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闻弦诵习 今已遍东瓯——明代平阳义塾教育初探
2023-06-06 09:322.3万+阅读

明代平阳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县学、书院、社学、学塾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义塾作为学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在这时期不断地完善。

一、明代之前的平阳义塾

义塾又称义学、义馆,是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的教育机构。它往往是由地方士绅出资主持或由私人捐钱捐田建立学田,利用租金,在公共场所所设立的私塾。义塾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办学费用和塾师的薪金,全由开办者提供或开办者提供的学田支付,而入学者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就可入读,故而具有公益性,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属于古代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平阳自宋代起就有义塾。陈傅良《徐武叔墓志铭》载:“武叔讳钺,姓徐氏。其先入闽,家福之长溪赤岸,由赤岸徙温平阳,至高祖始为万全乡尚贤里之族。祖讳隆,父讳几,自谓休休翁,与里人作义学,延知名士教子弟。”徐几是平阳万全尚贤里人,在南宋绍兴年间,就与里人一起兴办义学,聘请名士教育子弟。

元代平阳义塾得到发展,不仅个人捐资或社团祠堂出面创设,而且地方政府也充分利用资源创办义塾。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载:“刘祖衍,佚其字与里居。至正间,建蛟川义塾于县治北之半堂,捐己田三顷、山二顷,延师训乡之子弟。御史孔汭荐之,授温州路儒学教授。”可见,蛟川义塾是刘祖衍个人捐资创办的。而径川义塾则是周嗣德主政平阳州时地方政府利用亡僧绝继之田园创办的,高旸《重修儒学记》载:“前江浙参政周嗣德建径川义塾,以亡僧陈大千绝继田园二百馀亩,籍其租为养,未几塾废,公按籍悉入于学。”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载:“径川义塾,在四十四都径川,今水头地。元参政周嗣德建,旋废。”

二、明代平阳义塾的发展

入明以后,元代的一些义塾仍然延续下来,如蛟川义塾。隆庆《平阳县志·廨宇》载:“交川等塾其田皆被各子孙☐☐,基址荒废,故削而不书。”此县志在记载义塾时主要是记载了弘治时平阳的义塾,而它称蛟川义塾在弘治时塾田被刘祖衍的后代收回,义塾的房屋也已荒废。故可以推断出,蛟川义塾在明代初期应该是存在的,但到了弘治年间已经停办。

明代平阳义塾在弘治年间得到快速发展。王约于弘治二年至九年(1489-1486)担任平阳知县。他拓县学,建社学,爱民礼士,移风易俗,深受百姓爱戴。士绅受其影响,纷纷创办义塾。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载:“王约,字资博,江西临川人。进士。弘治二年知县,爱民礼士,首拓学基,葺治庙庑,建史伯璿祠,筑塘桥,徙坛壝,百度修举。毁淫祠六十馀所,建为社学。环县置仓,仓实以谷。县南三里置预备仓,谷至六万斛。岁饥请发粟,当路不允,约曰:‘救民获罪,所不辞也。’卒发之。重修本县志。以俗多溺女火葬,严为之禁,有《谕俗篇》。擢监察御史去,士民思之,祠于北津亭。”而隆庆《平阳县志·廨宇》载:“义塾七:曰邓林,在六都,里人林贵甫祠堂,弘治八年(1485)献为塾,又拨田十五亩。曰横江,在十三都,弘治五年(1482)里人章民宰建,拨首字号田二亩五分。曰金山,在二十都,里人丘十二祠堂,弘治八年献为塾,又拨田十二亩。曰项桥,在二十二都,项氏祠堂,弘治三年(1480)项存显率白石诸族献为塾,又拨田六十亩。曰梅江,在二十八都,义民陈文景建,又拨田三十亩。曰环塘,在三十二都,弘治八年义民章仕昌建,又拨田四十亩。曰北山,在四十二都,陈氏祠堂,弘治八年里人陈相率子侄创为塾,又拨田四十亩。”乾隆《温州府志·学校》载:“(平阳)义塾七处:一邓林义塾,在六都;一横溪义塾,在十二都;一金山义塾,在二十都;一项桥义塾,在二十二都;一梅江义塾,在二十八都;一环塘义塾,在三十二都;一北山义塾,在四十二都。俱明弘治年里人好义所置。”而乾隆《平阳县志·建置》中关于明代义塾的记载又增加了一所,即龙江义塾,曰“龙江义塾,在二十二都”。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载:“龙江义塾,在二十二都黄判桥。”故弘治年间平阳义塾有邓林义塾、横江义塾、金山义塾、项桥义塾、梅江义塾、龙江义塾、环塘义塾、北山义塾。这八所义塾中,隆庆《平阳县志》与乾隆《温州府志》明确记载创办于王约担任知县时有七所,只有龙江义塾没标明创办时间。不过,龙江义塾创办于弘治年间的可能性比较大。否则,乾隆、民国《平阳县志》也不会将之与其他七所义塾罗列在一起。

三、明代平阳义塾的特点

明代平阳义塾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带有明显的启蒙性质。义塾是为同族子弟或为同一乡里子弟设立的启蒙学校,带有扶助同族、同一乡里穷人子弟的性质,其教育内容以传统的启蒙教学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孝经》等为主,兼习书算和八股文等举子业。义塾教师主要是本地儒学生员、乡村学究。塾师处馆时,事先签有约定,一般以一年为期。主家对塾师也有一些要求,如塾师须品行文章兼优,这样才能使塾师与弟子相安共处,切磨有序;塾师在馆期间,应以督率弟子为业,凡一干交友、文会、庆吊、饮燕之类应酬俱当谢绝。

二是均置办义田。义塾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义田,因为义塾的办学费用和塾师薪金,全由开办者提供的义田支付,入学者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就可入读。据隆庆《平阳县志·廨宇》记载,邓林义塾有义田十五亩,横江义塾有义田二亩五分,金山义塾有义田十二亩,项桥义塾有义田六十亩,梅江义塾有义田三十亩,环塘义塾有义田四十亩,北山义塾有义田四十亩。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在记载明代平阳义塾时亦曰:“以上诸塾,已经勘结,延师设教,以田租赡塾之师徒。”

三是部分义塾兼为族塾。从隆庆《平阳县志·廨宇》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平阳义塾的创办者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宗族。往往由宗族负责人带头献出宗族祠堂,创办义塾,对本族子弟进行免费教育。邓林义塾系林贵甫献出祠堂创办,金山义塾是丘十二献出祠堂创办,项桥义塾由项存显率白石诸族献出项氏宗祠创办,北山义塾乃陈相率子侄献出陈氏祠堂创办。二是个人。由个人出资创办义塾,对乡里穷人子弟进行免费教育。如章民宰创办的横江义塾,陈文景创办的梅江义塾,章仕昌创办的环塘义塾。其中,章仕昌的义民义行受到朝廷“旌表”。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载:“旌义门七,一为周普安立,一为周伯静立,一为周明玉立,一为杨廷玉立,一为应仲祥立,一为柳靖立,一为章仕昌立。”因其受教育对象主要是本族子弟,故本质上亦兼为族塾。

四是部分义塾由社学发展而来。童器《江南陈氏义塾记》载:“乙卯,临川王侯治邑,阐兴文教,将聚贤堂列为社学。清夫氏为族长,继兴义塾三间,元、亨、利、贞四房共舍租谷七十九硕,岁积延师脩脯,以训阖族子弟及乡之童蒙。”可见,江南陈氏义塾是从江南社学发展而来的。

四、明代平阳义塾的圮废

明代弘治年间的平阳义塾,大多毁于嘉靖年间倭乱。乾隆《平阳县志·建置》论曰:“邑称小邹鲁尚已,宋儒辈出,受业于程朱之门,亲授渊源而发策决科亦冠两浙,何其盛也。明中叶王、万诸公立社学百余,区歌咏之声遍于里闾,其兴也勃焉。倭寇剽掠后,诸学塾荡然……”

明代,倭寇侵扰平阳数十次,其中嘉靖年间最为严重,仅民国《平阳县志·武卫志》记载就有六次之多,“(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十二月十二日夜,海寇大舰泊钱仓江步。次日,突出纵火,劫掠而去。”“(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春,海寇登岸劫麦城、钱仓、径口、麻园,掳掠男女。夏四月,复劫九都江口。把总夏光与战不利,贼益盛,遂至八都丰山、岩头、塔下、阳奥各处,直抵仕巷,儒林所在,烧劫,时儒学方葺修,几为所毁。”“(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十月,倭船泊南麂山下。至十一月,上将军岭,至芦浦,复从白沙至十六都北港麻园。闰十一月初三日,温州卫指挥祁嵩、百户刘敏领兵出哨,被袭,战死,将士死者六十馀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端阳日,倭由瑞安渡江,至县东,登仙坛山,射矢城中,烧劫南门外及岭门,东西牌坊尽毁,喊声震地。数日复烧东门。凡两阅月,乃出,男女被杀及赴水者,不可胜计。”“(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三月,倭寇南北交集,复至南门外,直入南北两港,烧劫杀掳,男女及赴水堕崖者,不可胜数。越三日乃去,伤残之馀,田畴至不能下种。”这期间,因倭寇侵掠,百姓大量逃亡,义塾因而废圮。

五、明代平阳义塾的作用

明代平阳义塾发挥了三个方面的历史作用。

一是推进了平阳平民教育。义塾本质是一种免费教育,主要针对民间孤寒子弟设立,因此实施的是平民教育。明代平阳创办的义塾虽不多,但绝大多数在弘治年间创办。这些义塾的创办,为平阳推进平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也总结出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二是完善了平阳蒙学布局。明代平阳蒙学主要是依靠社学来进行,但也不是每个都里都办有社学。王约担任平阳知县时,创办社学五十九所,社学遍布平阳城乡各地,而在没有社学布局的地方,有义民创办义塾进行平民教育,可以进一步扩大平阳蒙学的覆盖率。

三是净化了平阳当时的社会风气。民国《平阳县志·风土志》载:“弘治间,令王约改诸梵宇之非敕建者为书院,即以僧产膳之,既而良有司次第设诸社学,富室复相感动,义学竞设,弦诵之声四境相闻。或有纨袴子弟夤缘进取,不但士类不齿,即农贾亦所不屑。幼严羞恶,长尚廉隅,所由来者渐矣。”

“颇闻弦诵习,今已遍东瓯。”明代文学家顾璘(1476-1545)担任浙江布政使时,曾写过《高司寇义塾》一诗,高度评价了义塾作用。平阳明代义塾虽距今已五百多年,但它在平阳教育史上仍有着独特意义。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斌

编辑:王秀华

审核:金雷雷

监制:吴日允

我说两句…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