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层出 文武兼修 ——宋代平阳,武状元15名,“武举换文”20名
2023-05-30 09:562.4万+阅读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南北移民不断徙居作为次辅郡的温州。其间,不少社会精英来到平阳,并对平阳的人文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平阳由早期文化相对落后之地区,一跃成为学风鼎盛、人才辈出之地。

  据有关史料载,从绍圣四年至咸淳十年(1097-1274)间,平阳有据可查的文科进士(含特奏名进士)有375名(北宋16人,南宋359人);武举及第者296人。其中,文科状元2名,武科状元15名,“武举换文”20人。实际文、武进士有652人。此外,上舍释褐27人,诸科中选者17人,上书补官5人(荐举1人)。如此,宋代平阳有文、武进士700多名,占温州同类人才总数三分之一,居温州各县之首,在全国各县市中也可位居前列。另外,该时期平阳的榜眼、探花亦不在少数。南宋平阳县令刘居安在《重修平阳儒学记》中道:“横阳俊秀朋兴,科级层出,比县莫敢齿。”明代邑人吕洪云:“予平阳素称‘文献之邦’,骚人墨客,义士忠臣,无代无之。”清代县令余丽元在《龙湖书院》序中曰:“(平阳)夙称小邹鲁,宋明以来,理学、名儒、科举辈出。”当时平阳人物风流、人文鼎盛,可见一斑。


平阳武进士

  武举始创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止。其间,温州地区共产生武科进士393名,平阳(含苍南)武科进士占温州总数的七成多。而南宋一代是平阳武科极其鼎盛的一个时期。据乾隆《平阳县志》载,该时期平阳共有武状元15人、武榜眼6人(隆庆《平阳县志》为7人)、武探花7人,武进士296人。

  根据《状元大典》《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补编》《宋史》等文献记载,宋朝自天圣八年(1030)开设武科,到咸淳十年(1274)最后一科武举,共计开武举78榜,应产生78名武状元。据张希清先生统计,宋代武举共开设77榜(还有一说为78 ,是将一次武举童试统计在内),取士2516人。其中,北宋共开28榜,取士868人;南宋武举共开49榜,取士1648人。

  平阳在南宋时期产生武状元时间之集中、人数之多,在全国也极其罕见。南宋时期,平阳县有案可查的武科进士有296名,其中,状元15名、榜眼7名、探花7名。武状元为:陈鳌、陈鹗、蔡必胜、黄裒然、林管、朱嗣宗、林梦新、朱熠、项桂发、章梦飞、朱应举、蔡起辛、翁鄂、林时中、张宗德;武榜眼为:林景衡、戴应发、林升、邹臻、周仁勇、林景新、林昇;武探花为:林武子、陈元普、孔元圭、叶宗泽、薛应龙、陈龙发、林栋。

  元代,蒙元外族统治武举废止不行。到了明代,朱元璋恢复科考。1464年,武举正式恢复,平阳出武进士2名(杜承美、张亚山),武举人2名(刘一龙、刘光国)。到了清代,平阳出武进士2名(吴邦翰、林桂芳),武举人43名。

南宋平阳县20名文武双进士名单概览表

  到了民国,平阳武坛空前兴盛。县城民众教育馆设规模较大的国术馆,参加人数有500多;郑楼温师民教馆和鳌江镇等地纷纷开设武术班;农村拳坛比比皆是。许多武坛轶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平阳共有武进士300名,武举人45名,总计345名。这个数据在全国、浙江省均可名列前茅,故平阳有“中国武状元之乡”和“中国武术之乡”之誉称。


平双科进士

  到了宋代,由矜武转为尚文,武举考试以文为主,重用科举出身的文臣。因此,宋代的武进士也具备文人才气。

  武进士是宋代仕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习公马程文,但大多数以士大夫自居,如武状元蔡必胜。“重文抑武”导致武举出身的仕人无法得到士大夫认同。温州大儒叶适为武学博士蔡镐墓志铭写道:“君堕武举,用之有限,若为士大夫,亦莫量其所至也。”士人对武事的鄙薄,迫使武进士通过“锁厅试”改换文职,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根据历代《平阳县志·选举》等文献记载,南宋时期,平阳文武双料进士共有20位,依次是林拱辰、国幼闻、郑泌、陈宗臣、薛梦龙、陈焕武、应节严、潘应大、徐宗斗、朱俨、陈宗亮、林千之、钟彝、邹臻、林雍、戴应雷、郑遇龙、王有开、周仁勇、侯于周。这20位文武双全进士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功劳与事迹,现例举出成就突出的几位:

  林拱辰(?-1216),字岩起,初名一鸣,凤林乡盖竹人,淳熙五年(1178)武进士。淳熙八年(1181),改名拱辰,又举汪应辰榜文进士,历太府丞、权工部尚书、通金国谢使、除户部郎,嘉定元年(1208)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二年除淮西安抚、直宝谟阁、淮东运判兼提举,嘉定六年(1214)知扬州,嘉定七年(1215)知婺州,后任广东经略安抚使、终礼部侍郎。立朝刚介,以不附韩、史见称,著有《诗传》《春秋传》,佚。

  应节严(1211-1300),字和父,晚号平坡居士,平阳昆阳人,淳祐四年(1244)武科进士,十年换文。历涟水教授、浙江东路转运司干官,知长乐县,通判赣州,迁两淮制置司机宜文字、淮南西路提点刑狱、两浙转运判官,权知临安府。累官至宝谟阁待制、吏部侍郎,宋亡不仕。大德四年卒,年九十。著有《平坡文集》,佚,事见《霁山文集·故待制吏部侍郎应公墓志铭》。

  徐宗斗(?-1273),字天枢,号以南,平阳人,宝祐元年(1252)武科榜眼,开庆元年(1259)换文科。景定二年(1261),通判镇江府,五年,为国子监丞,度宗咸淳五年(1269)知道州。徐宗斗在任三年,多善政。咸淳九年,内召,以职事积劳,未赴病卒。

  林千之,字能一,宝祐四年(1256)武举进士,换文登开庆元年(1259)第,历南康军教授、江阴军教授、连江丞,参江淮帅漕诸幕府,除国子正,通判嘉兴,入为太学博士,迁枢密院编修官。林千之博洽今古,工文词,得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等知赏。出知信州,秩满归里,宋亡不出,倘佯故里,以翰墨自娱。

  陈宗臣,(陈经邦后裔),嘉定十三年(1220)登武科进士,绍定二年(1229)换文,登文科进士。存诗一首《题东洞》:“蔚蓝胜概世应稀,中有高人隐翠微。那日征书来古洞,恩光荣耀倍山辉。”

  林雍,字公雅,又字尧民,功雄,原籍林坳(苍南藻溪),后徙居梅溪(平阳鳌江),景定三年(1262)武举进士,咸淳四年(1268)中文进士,授国史实录院编修官,宋亡不仕。 


平阳尚武之风

  英宗治平元年(1064)复置武举时规定,“在京委管军臣僚及正任、横行使、副使、知杂及三院御史、谏官、省府推、判官、府界提点、朝臣、使臣;在外委安抚、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知州军及路分总管、钤辖,人得奏举一名”。乾道七年(1171)因奏举武举人内外各许举一名,人数太狭,遂诏,“自今内外各许奏举二名才够应举资格”……由此看来,武举应举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平阳自古有尚武之风,在这样严格的应举规定下,仍有平阳人频频考中武科进士。

  南宋一朝战事不断,正是需要大量将官的时期,因此这些武进士大多能出任朝廷命官。这一时期,平阳籍武进士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自陈鳌、陈鹗兄弟分别于绍兴八年、十二年中状元,平阳籍中举人数逐年增加。绍兴八年至绍兴二十一年,平阳籍武进士每科都只有一名。到了南宋晚期,咸淳四年(1268),平阳籍武进士17人;咸淳七年(1271),平阳籍武进士19人;咸淳十年(1274),平阳籍武进士35人。仅仅平阳南湖这一小地方就出了28名武进士。

  在宋代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武进士成就非凡,其中双科进士亦是一大亮点。他们完美地诠释了埋藏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尚武”精神,以及为保家卫国浴血沙场的气概与情怀。南宋一朝,老百姓饱经战乱之苦。现实的残酷使平阳人知道只有保国才能治国。陈鹗、陈鳌父亲陈文教导其子道:“世治尚文,世乱尚武,建功报国,正此时也。”生在乱世,所谓“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是也。面对国耻,自然是成为铁血之士,跃起而践行来得畅快、实在。

  至南宋末年,蒙元入侵,如林起鰲、陈元、薛应龙等平阳人喋血疆场,甚至以身殉国。极具地域特色的尚武之风养成了平阳人较高的武艺,永嘉学派(平阳学统)之鼎盛学风又赋予平阳人深厚的文化功底,加上南宋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平阳人的影响,平阳人占尽武举的天时、地利、人和。宋代平阳的武进士、文武双科进士多是博文精武、智勇双全之杰出人才,致使这些平阳人能在那样的特定历史中得以一展身手。

  如今,宋代平阳武举辉煌早已成为历史。当我们翻开厚重的书籍,拨开岁月的迷雾,仍能看到那段传奇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在感慨之余对横阳大地厚重的人文历史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平阳舆地图

  注:文中平阳县范围含今平阳、苍南、龙港两县一市及泰顺县南部地区。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蔡新祥

编辑:王秀华

审核:金雷雷

监制:吴日允

我说两句…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