二十七,两人出发回东阳。“那天天刚亮,我就在村路口等她,只见她用力提着一只小箱子,缓缓向我走来……”


失散的2000多封信

把分离变成分享

从收到家书到俞锡娟“不请自来”,时间很紧迫,因此徐家也没做什么接待准备,只是由徐忠高的大哥简单烧了几个菜,一家人围坐着吃了顿晚饭,就当作结婚酒席了。

“我这‘先斩后奏’,打了个家里措手不及,但父母看到了她对我的爱意之深,非但没有反对,还非常欢迎这个儿媳妇。”徐忠高在回忆录里写道,婚房是腾空了放农具的杂物间,4平方米大,只能塞下一张1.5米宽的双人床,床上架一块木板,铺上些许稻草当垫被,上面再铺草席,半新的棉被是从邻居家里借的。除此之外,“婚房”里其他什么都没有。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徐家的清贫还是让俞锡娟震惊。第二天起床后,徐母将一碗玉米糊端到她面前,“她端着碗流泪,一口口强咽下肚。这些东西她从来没吃过,根本吃不惯。”情到深处,徐忠高潸然泪下……

过完了年,徐忠高又外出打工,留下俞锡娟在家里。她身边没有一个熟人,也听不懂东阳方言,唯一让她欣慰和期待的就是收到丈夫寄回家的家书。

“我接下来要去别的生产队干活了,到时候会给你一个新地址,可别寄错了地方……”

“我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心里就想着今天应该能收到你的来信了,去供销社一看真的有……”

“我这边一切安好,你还吃得习惯吗?有想吃得和我说,我给你买点寄回来……”

“我都好,父母也好,不必牵挂……你什么时候回来?”

徐忠高回忆着当年的一封封信件,犹如一个个爱情电影片段在脑海中浮现。“现在很少人写信了,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视频,不管天涯海角都能见到对方,但少了以前那种细水长流的情愫。”徐忠高感叹道,“我外出打工近20年,来来往往的信件总数在2000封以上。可惜打工是走家串村,妻子寄给我的信无一封保留下来,我寄回家中的信件也因年代久远早已不知所踪。”

日子一天天过去,俞锡娟也慢慢适应了在东阳的生活。公婆努力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跟她交流,生怕她听不懂。语言是带有温度的,徐家父母也是想尽可能地给予她家的温暖,打消她身在异乡的落寞。每天与公婆、邻里相处,俞锡娟渐渐听懂了东阳话,虽然还不善于用东阳话回应,但她已能捕捉到他们话语里的善意,时时产生共鸣。“刚来那阵确实不适应这儿的生活,吃不惯也吃不饱,夜晚想家的时候常常躲在被子里面哭。好在公婆对我很好,有好吃的都留给我,邻里知道我是从外地嫁过来的也对我特别照顾,家里做了好吃的都会拿过来给我分一点,平时在田里干活也会帮我些忙。”俞锡娟回忆道。

虽然在外务工,但徐忠高一有空就会回家陪妻子,特别是在她先后生下两个儿子的那段时间,恨不得每天都陪在身边。“带两个孩子真不容易,虽然父母、邻里也能帮着照料照料,但家里有农活要干,大部分时间还得靠她一个人,庄稼成熟时甚至还得背着孩子干活,累得很!”忆及往事,徐忠高的话里满是感激和疼惜。



所谓爱情

其实就是大病一场

“1995年,为了庆祝东阳建县1800周年,当时解放路旧房需全部拆除,我们就将住的泥木房拆除改建成二间四层街面房,共花费30多万元,其中部分钱是借的。”这一年,正是俞锡娟来到东阳的第30年,生活正如她所愿在逐渐改善。房子建成后,夫妻俩在一楼开了个餐饮店,两个儿子在店内帮忙,当时大儿子26岁,小儿子21岁。因店铺干净卫生,食物又做得比别家好吃,生意特别好,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每天凌晨1点就起床生火做早饭,忙到晚上10点才关门,确实是非常辛苦。”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终于还清了建房时所欠的债务,夫妻俩决定停业,将店面出租,准备到处走走逛逛,享享清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徐忠高因经常空咳,持续了大半年,俞锡娟便拉着他去医院做检查,发现右肺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结节,当即住院并安排手术切除。后经化验,确诊为恶性肺癌。“确诊后一个礼拜就住院化疗,疼痛难忍,浑身无力,起床都困难。”徐忠高回忆道,住院期间,儿子儿媳虽忙于工作,但仍天天去病房看望自己,儿媳还端水给他擦身洗脚。

出院后,徐忠高在家休养。俞锡娟为了让他的身体恢复,托人求得一副中药方,每天3次熬制中药,一熬就得好几个小时。“熬药的同时不仅要小心火候,还要做饭做家务,儿子们都已成家,家里就我和他住着,一个人难免有点忙不过来。”俞锡娟说,那段时间,她每天起床就是熬药做饭。因为丈夫的静养,甚至于吃饭都是把饭菜送到嘴边。在俞锡娟的悉心照料下,徐忠高连服了8个月中药,一天都未曾中断,终于可以正常生活走动。后来,俞锡娟了解到灵芝对肿瘤有治疗作用,又买来每天给丈夫服用。

徐忠高的转危为安,也和夫妻俩乐观的心态密不可分。“我化疗那段时间,她一直在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担心,没事的,会好起来的,有她在。我看到她陪伴在我身边,浑身充满了劲儿。”徐忠高说,病后10年,俞锡娟对他关爱有加,不仅总想着给他买昂贵的补品,更是全部包揽了家务活。空闲时间,夫妻俩还会给晚年生活找点乐趣:吹口琴、接抛球、追追剧、旅旅游……心态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他能挺过来已经非常幸运了,我每天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提起这一“劫”,俞锡娟目光中满是坚定,“我既然认定了他,就一定会陪着他渡过一切难关,不可能放弃。只要他健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徐忠高补充道:“她从刚开始没有嫌弃我家穷,毅然而然选择跟我回家,从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到现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我们也从未吵过架,儿子儿媳们都说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落日沉溺于橘色的海,晚风沦陷于赤诚的爱。翻阅着回忆录,徐忠高深情地说:“遇见我的妻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分。这些文字看似冰冷,实则与我内心一样滚烫,包含了我对她所有的爱与赤诚,也记载了我心中的永恒。”



编辑:杨慧萍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评论·28
马乐
来自浙江省2023年5月18日
感人
元宝五一七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5月18日
弥足珍贵的爱情
读友_7ZDVN9
来自浙江省2023年5月17日
永恒爱情、白头到老
大Kk
来自浙江省2023年5月17日
最美的爱,就是陪伴
晓风残月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5月17日
爱情永流传!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