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金华市委书记、市长答记者问
歌画东阳客户端 金华发布
2023-08-11 10:335067阅读



  8月10日下午,中共金华市委举行主题为“坚定不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新闻发布会(←点击蓝字查看详情)。市委书记朱重烈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副书记、市长邢志宏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伟强主持。



人民日报记者: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八婺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上新起点,聚焦坚定不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金华在战略层面作了哪些思考和谋划?


朱重烈




“八八战略”深刻改变了金华,引领八婺大地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精彩蝶变。20年的生动实践,雄辩地证明“八八战略”是把向领航的“指南针”,是指引金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是管方向、管全局、管根本的“大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契合,闪耀着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真理光芒。

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一定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更加用心用情感悟“八八战略”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认识再提升、思考再深化、实践再出发,牢牢把握坚定不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的战略主动。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保持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准确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政绩观和使命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显绩和潜绩、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八八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金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是必须放大格局,立足金华发展金华、跳出金华发展金华。

准确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立足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主动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大场景下找准金华方位和坐标,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视角升维、目标升格、举措升级打开超出自身空间的发展扇面。

三是必须勇闯新路,聚焦聚力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
准确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拿出超常规思路、创造性举措、赶超者姿态,做活国际陆港枢纽建设这一“棋眼”,引领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速提质,从而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加快闯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富有金华特色的新型都市区发展之路。
四是必须突破瓶颈,统筹推进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

准确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释放改革活力、激发开放张力,加快构筑金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五是必须再开新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

准确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勇攀高峰示范追求和勇立潮头豪迈气魄,坚定扛起引领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传承发扬金华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创造精神、担当精神和拼搏精神,勇闯无人区、敢做弄潮儿、誓争第一等,推动在新征程上应变局开新局创胜局,续写新时代荣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八八战略”实施20年以来,金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挂牌3周年,能否介绍一下金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关情况?


邢志宏




开放是金华最鲜明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形象地用“地瓜经济”来比喻开放发展,并指示金华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20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深入践行“地瓜理论”,走出了一条沿海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2022年,金华进出口总额6838.7亿元,较2002年增长近54倍,其中出口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7位,进口额增速排名全省首位。特别是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新定位,为我们开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金华最具特色的4个开放场景:



从“义新欧”班列的丝路之行,看国际陆港枢纽链接全球。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金华启程,途经8个国家、行程1.3万公里,到达了西班牙马德里。目前,“义新欧”班列线路已增至22条,辐射“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重载率最高、运行线路最多、开行里程最长、回程率较高的中欧班列,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点赞。今年上半年,“义新欧”班列开行1366列、约占全国开行量的10%、居全国第3;义甬舟海铁联运往返运输集装箱14.4万标箱,约占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的六分之一。依托义新欧、义甬舟、金丽温等开放大通道,金华正加快打造立足华东、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国际陆港枢纽,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陆港、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将成为国内外一流陆港枢纽。



从一组数据的快速增长,看自贸试验区市场活力。


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自成立以来,以占金华全市3‰的面积,贡献了全市33.4%的外贸进出口总额、43.8%的实际使用外资总额,新增市场主体3.9万户,占浙江自贸试验区新增主体的43.1%。这主要得益于一系列制度创新,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年来,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先后复制推广了145项国家和省级改革成果,涌现出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等54个全国或全省“首单”“首例”“首家”,成为了引领区域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和开路先锋。



从外贸新业态的稳健增长,看新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金华以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有效发挥了稳外贸“压舱石”的作用。上半年,金华外贸出口增长11.2%,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达46.8%。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开展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探索创新,有效激发了市场潜力。目前,金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全国39个城市复制推广、2.0版改革扎实推进,新型易货贸易实现首单突破,跨境电商出口额稳居全省首位,“买全球、卖全球”的美好图景正在进一步显现。



从一个论坛的国际影响,看对非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去年11月,由国家有关部委和浙江省共同主办的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在金华成功举行,津巴布韦总统、坦桑尼亚总理、36位大使等49个非洲国家政要参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金华连续举办4届中非经贸论坛,成功搭建起浙江乃至全国对非交往的重要平台,推动中非经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金华已与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2022年对非出口占了浙江省的33.3%、全国的8%,“中非合作看浙江,浙非合作看金华”的品牌愈加响亮。



下一步,金华将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快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为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新闻社记者:金华是“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近段时间,全国各地来金华考察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请问,金华下步将如何深入运用践行这些总书记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朱重烈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走遍了金华的山山水水,就金华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亲自倡导实践、总结推广“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亲自指导推进“千万工程”,在八婺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打实造福人民。“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推动浦江从“信访大县”向“全国信访先进”转变。“义乌发展经验”推动义乌向“世界小商品之都”迈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县域层面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样板。“后陈经验”点亮了基层治理民主法治之光,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生动实践。“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成功范例。


下步,我们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政治责任,发挥优势、塑造优势,永不满足、勇闯新路,继续在深入运用践行上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个推动”。



一是推动学习贯彻一体落实。


聚焦市委中心大局,结合筹备主题教育,把“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作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典型案例、生动教材,以“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为牵引,联动开展主题宣介、高峰论坛、综合评估、现场教学、专题调研等工作,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拥戴之情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华实践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



二是推动内涵外延一体拓展。


准确理解把握“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强化系统性分析、实践性提炼和规律性总结,突出常态长效,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内涵日益丰富、成果持续放大,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推动融合创新一体深化。


积极谋划、务实推进“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再总结、再深化、再提升,注重各项经验举措之间的系统集成,在政策方向上联动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同向叠加,协同提升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推出更多浙江首创、全国首例的创新举措,为全省大局贡献更多金华智慧、金华案例。比如,“浦江经验”方面,要加强同“枫桥经验”“后陈经验”“龙山经验”等融合贯通,统筹打好下访接访、矛盾化解、基层监督、诉源治理组合拳,着力破解基层治理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是推动理论实践一体运用。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好、坚持践行好“浦江经验”“义乌发展经验”“后陈经验”“千万工程”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挖掘各地各部门深化运用的特色亮点,加快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让其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绽放光彩、熠熠生辉。



浙江日报记者:“八八战略”明确指出要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金华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这些年来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邢志宏




20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示要求,把制造业作为金华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倍、达6776.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倍、达1205.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近十年提升了4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近三年保持全省首位,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链条推进“链群配”,“2+4+X”主导产业集群日益壮大。

“2”是纺织服装、现代五金两个传统优势产业,“4”是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四个现代新兴产业,“X”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这些年来,我们围绕“2+4+X”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全面开展“链长+链主”强链固链行动;对标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标准,整合资源全域建设十大制造业平台,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2022年,“2+4”产业集群产值超5200亿元,其中“芯光电”产业无中生有、短短几年间产值超1400亿元,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欣旺达等龙头企业,零跑汽车销量进入全国造车新势力前列。



二是全周期引育“大好高”,优强企业梯队加速构建。

我们一手抓招大引强攻坚,通过“四个一”招商机制,去年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又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9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16个、数量居全省第2。金华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制造业项目义欣新能源一期即将竣工投产。另一手抓企业梯次培育成长,深入实施“雄鹰”“雏鹰”等行动,开展企业上市十大攻坚,累计培育产值超百亿企业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9家、上市公司43家。


三是全方位推进“数字化”,中小企业数改形成样板。

我们大力推进“数字+制造”融合发展,创新开展“一县一行业”“十链万企”数字化改造工程,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低成本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子,培育形成未来工厂9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2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73.3%、居全省前列。目前,我们正积极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改和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三个全覆盖”。

四是全要素赋能“大走廊”,科技创新筑强硬核支撑。

我们大力启动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浙中实验室挂牌成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建成运行,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浙中科创走廊集聚了全市50%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在职高层次人才,60%以上的省级高新区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创新驱动效果不断凸显。今年上半年,金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57.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8.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速9.6%、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外引内培,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打造数实融合工业强市。



浙江卫视记者:前不久金华市委召开了八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朱重烈




7月27日,我们召开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以市委全会的形式循迹溯源、学思践悟,深切感悟总书记的关心厚爱、一路引领,并对坚定不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作出全面部署。具体来讲,就是要答好“四维之问”、突破“四个瓶颈”、打造“11个方面标志性示范成果”。


01
答好“四维之问”。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找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的政治站位、坐标方位、职责定位,回答好四个时代之问。

即:第一个问题,对标永追随,金华怎么干?就是要在牢记嘱托中走好奋进之路,把总书记作出的每一条重要指示、赋予的每一项重要任务、提出的每一个重要要求,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来落实,以实干实绩实效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个问题,全国学浙江,金华怎么办?就是要与时俱进做好已有经验的传承、转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大抓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突破性创新,打造更多引领性强、公认度高、影响力大的金华工作品牌。


第三个问题,全省大竞跑,金华怎么跑?就是要打破路径依赖、突破惯性思维,迭代举措打法,每项工作定“标线”、争“高线”,全面对标比速度、比环境、比质效、比干劲,全力以赴争空间、争要素、争项目、争政策,奋力在全省横向比较中获得高分、取得优势。


第四个问题,短板很突出,金华怎么补?就是要优化完善补短板的目标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着力做优经济增量、升级产业存量、刷新区域总量、激活创新变量,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02
突破“四个瓶颈”。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找准突破点、做实着力点、抢占制高点,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纵向提占比、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


一是突破思维瓶颈,就是要解放思想观念,放大格局视野,强化争先意识,主动把工作放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发展大格局中审视和谋划,争取更多领域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二是突破状态瓶颈,就是要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严于担当,从制约发展最突出的瓶颈入手、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入手、从市场主体最困惑的问题入手,以状态的“率先突破”推动发展的“破圈突围”。


三是突破能力瓶颈,就是要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落实,建立“谋划部署、挂图作战、清单交办、督查考核、结果反馈”的闭环落实机制,不断提高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的真本领。


四是突破制度瓶颈,就是要完善市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机制、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保障机制、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破解要素制约、市场空间边界、内在动力约束,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03
打造“11个方面标志性示范成果”。
立足金华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势利导推进变革性实践、实现突破性进展,在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示范引领中塑造更多市域典型范例。


1.放大红色根脉优势,打造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示范成果;
2.放大枢纽综合优势,打造世界一流陆港建设示范成果;
3.放大改革集成优势,打造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示范成果;
4.放大数字经济优势,打造数实融合工业强市示范成果;
5.放大开放通道优势,打造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示范成果;
6.放大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科创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成果;
7.放大特色农业优势,打造“土特产”振兴示范成果;
8.放大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示范成果;
9.放大治理创新优势,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成果;
10.放大八婺文化优势,打造新时代人文高地建设示范成果;
11.放大党建统领优势,打造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示范成果



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八八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请问这些年来金华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邢志宏




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幸福,一直是金华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这些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加快推进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等指示嘱托,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新征程。2022年,金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万元、3.6万元,是2010年的2.7倍和3.1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5。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扮靓“浙中花园”,推进生态利民。

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了全省“五水共治”、蓝天保卫第一枪,创新推广了“河长制”等经验,治水连续9年捧获“大禹鼎”并3夺金鼎,全域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生态环境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这些年金华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攀升,目前已跃居全省第三位。



二是建设“三大中心”,推进优享惠民。


全面实施教育“三百工程”“千医百院工程”和文化建设“九大行动”,金华理工学院、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启动建设,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实现全覆盖;三甲医院增至8家;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上山申遗扎实推进,浙婺发展成为样板,横店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三大中心”建设为牵引,扎实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基本创成全国安心医保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获评全国优秀试点。今年二季度,全省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金华获五星评价。


三是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强村富民。

充分发挥“千万工程”率先实践地的先发优势,全面开展现代化和美乡村创建,创成示范县6个、示范带5条、示范乡镇75个、特色精品村269个,基本实现全域美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经验全国推广。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加快,培育淘宝村519个、居全国第2。实施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系列改革,打造“山海协作”市域版,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四是弘扬“浦江经验”,推进善治为民。

大力传承和弘扬“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矛盾闭环化解,全域创成无信访积案县,连续十七年获评省“平安市”。全面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行政诉讼败诉率降至5%以内。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7.5%。



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一以贯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为抓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样板。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我说两句…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