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平阳》之非遗篇——蛋画
2023-05-30 14:372618阅读

“一蛋一世界”。一个蛋壳,经过抽空、清洗、消毒、封洞、砂磨等工序,由画师们绘上山水、仕女、花卉、人物、翎毛、草虫、走兽,或山光水影,或满园春色,或清雅幽俏,各显其妙,小小禽蛋壳便成为一件意趣浓郁的民间工艺品。这就是具有平阳人文色彩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蛋画(亦称温州蛋画)。

请点击收听

dbd1caad2364f1a52dec81e0179ee10.jpg


平阳蛋画作为传统蛋文化中的瑰宝,是蛋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物 。《管子》曰:“雕卵.后沦之”表明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就有把色彩涂于蛋壳上,然后煮食的美食习俗。蛋画工艺在温州民间一直流传着,常用  于生育后“送喜蛋”,或端午绘蛋后撞蛋。上世纪六十年代,平阳县政府为解决城镇就业及扩大外贸之需,邀请画家尤葆枢先生设计工艺美术品,历时三载,最终设计出精美的“五角和六角架子立蛋”各一,被省外贸公司选为定点产品,远销欧美、苏联等国,一时誉满全球,开启了平阳蛋画的辉煌时代。

c89b8dcc85331762f79749af3b3f62e.jpg


当时,以尤葆枢先生为创始人,召集唐唯逸、林朝瑜、林敬钺、朱义昭、尤文贵、余望池等十多位民间画师,并聘请当时在家乡生活的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先生为顾问,租用东门山老仙坛寺几间旧房子作厂房,组建了平阳县城关工艺美术厂(以下简称蛋画厂),开始集体创作蛋画。他们一起磋商技艺,设计品种,交流思想,品尝苦乐。蛋画厂环境虽简陋,但他们的生活却充实。之后,蛋画厂又向社会招收了五十来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充实力量,按山水、花鸟、人物编制,分别跟随老师学习并从事蛋画创作。蛋画厂不仅向社会输送出一批批惹人喜爱的蛋画工艺品,也为我县创造了大量外汇,蛋画成为小县城当时红极一时的产业。

9b1f2ba2a53f23d2eddcb25d0893f02.jpg


在平阳蛋画的发展过程中,尤葆枢、唐唯逸、苏渊雷等先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思想、艺术修养和敬业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是公认的楷模。

6b3792ee2c82e3d1db522e21b0ca5f2.jpg


近年来,协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 “八八战略”目标,把蛋画教学项目作为传承和保护这一非遗文化产业的核心,成立以镇委委员为组长的蛋画教学专项领导小组,构建“成教”体系,建设非遗平阳蛋画基地,逐步形成了“学校+”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平阳蛋画成为了温州独具一格的一张文化“金”名片。

4a88659dc6dfc4e8ec4d0e0a89eb09d.jpg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讲述:陈霞

制作:陈张燕 徐晓旗 吴正

审核:周唯一

监制:吴日允

推荐专题

【专题】乡愁平阳

我说两句…
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