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的勇气和写作的当下性——评卢文丽的中篇小说《廿四间头孤雁》
歌画东阳客户端通讯员 张德明 吕燕琳 摄影 卢凯军
2023-07-05 10:505666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生存问题日益尖锐凸显,有关环境保护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文学写作自然环境题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带动了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极大重视。尤其是对有关动物保护的观测和写作,黑鹤、金曾豪、迟子建、贾平凹、张炜、邓友梅、陈建功、吉狄马加、舒乙、毕淑敏、龚学敏、沈石溪、袁博、牧铃、卢文丽等作家、诗人都有杰出的创作表现。这是一种关乎人类生存的世纪文学情绪,而不是简单的自然和谐的浅表问题。

卢文丽的中篇小说《廿四间头孤雁 》在《中国作家》2023年第6期发表后,引起了持续的热议和好评,可谓这些年动物书写少有。

卢文丽在上卢“廿四间头”

《廿四间头孤雁》以作家熟悉的东阳上卢“廿四间头”为背景,以卢广亭一家三口假期出游为契机,引出他们与燕子结下缘分并救助村落中的雏燕,卢家上辈人化解数十年恩怨纠葛的故事。主人公女儿的班主任希望家长“五一”假期带孩子考察江浙著名的古村落,很自然地引出了上卢“廿四间头”。在前往目的地的短短路程中,铺陈了一系列人生旧迹和现实人事,特别是猥琐卑微的捕鸟人“破脚拐”蒋六的违法行为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护鸟活动,形成了宏阔的生态发展主题。作品通过上卢小学师生、村民和报社员工广泛自发的孤燕保护行动,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融入半个多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生变化的斑斓构图中,叙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生态故事,展现了江浙经典古村落的淡雅、古朴、灵动的韵致和勾人无限遐想的前世今生。

作家笔下的江南风光生机盎然,有高低错落的油菜花田和共生的芦苇与野鸟,各色各样的植被花草相映成趣,显现出一派万物竞自由的鲜活场景。文章在呈现自然风景之外,亦有江南人情风物与之呼应。小说所讲述的仅仅是一家人出游探亲所遇到的小事,但是在这看似平常的生活巧遇之下,却有着复杂的恩怨纠葛和利益冲突。卢广亭一家半路遇到蒋六架网捕杀野鸟,蒋六与卢广亭母亲在当年又有深刻的误会,这个误会成为卢广亭母亲被迫离开卢家的导火索。正是由于母亲的离开,卢广亭与奶奶之间才会隔着长达几十年的浓浓迷雾。随着事件的推进,主人公带领读者饶有兴致地打开世纪迷宫,这是作家留给阅读的一道公选题,写作者、阅读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选择答案。作者通过一家人出游而回到上卢村的情节设计,引领卢广亭走上重返故乡、探寻真相的和解之路。这既是对过往纠葛的和解,亦是对自我的和解,更是对自然世界的和解,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必由之路。故事中人物遭际不是一帆风顺的,女孩因为受惊而生病,抢救小燕子的善意之举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毒攻讦。无论是家庭的历史恩怨,还是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或者是现实生活的人际冲突,抑或是来自虚拟网络的无端指责,作品都建构得很精巧绵密、自然灵动,毫无夸张凌厉的造作俗态。看似日常的家庭出游却是波澜迭起,于平静之下过滤悲喜,在日常背景中显示别样的生活异端,出人意料却恰在想象之中。

小说中有着不少矛盾和冲突,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人际关系的冲突,又有人与自然的冲突。然而这些矛盾冲突无一不是起于日常生活又消弭于日常生活之中。卢广亭父辈的过往恩怨在奶奶不断的自责与致歉中被稀释消解;蒋六捕杀野鸟而引发的冲突也因卢广亭的善良而翻篇。面对别有用心之人对卢广亭的攻击,奶奶顾左右而言他。无论是平常小事还是重大社会问题,卢文丽都以温柔敦厚的诗意书写,将之溶于不断流淌的生活河流之中。这样的淡化处理彰显了卢文丽个人创作的叙事风格,即以诗性的叙事展现生活的真善美。

当下很多作家缺乏体验生活的耐心和努力,也缺乏对现实问题深入思考的勇气和能力。面对重大的现实事件,他们的叙写水平和深刻程度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时代需要有着多种才能的作家,要求作家把个人的深刻体验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具备超越生活的思想才略,打破时间的局限,完成对真相存在的恒久指认。《廿四间头孤雁》带着非常沉重的叙述情绪,将那些阳光下深重的伤口,那些满含泪水的诗意,用深重的笔力,书写出独特又周知的现实情景,证实着一种极其严峻危险的现实。小说以儿童和成人的双重视角,描写对动物保护的大爱和慈悲,对成人世界的欢愉和迷失,对童话世界的忧患与渴望。童年感觉的新鲜、细腻、敏锐、纯真,使作家克服了成年人先入为主的理性羁绊和简单判断的直觉印象,孩子们对美好生态的本真喜悦,悄无声息地表现了对人性的深层揭示与反拨。

《廿四间头孤雁》以护鸟为脉络,表面是写孤燕,关注的却都是人的际遇,拷问的其实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精神的归属。蒋六和老奶奶带着的那一群小朋友,分别代表着丑恶与良善、贪婪与慈悲,很理性地揭示着人性的复杂和错位。生活绝不会是处处完美,它肯定会时不时冷不丁地敲打一下我们,让我们随时惊醒,留意那些世间缺陷。在这样的提示之下,作家并没有忘记让读者的内心满怀希望。“女孩做了一个梦,她梦见廿四间头各种木雕的动物和植物们,都复活了。房梁上的喜鹊,复活了。屋檐下的小燕子们,长大了。燕子与喜鹊,绕梁飞舞,飞出马头墙,飞向了蓝天”。与此同时,现实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日常岁月,命运遭际中的人生感怀,在作家笔下都散发出了一种宽阔的不可名状的梦幻般的气质,生活中有些难以释怀的东西经由一场动物保护行动获得了新生。“他看到女儿在台下对自己伸大拇指点赞,他看到她凝望着他,眼里闪着久违的光”,甚至包括燕子的生与死都成了忘我的彼此敬意。作品借助故事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意味:一切都不是源头,更不是简单的归宿。所有的存在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段落,平静、自由、苍远、新生。因此,我们看到小说故事背后的朦胧、忧伤、明亮与安静。面对现实的恶性和过往的憎恨,老奶奶告诉主人公,“蒋六也是个可怜人,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一语道出了小日子的大味道,看似普通的生态题材,却是对顽劣人性和人的自信力、生命力难得的批判和反省,透视了娑婆世界的真实影像,对人类生存困境、人类中心主义、人性迷失之痛、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等问题作了思索,表达了一种积极求善的意向。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卢文丽与东阳上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以往的散文、诗歌、小说都不脱上卢记忆,并长期以颇具先锋姿态的叙事不断雕琢强化上卢记忆,形成了她创作文体非常鲜明的辨识度。和《外婆史诗》一样,《廿四间头孤雁》写得古色古香,静若处子,安详雅致,写出了小说里的天籁之音。小说对江南古建筑艺术作了非常精到全面的扼要描述,从构造形式、建筑布局、装饰手法、园林景观等方面着手,跟随故事走势逐一扫描出来,使读者明白江南古典建筑独具的风格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而鲜活的文化记忆与民风、民情、民俗的活化石,更是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瑰宝,以文学书写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乡村文化地标。这是一种非常地道的温情款款的文化自信。同时,作家在故事演进过程中对江南园林式古老建筑的深情推介,没有丝毫的别扭与生硬,更没有强行置入故事的冒失和唐突,而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让读者看到了精彩故事背后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江南春晓、十里山塘,展开对吴侬软语、烟火人家与水乡古镇的想象,给人向上的、柔和的、美好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廿四间头孤雁》是在深情赞美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也在提示当今世界情景下这种境界的难得与可贵;同时,极具地域特色的散淡若水的方言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天地。作品集风俗画、风景画、人物画于一体,这样的叙事融合,显示了作家灵魂的澄澈和深邃,这种叙事自觉是当代写作迫切需要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廿四间头孤雁》融合了虚构和非虚构两种写作元素,建构了一种很有韵味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的情感和伦理关系。写作过程中诗意化和心灵化的高度达成,使得作品格调温婉清新,舒缓自然,亲切感人。卢文丽以真诚的态度听从生活的召唤,使她的写作达到了一种阔大理性的境界,留下了不会消失的人文风景,也清晰地指向其写作的未来。

作者简介

张德明:男,四川资阳人。西南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网络文学专委会主任、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吕燕琳: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研究生。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