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提起我市的竹产业,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卢光华、何福礼、蔡红光、周桂新等“老师傅”,似乎其与年轻人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一批批“竹二代”正在父母辈的影响下崭露头角,接棒竹雕、竹编技艺,努力为传统工艺注入新活力。
【卢红华】
坚守传统根脉 创作艺术精品
卢红华
走进素雅堂,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正如他的主人卢红华,坚守一颗匠心,坚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
16岁,卢红华便开始学习雕刻这门手艺。在师父厂里边学手艺边工作时,因为客户订单,他开始了竹根雕的创作,从此便深陷其中。
24岁,卢红华开始独立创业。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卢红华感慨万分:“我们算是第一批竹根雕从业人,刚开始干肯定很辛苦,可当时东阳竹根雕名声响亮,去跑市场时总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在卢红华看来,竹根雕是一项多元融合的技艺,它不仅对雕刻技术有要求,而且需要从业者在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门类上都有所涉略。为了汲取更多的创作养分,卢红华十分注重学习深造,早在当学徒时,便自发去学了两年美术。2017年,他还到清华美院深造了两年。
“在清华美院深造时,与不同艺术门类的老师、专家等交流,收获颇丰,让我在创作思想上有了新突破。”卢红华说,刚开始深造时,也曾惊叹西方雕塑艺术的伟大,但随着学习深入,越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艺术表达的前提是要将多元文化融会贯通。
卢红华竹根雕作品
这一点,卢红华也十分感谢师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土龙的教导:对传统雕刻艺术的敬畏与延承。“竹根雕创作要与时俱进,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遵循传统艺术的规律,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源泉,这是活的灵魂。”卢红华说,“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对传统文化、传统雕刻挖掘得越深,你所创作的作品的生命力越持久。”
“竹根雕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早期我们可能追求技艺的精湛,但到了后期更注重思想文化的表达,让观赏者产生心灵的触动。”深耕竹根雕27年的卢红华表示。
秉持着这一理念,卢红华创作了不少精品力作,斩获诸多荣誉。如《和谐罗汉》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罗汉一号》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奖”铜奖。竹根雕作品《紫气东来》《国舅爷》均被宁波天一阁收藏。
疫情三年,卢红华更是沉下心来专注于竹根雕精品创作。“我觉得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有传承价值,这也是我们手艺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点贡献,因此我更倾向于艺术精品创作。”卢红华说,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精品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匠人们要沉得住气。
卢红华也坦言,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现在的年轻人不像我们年少时就学艺,能坚持下来的少。但相比我们那个年代,他们的艺术基础更好。我相信有心者沉住气,定能有所作为。”
【厉鹏强】
以技艺铸魂 让作品说话
厉鹏强
大唐盛世,唐马的形态是膘肥体壮的,而在省工艺美术大师厉鹏强手里,这一特点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唐马肥壮的身躯以夸张的比例呈现,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精准抓住神韵的创作技法便是厉鹏强潜心钻研二十余年的成果,他创作的唐马、唐仕女等系列作品,深受收藏市场玩家的喜爱。
厉鹏强是一名80后,16岁开始跟着村里人学习竹根雕手艺。学习一年后,他就到广东家具厂工作。2010年,经过一番沉淀的厉鹏强选择回乡创业,从事竹根雕创作。
“在广东我做过木雕,两者有许多共性,但我还是更喜欢竹根雕,它可以充分彰显创作者的个性。”厉鹏强说,竹根雕随形创作的特性、对技艺与创造力的考验等,都是吸引他不断深入、坚持创作的动力。
创业初期,厉鹏强与大多手艺人一般,专注于技法提升。当创作技法较为成熟时,厉鹏强也遇到了创作瓶颈。“当时,创作的作品很精细,但总觉得少了些活力,不够打动人心。”厉鹏强说。
在师父黄小明的影响下,厉鹏强开始学习了解传统国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门类,从中汲取养分和创作灵感。白天创作、晚上学习便是他的生活日常,除了接触不同的艺术门类,他还精读艺术类理论书籍。在旁人眼里枯燥的生活,他却过得津津有味。“我就是把玩手机的时间花在学习上,钻进去了乐趣自然就多了。”
受国画写意传神艺术创作风格的影响,厉鹏强开始唐马、唐仕女的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感染力就没有精气神,那便是艺术表达能力的缺失,竹根雕创作也是如此。”厉鹏强说。
在近三年时间里,厉鹏强把写意与虚实雕刻方法融入竹根雕的创作中,发挥每一个竹根的特性,不断琢磨,最终将创意变成现实,刻画出了一批栩栩如生、让人眼前一亮的竹根雕作品,广受市场好评。其创作的《大唐风华》和《京剧关公》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踏春》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作品《四大天王》在第十三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金奖……
“创作竹根雕的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难以坚持,创作要求高了,产量就大大降低,在最终完成前随时会因为一点小误差报废一件作品。作品承载了我的艺术表达,容不得一丝瑕疵。”厉鹏强说。
在厉鹏强看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便是竹根雕手艺得以传承的密匙。它需要从业人员在坚持磨砺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技艺,让作品“会说话”,从而吸引赏识它的伯乐。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不停学习、不断交流,让艺术创作不止停留于表面,而是与内在精神同频共振。”厉鹏强说,虽然坚持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但还是有努力学艺之人,希望能与有心人共勉。
【胡超飞】
手艺得过硬 传承要出新
胡超飞
说起竹编,土生土长的东阳人最熟悉的便是夏日里不可或缺的竹席,抑或是竹篮、竹筐、竹簸箕等古早的竹产品。作为东阳竹编市级非遗传承人,“竹二代”胡超飞却紧跟时代潮流,深耕竹编创作,开发出了高端竹编手包,深受市场青睐。
胡超飞出生在竹编之家,父亲胡正仁是省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经过深思熟虑,胡超飞放弃从事多年的翻译工作,回家传承竹编手艺。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了解竹编工序,但她仍决定从“学徒”做起,系统学习竹编技艺所有工序。
选材、破篾、起底、编织……胡超飞的生活在常人看来是枯燥的,但她一学就是六七年。其中,破竹剖篾等工序对女性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力气的要求很高,可她坚持了下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干一行精一行,何况竹编从小就陪伴我成长,感情更是不一样。”胡超飞说。
2016年左右,胡超飞开始独立创作作品。其中,高端竹编包便是她的代表作。在她看来,竹编技艺要传承,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市场需求。以往,竹编产品由于时代需要更偏实用性,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有了更多的追求,因而产品必须要兼具甚至突出艺术性,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时,市面上也有不少竹编包,但大多都是大的挎包,以实用性为主。而我设计制作的竹编包小巧精致、编制精密、设计精美,适用于宴会等高端场所,有其独特的附加值,更受年轻群体欢迎。”胡超飞说。
胡超飞制作的竹编包
别看小小一个竹编包,前期投入的功夫可不少,光研发就需要大半年时间,之后还要制作模具、反复打样,直到做出满意的成品。胡超飞说,产品创作和产业发展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但一切的前提是手艺要过硬,否则再好的创意都会落空,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这也是竹编产业传承发展的难题。
“谈到这一点还是有些惭愧,相比老师傅,我的技艺还不够精,每天仍在不断学习精进中。”胡超飞说。
除了竹编作品创作,胡超飞还是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实操老师,她还走进中小学和幼儿园,宣传普及竹编文化。
对于东阳竹编传承,胡超飞坦言任重道远。“新时代,我们在传承文化根基的同时需要不断创新,不仅是竹编工艺品,还有竹编文化的宣传等,要善用新技术新平台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胡丹烽】
给竹编注入“潮”动力
胡丹烽
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凭借对文化潮流的敏感度和文化消费的把握度,可以做出更多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产品。90后“竹二代”胡丹烽便是其中一员。
胡丹烽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在文玩鉴宝平台“微拍堂”工作期间,他发现文化艺术品原来可以有很多新玩法,自家的竹编产品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他决定回东发展。
2021年初,“门外汉”胡丹烽决定从一般人舍弃的首道工序剖篾开始,深入认识竹编。要知道,竹子要变成篾丝,得历经破竹、去节、褪青、过剑门刀、刮篾等一系列流程,对体力和技艺都是一大考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练习,胡丹烽掌握了这一工序。
“技艺要传承就得全流程掌握,以劈竹条这一工序为例,如果厂里老师傅退休了,自己又不会,那连竹编材料都没办法取得,何来传承一说。”胡丹烽说,如今,他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熟悉每一道工序,一步步掌握竹编技艺。
除了学艺,胡丹烽还致力于竹编产品研发,针对年轻群体市场开发“小而精”且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竹编产品。
作为“竹二代”,胡丹烽对竹编并不陌生。他母亲蔡红光是省工艺美术大师,多次参与北京故宫竹制家具修缮。因此,他对传承有自己的理解:“传承,顾名思义,一方面要把技艺传下去,另一方面也要把东阳竹编文化推广出去,这点我们年轻人可以有所作为,发挥创意,让更多人打破传统刻板印象,认识到东阳竹编可以既环保又实用还时尚。”
自回乡以来,胡丹烽珍惜每一次外出推广的机会。作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要去北京、新疆、杭州、安徽等地交流,还常常进学校普及东阳竹编文化。
对于东阳竹编的发展前景,胡丹烽信心满满。“我们熟知的奢侈品牌LV就是从小作坊起家,我相信东阳竹编也可以引领潮流。”他说,无论是竹子本身的意涵,还是东阳竹编产品本身,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我们家研发设计的盒子、果盘等系列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经常卖断货。”胡丹烽说,东阳竹编产品普遍比较精细,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因此产量普遍不高,产值难以有突破,这也是产业难以壮大的原因之一。
“我既然选择了这一条道路,就要担起传承的责任。”胡丹烽说,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历久弥新的东阳竹编,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群体,大家看到这一产业的“钱景”,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加入传承队伍中。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