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从卖鱼苗的养鱼小伙,到街头摆摊的小商贩,再到如今成为化妆品企业的掌舵人,拥有大规模的产业园区,杜洪良的经商之路跌宕起伏,跨界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鱼苗被毒死,他走上了摆摊之路
走进位于义乌的浙江艳庄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琳琅满目的新款美妆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公司董事长杜洪良介绍,目前,公司的系列品牌化妆品在国内彩妆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品质量达到进入欧洲市场的标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市场,公司义乌厂区年产值已达两亿元左右。
对于15岁便辍学务农的杜洪良来说,这一耀眼的成绩背后,是他几十年的呕心沥血。
杜洪良出生在湖溪镇杨塘村一户贫穷的农家,因为家境贫苦,年少时他一边在社办厂做工,一边帮助母亲分担农活。改革开放前的东阳农村,除了种田几乎没有什么副业。不过,杨塘村有一项养鱼苗的副业,杜洪良的爷爷和爸爸都擅长养鱼苗,农忙的时候种田,农闲的时候就养鱼苗卖鱼苗。
1980年,19岁的杜洪良不甘贫穷,跟随父亲开始承包鱼塘。他白天挑着担子走几十里路叫卖鱼苗,晚上就睡在池塘边的简陋窝棚里。因为鱼苗养得好,销路不错,杜洪良满心想着可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没想到,村里有人眼红,把他家鱼塘里的鱼苗毒死了。已是11月中旬,天气很冷,杜洪良坐在塘沿哭了一个晚上,决定要摆脱这种让人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当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杜洪良决定去外面看看,就去了龙游务工。后来,听说义乌搞起了小商品市场,他从龙游回乡过年时,下了火车就直奔市场,市场的兴旺景象让他很是心动。是继续守着责任田和鱼塘过日子,还是到市场中闯荡?杜洪良盘算了很久,最终,他决定走一条当时家乡还很少有人走的路——赶集摆地摊。
转战化妆品,他凭诚信走出新路
刚开始摆地摊卖小百货时,杜洪良没有经验,看到什么好卖就进什么,雨伞啊鞋子啊都卖过。由于他脑子灵、跟得紧,渐渐地小有积累,后来在湖溪镇开了一家小百货店,仅仅两三年时间就赚了十余万元。
但是杜洪良没有因此松懈,他紧盯着义乌市场的变化。正值义乌三代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杜洪良决定到义乌市场安营扎寨。经过一番权衡比较,杜洪良锁定了当时刚刚起步的化妆品行业。
“做了这个行业,我就没有退路了。都说男人最怕入错行,如果改行,那就意味着推翻之前走过的路,重新趟一条路。无论是从经济能力还是心理能力上来说,都让人受不了。”杜洪良说,出于这个原因,他在选择做化妆品以后,就一直努力在这个行业扎根。
然而最初几年,杜洪良的化妆品事业并不顺利,一直亏损。幸好,凭着诚信经营,杜洪良与上海十来家日化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专门做上海品牌化妆品的代理。秉持“自立、诚信”的信条,杜洪良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调集手头所有的资源,尽心尽力为消费者做好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
创自有品牌,他致力拓展产业链
1996年,杜洪良拿出所有积蓄创办了艳庄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始了自有品牌之路。
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杜洪良投入数百万元建立了研发室,引进国外高端设备,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并与英国知名的化妆品研发技术中心合作,年年推陈出新。2003年,艳庄化妆品实验室被评为金华市“市级研发中心”,2007年,艳庄化妆品研发的指甲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至今,艳庄化妆品已荣获外观专利80多项。
“创新拼搏,共生共赢”,这是艳庄化妆品团队的精神。早在代理上海品牌化妆品业务的时候,杜洪良就学到了大企业的先进理念,认识到一家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把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需求与价值观的人凝聚在一起。
“作为化妆品行业的前辈,杜总非常热爱这个行业。他对化妆品生产制造怀着一腔执着,在品质把控上精益求精。”浙江艳庄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周武说,杜洪良不仅引领了公司持续蓬勃成长,也带动了每个艳庄人建立起品质至上、和谐发展的理念。
特有的企业文化为艳庄化妆品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7年,艳庄被评为“浙江名牌”,2009年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在国内化妆品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杜洪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7年,艳庄公司与英国第二大化妆品公司达成合作,在技术与经验上互通共享,引进国外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强强联合。为了进一步开拓业务,杜洪良还在上海投资兴建了莲谷科技园,这里除了有艳庄化妆品的研发基地,还有90多家互联网企业,从事直播、3D打印、芯片研发等。
因为常年在上海和义乌两地奔波,杜洪良很少在家乡东阳长住,但是他始终不忘家乡是自己奋斗的起点,一直想回馈家乡。“东阳发展非常好、非常快,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他表示,如果有机会,他想在东阳围绕产业链,投资上下游的产业。
编辑:赵佳琴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