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巷的水路旧事
歌画东阳客户端通讯员 严梅兰
2023-08-09 10:071.2万+阅读

近日,金泽巷区块旧城改造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市水投集团依照金泽巷区块改造的总体思路,思虑如何做好供(排)水管道安装、污水处理、配水网络服务等设施建设。金泽巷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要素聚集,该区块是否还留存古时用水的历史遗迹,还有哪些水井、水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金泽巷区块,摸排水文化资源的家底。

金泽巷之水出竹涧

东阳旧志载:东阳城池“南拱双岘,北枕东阳江,涵碧水绕其东,岘山水翼其西”。这里的岘山水是指岘峰坑淡竹涧之水,旧时引入城西的护城河。

自唐垂拱二年(686),东阳县城将县治设在现吴宁区域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城区范围基本囿于护城河内。金泽巷区块东至解放路,西至中山路,南至西街,北至环城北路区域,属东阳旧城西北范围。主要巷弄有张府前巷、龙井巷、金泽巷、西经泽巷、太平里、倪门堂、竹涧弄、忠臣祠弄、西花园里、长园里、仁里院、花台后等。漫步这些里巷,从老人口中道出的老城旧事,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这片区域曾经的热闹和繁华。

金宅巷,以道路旁多金姓居住得名,后以“宅”字谐音“泽”改现名。从解放路往西进入金泽巷,与介福巷交界的北侧原有金氏大宗祠,俗称“金祠堂”,后为丝线厂厂址。此处系东阳岘西金氏发祥地。岘西金氏先祖为汉代长沙王,原姓刘,裔孙刘暤随宋室南渡,先择东阳城西北思贤里居住,后子孙繁衍定居此巷,称“刘宅巷”。元代至正元年(1341),刘氏六世孙因避讳而将繁体的“劉”字去“卯”弃“刀”,改姓金,称“岘西金氏”。

吴宁台

金泽巷之南桂花园公园东南角有口古井,与吴宁街道办事处大院的吴宁台只一墙之隔,称“吴宁台后方井”。此井据传凿于乾隆初年,是城内少见的无井圈方型水井,边长约1.4米,块石垒就,水质清澈,附近居民仍在使用。金泽巷中段32号有一幢清代建筑,大门有题额“善为福基”,天井中有一口古井,其水可作洗衣拖地之用。路对面的水孔厅是一个小三合院,也有一口老井,清清之水伸手可掬,据说此地因地下水丰盈而叫“水孔厅”。水孔厅往西是北金泽巷,巷内有市文保单位“四本堂”,系十一间头三合院。据说是民国时由金姓建造,后卖给傅家巷一商人,现由傅氏后人居住。院前有一水池,树木错落,花影婆娑,一窗幽静。

“忠臣祠”后井

金泽巷西之尽头转南是西经泽巷。巷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清末民初名宦吴品珩的“逸园”,又称“方伯第”,是清末廉吏吴品珩的府第。吴品珩(1856—1927),巍山镇白坦人。清光绪丙戌科(1886)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因政绩卓著,升任安徽省按察使,再迁安徽省布政使。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政务厅厅长、护理浙江巡按使。1913年辞职回籍后,在东阳县城置业。逸园由四幢宅院和一个后花园组成。南面第一幢房子是小洋楼,其次是一排东西南北对称的骑马楼。隔一条鹅卵石小道,分列着两幢四合院。小道之东建有一门,门额上题“逸园”。此两字在1966年被凿去,但字迹如今仍依稀可辨。

有老城市民提供信息:西经泽巷的水流系统在逸园东侧的房屋墙脚边,上面盖了水泥预制板再浇上水泥路,古时流过“三角岗”(西金泽巷和北金泽巷与金泽巷交叉口)再往北靠四本堂西面的墙脚,一直往北流至张府前巷,往东转了二十几米后再向北流,水沟就在现在的里托综合楼东侧。

西经泽巷旧水路已埋于地下无处可寻。据市二轮修志副主编吴立梅考证,旧时此巷有一水脉来自老城的西源,西岘淡竹涧之水入东阳老城后,西源有一支分流向北,沿着红椿巷,穿过西街,往北流向西经泽巷,最后北流至里托。西源又一支“从镇圣庙西流园里塘,过大田,出旗杆里汇入和尚塘”。另有旁支渗水,“从杜台门里越西街,经忠臣祠弄,汇入法界寺东之和尚塘”。由此可见,旧时法界寺的和尚塘,是西源几支小水流的汇聚池。

西经泽巷东南区域称“太平里”。此地原有岘西杜氏建的旧厅和新厅,因旧厅屡遭火灾,1953年在旧厅门前挖了太平池,作消防用,地名就此而来。西经泽巷之西至中山北路,依次是倪门堂、竹涧弄、忠臣祠弄。忠臣祠弄之北的停车场即法界寺原址。倪门堂原是倪姓聚居地。东阳倪姓始祖倪记(1041—1113),荥阳人,早先卜居东阳县治西南隅淡竹涧,其后裔衍居至倪门堂,但对“竹涧”两字仍深情款款,与竹涧弄相依相连。

竹涧弄与忠臣祠弄是杜姓聚居地,也与“竹涧”有关。宋元时期东阳老城土城墙外叫“宝婺坊”(下西街),进入城内称“宣化坊”(上西街),从城外进城有座竹涧桥。清乾隆年间,择居在“宝婺坊”的杜氏七世后裔,在竹涧桥东建了“竹涧祠”,此派杜氏就称作“竹涧杜氏”,迁至竹涧祠东的杜氏居住地就被称作“竹涧弄”。忠臣祠弄因“忠臣祠”得名。“忠臣祠”原称“节愍祠”,为岘西杜氏族人捐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建成,奉祀抗清殉节的杜学伸(1586—1646)。当年在忠臣祠旁种的一棵樟树,220余年后仍生机勃勃,古樟后的一口古井,井圈内垒石间隙长满蕨草和土名叫“金钥匙”的中草药七星莲。

法界寺建于宋乾德元年(963),规模宏大。寺内有两池,后墙之东有和尚塘,该塘之北有绿石塘。西源之水入和尚塘、绿石塘后,流入马府园塘和西花园塘。马府园是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马之纯所建,当年是东阳城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西花园因马府园得名,西花园里位于西花园之北。

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载:“茶院坑水流其外,绕县后。金山西为张公山,淡竹涧水沿山流入县后,汇东流赴大溪。”东阳旧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老城西源之水来自淡竹涧,呈西水东流之态。西花园塘之水最后经城头塘,沿张大宗祠东面水沟,穿过城墙流向原东阳二中南面的毛儿塘,再折向东北,汇入东阳江。

水门是东阳老城的西北门户,位于张府前巷之西端。东阳古城曾有四大正门——迎阳门、双岘门、瞻婺门、通江门。四大角门——东岘门、西岘门、水门、新安门。水门城墙内是张大宗祠,城墙外是护城河,现“花台后”一带民居与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东边围墙间的高低落差,就是当年城内与城外留下的印记。

龙井巷与龙井

龙井巷以道路位于北镇楼龙井旁而得名,南北走向,南抵金泽巷,北通环城北路。此巷南端西北有一口“吴宁台后方井”,北端即为旧时之通江门。

旧时城区的人畜饮用水基本是井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土井或池塘作为水源。据调查,1988年底,东阳境内有水井4588眼。

龙井巷

龙井位于北镇楼西张府前巷2号东南角的道路中央,张国维故居戏台之南。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载:“龙井在旧县治北二百八十步北镇楼西,广四尺五寸,深十余丈,凿岩成井。水常盈,汲之不竭。”某一日水浅石出,有好事者缒木敲石,听到石下哗哗水声,有人就说这是云龙住在下面,岁旱时常乞灵。明朝甲子年间,有邑人迎神,用乳虎置台上祭奠,当祭台架在井栏上时,水浪骤涌,当天夜里龙井内似有翻江倒海之声,传为龙虎相斗,此井就称为“龙井”。

龙井于1997年7月23日公布为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张府前巷拓宽改造时,在龙井上面加青石井盖作保护,井盖上刻篆文“龙井”,并在四角勾勒传统草龙纹饰。龙井又称龙潭、龙泉。唐会昌三年(843),安徽天长县主簿、清河人张文采弃官避乱隐居于东阳城北之龙潭(即龙井),后裔就称“龙潭张氏”。南端的龙泉坊也以此而名。

外厅井

龙井巷水源丰富,旧时水井众多。现南段东侧停车场西北角有一口无名古井,八角形的花岗岩井栏圈上刻“饮水思源”四字,此井水源充足,四季清澈无杂质,如今每天都有居民来此打水洗衣。南段西侧保留着几幢民国时期建筑,西洋风格的圆洞门额是其标志。还有一条里外厅弄,因弄内有外厅和内厅而得名。外厅原为托塘张氏大六宗之书房,大门前有一口古井,掘期无考,清水可见。几块磉盘和旗杆石,彰显的是张氏一支家族的尊贵和荣耀。

龙井巷中段偏南为骑路的北镇楼。该楼与吴宁台同处旧县衙设计的中轴线上,四壁都有洞门。北镇楼用意在镇北。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郭一鹗认为北方属水,应该用来制南方之火,城北可以没有门,但不可没有楼。当时城北已建通江门,但不在正北,而且东南西皆有楼,唯北无门楼。于是在城北筑土为台,称为北台,台上建楼,台旁置一小门,人们可以登台过小门进出南北。后来为了弥补东阳旧城前高后低的地形缺失,又在北台下的街口建了骑路楼阁“北镇楼”,作为藏风纳气、利官利民的救弊补阙建筑。北镇楼经多次重修,现为一层,西壁嵌着的“李侯重修北镇楼碑记”字迹已模糊。

龙井巷北段36号“笃庆堂”,由举人张宝基于清同治年间修建。堂内木雕装饰精美,听说张举人曾任新昌书院山长,积三年束脩才建成此堂。东阳老城1971年才有自来水。当年在东阳江边麻车埠建造直径6米的集水井和送水泵房,地下潜流水渗至集水井经水泵加压后输送至城关镇。1972年7月1日,东阳水厂建成投入运营后,水厂的办公机构、自来水缴费窗口和职工宿舍楼就在龙井巷北端的东西两侧。旧时从南街经吴宁台,到龙井巷一路向北至通江门,曾有一小水甽,20世纪80年代龙井巷拓宽时埋入地下被水泥路覆盖。

张府前巷与托塘

张府前巷以道路位于张府厅前而得名。东西走向,东起解放路,西至中山路。巷西北的里托和外托是托塘张氏聚居地,明清时托塘张氏为城内六族之一。

张府厅别称“大司马第”,又叫“九如堂”,是张国维任左佥都御史期间为其母八十诞辰祝寿而建。“九如堂”取意《诗经·小雅·天保》中“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中的“九如”。

张国维故居

九如堂原由石牌坊、甬道、门厅、照厅、正厅、后堂等组成,现存门厅、照厅和正厅三进。除正厅是清道光时期的原来建筑物外,门楼、照厅是东阳境内其他地方搬迁来的清代同时期建筑。“九如堂”原匾额系张国维同榜状元文震孟(系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曾孙)所题。

张府前巷四周水塘众多。现张国维故居右前原有淇园塘,故居后有对称两池。张府前巷西端北侧有张公塘、树叶塘。仁里院与花台后之间有一口花台塘,据传是张国维为官后挖建,池内种有莲花,盛开时节,花映亭台。张府厅南原先有口樟树塘,如今仅剩一棵老樟树,高冠数十米,虽然根部已裂开一个长长的口子,却依然挺立不屈、绿意盎然,纵观沧海桑田、世间变幻。

托塘张氏与水塘相生相伴。始迁祖张潮幼子因塘而活命,明末兵部尚书张国维从容一生也都与水相联。

据道光《东阳县志》载:后晋天福四年(939),张潮(872—945)任东阳县令。开运二年(945),张潮与长子天贤率乡兵出城抵御括苍“魔寇”,父子于城南二十里地的官清岭阵亡,举家八十余口死于寇乱,唯幼子天宥逃至县北之塘(现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东门往东南200米处),藏匿于荷叶下,啖莲实而食七日得免,后将此地命名“托塘”。张氏后裔聚居城内的称“里托”,居城外称“外托”。

开运末年(960),东阳百姓为纪念张潮,于县衙之后院凿池筑台建庙,塑张潮及长子天贤之像祭祀。东西建亭,并在碑石上阴刻其功绩,碑刻今仍封存于纪念台墙内。宋绍兴十二年(1142),县令吴炯撰《吴宁台记》,将张潮事迹奏请皇帝奖赏,宋高宗下旨,追赠张潮为太常卿,谥“忠愍”。吴宁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前两侧凿有池塘,象征张潮清水一般澄明高洁的品格。

张国维(1595—1646),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天启四年(1624)选授广东番禺知县。在任期间,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番禺百姓颂其为“神明父母”,为他建生祠奉祀。

综观张国维的一生,都与水有关。

崇祯七年(1634),张国维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该地处长江下游,水灾频发,每至夏季,良田阡陌,都成汪洋泽国。张国维亲率兵民,疏浚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吴江、江阴、苏州等地的桥谼、塘堰、漕渠,浚通运河及昆山、宝山等地的城壕。他说:“民以田为命,田以水为命,水不利则为害。”苏州人民感恩张国维治理之功,建生祠奉祀,至今在苏州沧浪亭中有其画像及题词“抚绥十郡,大度渊涵,疏通水利,泽被东南”。

崇祯十三年(1640),张国维升为工部右侍郎,加兵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兼理提调徐(州)、临(清)、津(门)、通(州)四镇漕饷的钱粮大事。崇祯十五年十月,升兵部尚书。张国维将数十年的治水经验,写成并刊刻70万字的《吴中水利全书》,这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学巨著,是研究苏南四府(苏、松、常、镇)的一部至关重要的水利文献。

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后,张国维宁死不降。农历六月廿六,他穿戴整齐,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投入张府后巷北门关内的“止庵塘”(俗称方塘)而死,时年51岁。后人将张国维投水自尽之塘命名为“靖忠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朝廷赠张国维谥号为“忠敏”。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推荐专题

全力推进金泽巷区块旧城改造

我说两句…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