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养生新姿势:晒背、拔罐、自学中医 专家:规律生活是关键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玲
2023-08-04 09:315552阅读

眼下正是三伏天的中伏,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会将三伏天和养生结合起来。打开小红书、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三伏+养生”也成为榜单热词。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刮起了一股中医养生热潮。

三伏天晒背,年轻人被“种草”

近期,被誉为零成本的“晒背”养生霸占中医养生热搜榜单,在某分享类应用内搜索,关于晒背的相关词条多达数十万条。网友们分享了各式各样的晒背照以及晒背成效,不少明星也加入其中。

“晒背很好操作,一张瑜伽垫和一顶帽子就可以了。晒背有助于排湿气。”市民婷婷说,她在网上看到关于晒背的分享,周末在家阳台也尝试晒背,出了不少汗,“刚晒完背时感觉身体轻快不少。”

“从中医角度来说,晒太阳可使人体气血流通,达到调动人体抗病能力的效果。所以说,晒背是有好处的。”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韦英姿介绍,人体后背有两条经络,容易发生淤堵、受寒,而晒背有助于提升经络阳气。阳气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种外邪,让病气从此而出。

晒背好处多多,但晒后发痒、晒后发麻、晒后头昏脑涨等一系列晒背“后遗症”,让不少想要尝试晒背的小伙伴犹豫了。“看似简单的晒背,也很有讲究。”韦英姿介绍道,“三伏天晒背需要注意几点,首先,第一次晒背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循序渐进,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其次,对紫外线过敏和‘三高’人群不建议晒背。还有,在晒背时间的选择上,建议挑选在早上6点到9点,或者下午4点到6点。”

另外,晒背过程中一要注意防晒,记得涂抹防晒霜或穿件薄衣服,不让背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二是不可直接曝晒头部,建议戴帽子。三是建议饭后休息半小时再晒,不可空腹,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四是晒背结束后毛孔打开,需要在阴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晒背结束后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10个90后9个在养生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我国90后半数以上有脱发、掉发、视力减弱的困扰,四成以上有肥胖、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三成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问题。目前,九成以上的90后因亚健康状态而逐渐有了养生意识。

市民张女士是个工作狂,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刚就业时可以通宵工作,现在睡眠质量差,即使保证8小时睡眠,下午工作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她说,步入30岁后,工作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可能我比较惜命,30岁就开始关注养生相关的信息。”

在韦英姿的诊室里,像张女士这样趁着年轻打拼事业却透支身体来“看病”的年轻人不少。“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年轻人自觉身体不适来就诊,但他们没有器质性疾病,西医没有明确的用药指征,此时便想来寻求中医的帮助。”韦英姿说,现如今,不少年轻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方面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久坐缺乏锻炼,常态化加班熬夜等,另一方面学业和生活压力增大,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腹泻等临床表现。

“三十而立”的90后们,正积极加入“养生大军”,加上受到这几年疫情影响,大众的健康理念全面升级,养生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种风潮。

自学中医,助力健康生活

学医是一个严谨又漫长的过程。韦英姿表示,现代院校体系的中医和以往师承的不同,需要系统地学习西医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纺机、四大经典、中医内外妇儿等课程。

婷婷是名95后,大学报考的是中药学专业,虽然工作后没有从事中药行业,但学习中医一直是她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她会看中医书籍,以及线上的养身课等,“王洪图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挺有趣的,我最近还在看《饮膳正要》这本书,毕竟食药不分家嘛。”婷婷说。

婷婷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当时就医条件有限,曾有一次吃坏了肚子,就是现在说的小儿积食,村医用了一个传统方子,将鸡内金晒干磨粉,冲水口服,见效很快。经此事,她对中医“就地取材”产生好奇。

自学中医后,当天气炎热,出现头晕等中暑轻症时,婷婷会拿出家中的拔罐类工具,给自己拔个罐,再吃点解暑药,“这样一套操作下来,中暑头晕的症状就缓解了不少。”她说,“艾灸、穴位贴或者更常见的拔罐,都属于中医的理疗范畴,即使是新手小白,依据一些穴位书或根据日常经验都可以上手。”

年轻人对中医的理解也更加多元,不局限于防病治病。90后楼俊男是从习练太极拳开始了解中医养生的。“早上5点起床,喝点温水就开始打陈氏太极拳,晚上10点前睡觉,养生从良好的作息习惯开始。”他自幼习武,体验过洪拳、散打、跆拳道、少林拳,最终选择学习陈氏太极拳,已有十余年。“太极拳是在符合中医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套刚柔相济、外柔内刚的拳术套路。太极拳是全身性的轻慢松柔运动,强调肢体放松、精神放松,有利于身心平衡。”楼俊男说,通过习练太极拳,他懂得了遵循自然规律。

这些年轻人很清楚,自学中医跟学院派的学习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在自学中医时,可以帮助发现事物的本质,养成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因为中医讲究一个整体观念、辨证思维。”韦英姿说。

“自学中医,入门的第一本书我个人建议选择《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是学习中医的基础教材。”韦英姿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地人一体思维、辨证思维、精气血津液、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等基础理论,内容全面。“网络上养生博主推荐的《黄帝内经》虽好,但我认为不适合初学者。即使是已经具备一点中医基础的人,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懂。”韦英姿说,如今的中医书籍大多为白话文,编写内容相对通俗易懂,更强调实用性。

在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彤看来,年轻人自学中医动力一是来自自身,通过自学中医养生;二是来自身边人,希望通过自学来帮助他们缓解病痛。在临床治疗中,许彤深深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手段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医院给我们西医师安排了学习中医,结合中医指导,可以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

学习了中医后,许彤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作息到吃穿,都会特别注意,“有时间会打打八段锦,活动筋骨,调和脏腑气血,增强体质,使机体达到内外和谐。”

婷婷则认为,中医并非只有大家印象中治病一种功效,对她的帮助最大的是思想上的转变,“学习中医后,我会根据自己的体质、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我意识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如何真正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我说两句…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