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关
注
近期,在中宣部统一部署下,中央媒体在我省开展“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发文点赞东阳,寀卢村、花园村、三单乡频频出圈。
为什么东阳能从全省90
多个县市中脱颖而出
东阳“明星村”
凭啥吸引媒体眼球
小布将相关报道做了集纳
一起来看
为家乡点赞!!!
6月20日 人民日报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6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在浙江东阳的三单村,当地政府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了“三十六院”项目。修复后的老房子被改造成手工工坊,昔日倒塌破损的村小学变成蓝印花布博物馆,山区的土特产品也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6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在浙江采访期间,关于村里的建设和发展,由政府、村民、有关团队一起商量着办的场景很常见。在东阳三单村,乡里、村里和运营团队也正在讨论着五村联建、抱团发展的规划。因为意愿和意见得到了充分尊重,大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背后是20年“千万工程”所体现出的人民性,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农民是乡村的主体,首先农民群众自己能不能真正动员起来,能不能真正参与进来。党委政府要跟农民同坐一条板凳,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大家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标同向发力。”
村庄美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她会依山就势、因水随形,自然生长成该有的样子。“千万工程”20年实践中蕴含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一系列科学思维和方法,其中之一是找到村庄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各美其美。但什么才是最适合的?农民们自己知道。
东阳寀卢村,方圆3平方公里,有1200亩标准农田。一年两季水稻,每亩都是“吨粮田”。农业是寀卢村的特色产业。
浙江东阳城东街道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种田是我们的命脉,种粮是头等大事。我们从有寀卢700来年,始终围绕怎么样能够种好粮食、多种粮食,特别是水稻,种水稻我们寀卢人可厉害了。”
寀卢村有700多年的历史。“两江夹一村”的地貌让寀卢人世世代代都在跟水患争田地。解决水患和灌溉问题过程中,他们也改溪造田,开垦出1000多亩旱涝保收的农田。种水稻的传统保留至今。
怎么让大家种地也能致富,寀卢村走了一条自己的路:土地集中流转给大户经营,村集体发展二产壮大集体经济,反哺一产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寀卢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8.2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超过400万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6日 新华每日电讯
在金华市东阳市寀卢村的“共享田园”里,植保无人机正为水稻喷洒农药,田间的智能远程监控箱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指标。
这个曾创造性推广“撒直播”方法一举解决田地抛荒问题的村庄,因“寀卢经验”而远近闻名,如今正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农业发展。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说,新时代“寀卢经验”是更智慧地种好田,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迈进,在高效生产和农旅融合中取得双赢。
未来乡村是科技范十足的乡村,也是与城市加快融合、相得益彰的乡村。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5日新华社
在金华市东阳市寀卢村的“共享田园”里,植保无人机正为水稻喷洒农药,田间的智能远程监控箱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指标。
这个曾创造性推广“撒直播”方法一举解决田地抛荒问题的村庄,因“寀卢经验”而远近闻名,如今正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农业发展。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说,新时代“寀卢经验”是更智慧地种好田,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迈进,在高效生产和农旅融合中取得双赢。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19日 新华视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5日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
千亩农田绿意盎然
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方喷洒农药
智能无人翻耕机在阡陌中移动
田园变成公园,自成风景
蓝天白云映衬下
未来乡村的画卷
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二十年来
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
寀卢村进一步拓展产业融合
“智慧云平台”
对农田进行实时检测
数字化管理
有效追踪农产品相关数据
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等
农业新业态
在村里陆续落地
见证着未来乡村的美丽蝶变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0日 光明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9日 经济日报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9日中国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7日 中国青年报
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的农田里,一辆无人驾驶的农机正在翻耕。村里的网红打卡点——隆平高科实验园区农田边,种粮大户郭江华正操作植保无人机施肥,无人机卷起的风在稻田里带起一片绿色的“波浪”。他和父亲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种粮,2022年收入20多万元。
距离这片农田约2公里的寀卢村党群服务中心,寀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阳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展示寀卢村5G农业数据中心。点击鼠标,各地块播种进度、土壤酸碱度等指标一目了然,气象资料详实丰富。去年村里每人分到约1100元分红,村民卢丽丹说:“‘千万工程’让我们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已经退休的寀卢村老书记卢楷文记得,自己上任的“第一把火”,是整修村里的水渠。寀卢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只有解决好灌溉用水问题,才能说发展。“村集体出钱,农民出力,用水不用吵架,大家公平分配”。卢楷文退休时,村民们选举他的儿子接任。如今,村里搞起共享田园,村集体经济更壮大了。围绕在农田间的紫藤长廊、樱花大道、花田景观,形成了颇具个性化、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景观。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6月29日 农民日报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完整报道
我们的东阳
真棒
编辑:杨慧萍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