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浙南最大染色红花种植基地——红色植物染料“浙红花”,陆续被制成圆饼。因为这些原材料的注入,传统植物染色技艺“红花染”被激活。而这一“复活”的手艺已失传百多年,一个世纪后的回归,让瑞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增添了红黄绿色系,升级为“彩夹缬”。
从蓝夹缬到彩夹缬,一字之差,万千之别,留下的非遗传承话题,更是颇有启示。
制作红花饼 孙凛 摄
一
夹缬,也称夹染,是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法之一。这种工艺通俗来讲,就是两块刻有花纹且互相吻合的花板,夹住织物进行染色。
夹缬始于秦汉时期,《二仪宝录》中称夹缬“秦汉间有之,不知为何人造。”隋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大唐皇帝曾经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唐朝官兵的军服用“夹缬”来做标识,唐诗“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便是极形象的描述。彩色夹缬主要有红、蓝、黄、绿四色,分别用红花、蓝草、槐花、鼠李等植物染料染成。
到了宋代,复色夹缬只能为宫廷所用,禁止在民间流通,夹缬被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彩色夹缬慢慢绝迹,只有蓝夹缬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地区辐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缬是温州婚嫁必备之物。“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美丽称谓,都是夹缬别称。它以靛蓝(南板蓝根茎叶所制)为染料,目前留存的纹样,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内容为主,花鸟虫兽等大吉祥图案为辅。
蓝夹缬技艺如今在瑞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于2011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名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黄其良和王河生,分别以花版雕刻技艺和靛青染制技艺闻名,多年如一日,在创新中传承。
对传承的执着,终于有了“出彩”的一天。
浙红花 陈浩 摄
2019年,温州大学教师在一寺庙中发现濒危的浙红花种子,委托王河生培育。2023年4月,浙红花在瑞安马屿、平阳坑大面积规模试种成功,浙南地区最大的染色红花种植基地由此建成。
红花的成功种植和试用,让淡出温州一百多年的红花染得以“重出江湖”。两位非遗传承人携手,多次试验后,失传已久的彩色夹缬染制技艺得以重现。同比例复原的唐代彩夹缬作品《绀地花树双鸟纹》,荣获浙江省博物馆文创大赛金奖。目前,原件收藏在日本正仓院。
今天,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彩夹缬,变换一个姿态,再现千年前的曼妙霓裳。
二
从蓝夹缬到彩夹缬,貌似只是色泽和工序的变化,实则是传统文化在延续过程中的发扬光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市场化蜕变。短短10年,蓝夹缬完成从濒危到传承发展的弯道超车,其活下去且能活好的秘笈在哪?
我国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存在项目多、人力物力少的矛盾。特别是一些非遗大市、大县,有限的人力财力往往顾此失彼、入不敷出。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好非遗传承人的优势,让非遗的市场价值得到体现,继而对政府行为提供支持?
瑞安于2011年、2023年两度出台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意见,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定期评估及动态管理、经费补助等,这些制度设计,应该说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瑞安真正盘活夹缬的,还是机制保障下非遗大师作用的发挥、非遗产品的市场化运作。
比如,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花版雕刻技艺传承人黄其良,不但能继承“亮相苏”“叙事施”等传统型版的制作,且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改进创新。靛青染料炼制技艺传承人王河生,精通于靛青染制炼制技艺,并对红花染等彩色夹缬染进行变革。
以传承创新让夹缬活下去之后,几年前,为顺应文旅市场及学生群体需求,王河生等蓝夹缬非遗传承人自筹资金建成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承接最短1天、最长3个月的有偿个性化定制培训,传承人在教学过程中创作的夹缬作品一销而空。目前,这家民间博物馆年均销售额达100多万元,2021年、2022年更是超过250万元。今年4月被评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
同时,瑞安以展为介,充分用好国家、省级展示活动等高端推介资源。蓝夹缬产品因此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大赛银奖、义乌文交会工艺美术金奖等。这些“走出去”的举措,大大提升了蓝夹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王河生展示彩色夹缬作品《绀地花树双鸟纹》孙凛 摄
有了这些初步成效,瑞安又积极引导非遗走进生活,让展品变为商品。在忠义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以五年免租的形式,持续向大众推介蓝夹缬技艺;蓝夹缬博物馆与多家高校合作,开发出服饰、箱包、挂饰等115种非遗衍生产品,老手艺跨界创新,吸引年轻的消费者,成为怀旧与时尚结合的宠儿。
瑞安还借力新媒体,开直播,拍小视频,让非遗产品网上爆红。夹缬技艺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共同研发失传几百年之久的彩色夹缬作品《对马》、团花《双鸾》、八窠图《绀地花树双鸟纹》等,一时引起了轰动。
彩色夹缬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年轻人发现了夹缬之美,投身非遗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平阳坑镇的马虢、徐夏怡夫妇,熟练掌握了多彩夹缬工艺,将几件全球著名博物馆藏的多彩夹缬原样复原了出来,所在的东梨民艺博物馆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在年轻人的引领下,传统织染、非遗培训、文创、研学等蔚然成风。
现代轻纺业和印染业的飞速发展,导致蓝夹缬一度被称为“一段走失的记忆”。如今,夹缬从记忆中复苏,在绽放中立命。
三
无论蓝夹缬还是彩夹缬,这一路走来,都遵循着一个基本诉求:活下去并活出精“彩”。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也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保护非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每一项“非遗”,都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最终留存,都是无声的传世民俗,都是一部活态的文化史诗,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伟大而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便我们曾经做得不错,接下来,还得做得更好。我们更需要以一种新的认知,去完善原先的缺失,确保非遗文化的长盛不衰、代代相传。
首先,政府为非遗保护托底。在民间,还有许多像蓝夹缬一样的珍贵技艺濒临消亡。它们的传承,仅靠单个人、单个家庭或群体的民间自觉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做好托底保护。须知,每一代人的努力哪怕力量再微弱,都是一种表明薪火相传的态度,深信只要留住火种,就一定会有传承、开花的结果。
其次,多方合作助力非遗找出路。老一辈的技艺,如何得到新生代的认可?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喜好,只有搭准他们的脉,才可能被认同并带来聚集效应。建议让非遗传承人和美术大师、一流青年专家团队、各工艺实验室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集聚效应和组织平台作用,创作符合新时代新场景的新经典作品。
再者,数字化平台要为非遗作推介。近年来,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I等前沿技术,传统文化的网上弘扬,掀起一波小高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哔哩哔哩上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总数达到1.36亿,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快手的非遗内容创作者已超1500万,覆盖了96%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也就是说,所有的非遗,都必须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中赋予新的内涵,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迎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意趣。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国的“瑰宝”,你知道瑞安有哪些“瑰宝”吗?欢迎网友们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