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伊始,城东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63位特殊的新同学,他们都是来自撤并学校——岭南乡小和陈溪乡小的“山里娃”。为了帮助这群新同学尽快适应新环境,城东小学秉持“优质融合”总基调,详细制定“五育并举”措施,以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大家在新校园里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努力谱写城乡教育优质融合新篇章。
“新学期,岭南、陈溪两所撤并乡小的63名孩子被安排来到城东就读,针对三校学生的融合,我们积极谋划各项接收工作,想方设法让三地三校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社会满意。”城东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章伟军介绍,为强化立德树人,夯实“三有教育”,学校在实行均衡编班的基础上,专门开设《学礼》校本课程,全方位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围绕融合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充分挖掘两个乡镇的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德育微创新“4+1”活动。用心组织“暖心七个一”行动,即一次进校,产生美好连结;一次访谈,建立信息档案;一种仪式,见证友好相遇;一次结对,组建学习伙伴;一周陪伴,拉近师生距离;一次选课,满足个性需求;一封信件,倾听家庭心声,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全力推动优质融合。
为进一步优化食堂服务,学校以“食安智治”工程为载体,制定“一周定期查、一月抽项查”检查制度,并参照浙江省“健康营养食堂”标准,合理定价早中晚餐费用,为全体住宿生以每餐4元的价格增加营养夜点心,确保所有学生在学校里吃得安全又健康。同时,学校针对两个乡镇各开通一辆校车,均配有所属乡镇的随车管理人员,定时定点往返接送。
在入学城东的63名新同学中,有50人因回家路途遥远,选择住校寄宿。为打造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学校专门投入300万元精心改造适儿化的儿童公寓,全部的床位均为单层设计,洗脸台、毛巾架等洗漱设施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设置,还取消公寓内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插座,在每层配备2套洗衣机和烘干机、开设3间阅读区与自习室。
“这学期,我们招聘了10名生活指导教师和1名住校医生,要求全部持健康证上岗,按照1:8的比例配备,全方位做好所有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工作。还建立起行政值夜制,每天安排一位行政值班,负责巡视就寝情况并处理突发事件。”章伟军表示,考虑到50名新同学刚开始可能不适应寄宿生活,学校心理健康站特意在每层寝室设立悄悄话信箱,由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负责每周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积极推行成长导师制和党员结对帮扶制,重点关注“特殊言行”“特殊家庭”学生,一对一做好谈话疏导和学业帮扶。
开学以来,城东的校园里也一直涌现了许多的感人细节:金牌班主任顾玮珠老师用母亲的怀抱接纳了整一班的山里孩子;陈瑛老师在大课间发现身穿灯芯绒厚绒裤的学生,忙打电话让丈夫送来家里儿子的夏装;万奕廷、阮诗茜、陈皓淇等同学与钱燕燕老师主动捐款为六(3)班孩子交上了班委费;寄宿部程瑛主任全程指导生活部老师细致周到地做好每个孩子的晚间管理工作……“小规模学校的撤并,事关社会和每户家庭,我们学校将努力打造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园、乐园、家园,推进城乡教育优质融合走深走实。”章伟军说。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淋玲 通讯员 郑荷囡
编辑:徐文斐
审核:孙海燕
终审:章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