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忠廿年培育19个元胡新品种 期待元胡连作不是梦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何若舟
2023-10-18 10:395274阅读

秋收时节,稻香四溢,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在马宅镇和协村姓何自然村的一处农田里,元胡种植户何西忠早已收割完水稻,正忙着播种元胡,为来年的丰收打好基础。“我要赶在这两天把元胡播种完,不然就错过播种期了,到时候不仅产量会显著减少,还会耽误水稻的新一轮播种。”何西忠说道,水稻与元胡的轮作环环相扣,牵一发便能动全身。

何西忠今年73岁,自打出生后就与田野为伴。受窘于饥荒年代,家中长辈都以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生,因此他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在家帮父母亲干农活。当时属于大集体时代,村里的田地都归生产队所有,村民收获的粮食都要上交给集体,只能通过劳动赚取工分去购买粮食。因此,对于何西忠一家来说,种地是维持生计的唯一方式。何西忠18岁时,为补贴家用,便去拜师学习木工手艺,平日一边做木工活一边种地。

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何西忠家有了责任田。此时,大家种地不再满足于能吃饱饭,转而开始追求经济效益,稻作制度也从三季稻渐渐转为单季稻,元胡、贝母、席草等经济作物开始大面积种植,何西忠便把种植重心转移到元胡水稻轮作上。由于元胡的生长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不宜连年种植,何西忠就采用席草水稻、绿肥水稻等轮作方式。

“元胡水稻轮作还是挺看天意的。”何西忠表示,天气是影响收成的最大因素。“每年11月中旬前,元胡必须播种完毕,不然种子就会发芽,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每年的10月份是关键期,此时如果下雨过多,一来会耽误水稻收割,二来田里的积水不利于种植元胡,导致元胡的播种条件受到制约,造成减产。”水稻生长在水田中,不管是为了收割还是“无缝衔接”种植元胡,都必须做好排水。“早前田里的灌溉设施简陋,排水一度成为难题,有时甚至需要人工一勺一勺把水舀出去,水排不干净的情况很常见。”不仅如此,碰到极端恶劣天气,田里的作物也会遭殃。何西忠感叹道,近些年就遇到了好几次冰雹,受灾的田里一片狼藉。尤其是2020年正月的一场雹灾最为猛烈,当时正值元胡的开花期,探出地面的茎叶全被打趴在地,放眼望去就像铺了一层草皮,结局自然是全军覆没,颗粒无收。

鉴于何西忠种田有方,20年前,市农科所的专家就找到他,想与其合作培育元胡新品种,设立元胡种植示范基地。由农科所提供试种的种子,何西忠负责培育,并将发现的特殊情况以及果实样本收集上报,再由专家对比分析,从而培育出更多新品种。目前,何西忠共育有“浙胡2号”“浙胡3号”等19个品种的元胡,“有些品种是我个人培育的,还有很多品种未被命名,现在就想培育出可以每年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的新品种,突破土壤肥力对元胡的限制,到时元胡种植必将迈入新阶段。”何西忠一边拿出装在不同麻袋中的元胡种子,一边骄傲地说道。近年来,他还奔赴各地学习元胡种植经验,探求元胡种植与品种培育新门道。

如今,何西忠仅有不到10亩的土地,元胡水稻轮作的收益却十分可观。“今年的收益不错,元胡干卖到了每公斤140多元,仅种植元胡的利润就有10余万元。”何西忠坦言,之前由于人工成本较高,每到元胡收获期,仅靠他和妻子两人挖元胡,通常要耗费一个月左右时间,今年花了7000多元请了几位工人帮忙挖,省力的同时效率提升了不少。“相比于元胡而言,水稻的经济效益并不算高,但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填补了夏季种植的空白,补贴了家中粮食,更是元胡丰收的‘催化剂’。”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常被人戏谑的“回家种田吧”其实蕴含不少门道,并没有挥挥锄头松松土那么简单,何西忠与田相伴了一甲子,元胡水稻轮作依然“在路上”。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我说两句…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