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医院,有个治未病中心。
“所谓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它是中医的两大理念之一。”说起科室名称由来,出生于1989年的中医师张展洁娓娓道来,“中医的另一个理念是既病防变,就是已经发生的病症要阻止它病变。”
张展洁把传承中医药事业作为追求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防未病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张展洁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因为老家在东阳,所以她选择考入市中医院工作,院方安排她进行为期3年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然后才定科正式工作。为此,医院给她安排了带教医生——主任中医师卢巧英。于是每周二上午,张展洁就前往名中医馆跟卢巧英学习。
其实,距规范化培训还有一个多月,张展洁便被分到了卢巧英所在的内分泌科提前学习。“有一次刚看完病人,卢主任在开方,另一位医生向她请教为什么要用这个药,卢主任解释这个就是小柴胡汤证,我顿时眼前一亮。因为我研究方向是伤寒论,对方证对应的概念比较敏感,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的经典方子,善于用小柴胡汤证的老师肯定是比较厉害的。”卢巧英的专业能力,给张展洁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当时她就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接下来的规培能跟着卢巧英学习,最终她如愿以偿。
2018年,张展洁选拔进了“金华市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卢巧英正是指导老师,两人的师徒关系得到了官方认定,并通过拜师仪式成了真正的师徒。那时的张展洁已经独立门诊,跟师方式有了新变化。“那个阶段已经不再是老师输出我输入,而是我在门诊工作中发现问题,运用老师之前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请教老师。”由于每位中医师的思路和用药习惯不同,张展洁和卢巧英在工作中偶尔也会有分歧,但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反而会在一起讨论针对某个疾病的中医思路、辩证方法,碰到疗效特别好的药方,张展洁也会很开心地跟卢巧英分享,两人不仅是师徒更是益友。
卢巧英身在杏林又设杏坛
“卢主任无论对工作还是教学,都特别细心、非常严格。我们每隔两年就要发表一篇论文,我把写好的论文发给她,她会打印出来逐字逐句看,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大到症状描述的用语规范、研究方法、用药合理性等,都认真审核批改,就像给小学生批改作文一样。”有一天晚上11点,张展洁把写好的论文发给卢巧英审阅,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卢巧英已在当天凌晨写好了修改意见并发还,瞬间让她对卢巧英既敬佩又疼惜。
每年教师节前后,卢巧英都会组织学生们聚一聚。她说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平时很难聚在一块儿聊聊天吃吃饭,于是借着教师节组织大家聚聚,交流工作心得,分享生活琐事,“这么多年了,我们的感情固若金汤。”说起此事,卢巧英很是欣慰。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是卢巧英教导学生的学习途径。她说,身为医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为医者要先医己心,而后医人,怀一颗仁爱之心,全力以赴救治众生。
编辑:赵佳琴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