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岛:故乡的月光是最美的颜料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实习生 葛禹飞
2023-11-01 11:136845阅读

编者按:故乡的清辉,温柔了游子的归心。

第四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期间,由市政府主办,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文联承办的“乡情乡愁”乡贤画展在卢甫圣美术馆(东阳市美术馆)开幕,仅中秋国庆假期,观展人数就突破4万人次。

本次展览的两位画家雪岛、李项鸿,分别来自东阳的南乡和北乡,工作地域也分处大江南北,创作风格更是各有千秋。这场丹青“南北对话”,照亮了游子的内心。

闽南地区的渔家风情,天山南北的丝路风光,一南一北,一海一陆,在一场以“乡愁乡情”为主题的画展里邂逅。

这是著名工笔画家雪岛为故乡东阳展开的缱绻画卷。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在这位久居闽南的东阳籍画家画笔下,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连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宏大背景下,这些诗性具足的画作,让观者不禁感叹画家对时代主题的精准把握与独特表达。

海上潮生,万里边疆有“故乡”

《天山大叔》

《和田母亲》

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白净的肌肤——《天山大叔》《和田母亲》等带有鲜明新疆维吾尔族人种特征的肖像画,乍一看,它们仿佛和“乡愁乡情”的画展主题格格不入。

“明明是表现东阳乡愁主题的画展,怎么会有少数民族的肖像?”面对这些画作,常有观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此,雪岛回应以“读懂画面背后的深意”:“一幅画不仅仅是色彩和线条的组合,它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意义与象征。”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工作的雪岛,踏上了奔赴新疆的旅途。其实,早在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后,雪岛就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部。那方神秘莫测的热土,既是他的心之所向,更是他的创作对象——以巧密精细见长的传统中国工笔画,能否如徕卡相机一般,细腻描绘新疆的宏伟、瑰丽、浪漫,用“心”再造全新的美学意境?他一次次思考如何拓展画作的题材和立意,并在一次次入疆写生中突破了瓶颈。

这十年,也是浙江省援疆工作超常规发展的十年。阿克苏地区是浙江省对口支援地区,温宿县是金华市对口援建对象。在新疆采风时,雪岛还前往浙江援疆指挥部采风,结识了多位援疆干部,为他在阿克苏地区采风提供了诸多便利,加深了他对新疆的了解。特别是新疆保留的历代丝路文化成果,让他收获良多。

丝绸之路上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跋涉的艰辛。而在目睹了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后,雪岛所体会到的离愁更甚,可谓“愁肠百结”,并对“工艺美术之乡”东阳特有的艺术风格以及宋韵美学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份“愁结”和感悟被他倾注到了画作中,“我尝试通过笔墨,去抒写由‘一带一路’联结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雪岛说,此次展览所展出的新疆题材画作,其实是浙江援疆成果的创造性转化,这其中凝结着众多东阳援疆干部的奉献。“展览期间,好几位我认识的援疆干部前来观展,他们在画作前伫立良久,默默流泪。”雪岛说,这些画作展现的是东阳人“小我”之外的“大我”,是东阳人在新疆创造的另一个“故乡”。内敛含蓄的“摩诘之风”画面下,洋溢着的是满腔热血,记录的则是东阳在时代征程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历程。

《沧桑岁月》

从泉州出发,雪岛的脚步并未停驻于新疆,而是走出国门,穿越东亚大陆,深入中亚地区并延伸到欧洲,游历了“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等。画展中的人物肖像《沧桑岁月》,描绘的就是一位乌克兰大叔。“如今的乌克兰战火纷飞,在为画展挑选画作时,我把它作为首选,而且印在画册的人物肖像部分第一页,表达的也是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待。”世界难免破破碎碎,他却努力用唯美的画作弥合裂隙抚平创伤。

闽南望乡,载酒仍似少年游

“岭外乡音断,经冬复历春。”

岭南地处旧时的百越,温度高湿气重,古时是朝臣被贬谪流放之地。1989年,雪岛从东阳木雕技校毕业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以木雕为生,而是离开春暖花开的家乡前往岭南求学深造,1998年后又到闽南泉州工作。

《闽南记忆》

“东阳的工艺美术造诣虽举世闻名,但仍需要吸收其他艺术之长。我走出家乡,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增益艺术素养。”传统东阳木雕除了让雪岛掌握了一门手艺,更为他打开了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窗口”,让他渴望看到更辽阔更美好的风景。20世纪80年代末南方领风气之先的改革开放盛景,让大批东阳工匠前往热土淘金,也吸引了雪岛把目光投向这方令他完全陌生的艺术天地——旧时文人留墨于岭南的诸多“苦难文学”,使得岭南诞生了“朴正守真”的审美特点,诞生于此的岭南画派赓续了这种审美追求,创造出用撞水撞粉表现物象结构的独特技法,给雪岛造成极大的冲击。

在广州美术学院的专业学习,在闽南工作时从事的漆画艺术,为雪岛日后开创“兼工带写”的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短短几年间,他就成为闽南画坛引人注目的新星。随着他的画作在全国美展屡次获奖,尤其是画作《寒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逐渐蜚声业界,作品屡在拍卖会上被高价竞逐。去年起,雪岛担任了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使得他的艺术视野和审美更为宽广、更具高度。

可即便如此,在雪岛的作品中,属于东阳淡逸清幽的美学并未被闽地凝重幽微的诗意覆盖掩藏,而是与之相辅相成,日益浓厚。“故乡一直都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创作的动力。”年幼时,他就用铅笔临摹小人书上的将军和仕女,更逐页完成了临摹数十册《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壮举”,“读初中时,美术老师对我的画作非常欣赏。”在东阳木雕技校就读时,雪岛更是以一幅《荷花仙子》夺得东阳市美术比赛一等奖。尽管如今功成名就,他却未敢忘本,把当年的《吕布戏貂蝉》以及《荷花仙子》置于雪岛美术馆中极为显眼的位置。

“我有着一段充实的童年,除了临摹连环画以外,还时常在村中观察各种鸟类和植物,在田野和山林里戏耍。”对老家横店镇琴堂村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明察秋毫”,夯实了他细致写实的基础。“牛头伯劳”“红嘴蓝雀”等见诸画中的十几种鸟雀,足以见证他对自然万物的细腻关注。童年的这个习惯,被他保留到了今天,哪怕东阳的乡村已今非昔比,可他为了画鸟,仍会豢养鸟儿在阳台上,并从野外撷得树枝置于笼中,极力模拟出鸟在野外的生态环境,日夜观察,与鸟为友,潜心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以至于后来,光凭它们进出笼中扑腾翅膀的声音,他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鸟。故乡的生物多样性,给了雪岛难忘的童年,让他在成年后依然乐此不疲,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画作。

《东白雪霁》

《卢宅人家》

虽然如此,在众多以故乡为内容的画作中,雪岛仍是下意识地隐去了故乡的特征,《故乡卢宅》和《东白雪霁》是鲜见的个例。他曾无数次徜徉在卢宅的深宅大院,那里是他艺术人生的出发点,昔年东阳木雕技校就设在卢宅。对于东阳的“香格里拉”、拥有浙中最高峰的东白山,他却是直到去年才涉足。但在被“东阳脊梁”深深震撼之余,他的画笔却没有停留于具象的山水,而是被山路边崖壁上的岩缝、积雪、枯枝所吸引,以微距拍摄的角度,将此作为画面主体,空白处则是一只小鸟飞奔而来——那正是另一个与他拥有同样审美的生命。在东白山上被积雪半掩的一段枯木,吸引了鸟雀的光顾,也一样吸引了他的目光,催生了《江南春雪彩羽飞》。

《江南春雪彩羽飞》

《桐树花开月半明》

年初,在接到第四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的邀约后,雪岛即闭门创作了《桐树花开月半明》。一段满缀桐花的枝头,招徕了两只红嘴蓝雀,雅致的笔触勾勒出的是故乡为他深植的诗意。所有这一切,无不映衬着故乡广阔的天地,静中有动,画中有诗。江南腹地东阳的花鸟雅趣,让无数人流连于画作前,不约而同就想起童年上树捕鸟下河摸鱼的“顽劣行径”。

回归故里,乡愁悠悠慰我心

和众多工艺美术大师不同,雪岛并没有“后继无人”的遗憾。他的女儿何瑶也从事美术。在父亲的影响下,何瑶也致力于对故乡文化的宣扬,父女俩强强联合,举办了多次画展,让更多人领略了东阳文化。因为女儿,雪岛也结识了很多年轻的同行。可不同于他这一辈的画家,大多数年轻画家乡愁主题的创作寥寥无几。“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觉得画家的创作风格往往是故乡赋予的,这也是我们万万不能舍弃的情怀。”

自2000年以来,雪岛已在故乡举办了3次画展,他对故乡的一次次回望,最终促成了他“返乡”——目前,他斥资5000万元,在东阳木雕小镇建设美术馆,“这里面不仅有我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有我收藏的一些美术作品,希望能丰富东阳的艺术观展储备,丰富木雕小镇的文化项目格局。”他希望以美术馆的馆藏资源和活动运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学习,为东阳的工艺美术行业带来更多福祉——这是他对故乡的回报。

“到了宋代,花鸟画已达到了顶峰,而我若要望其项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忘本。”在雪岛内里,最好的颜料是故乡的月光,画不完的是故乡的风景。童年鸟雀扑腾翅膀的声音,永远召唤着他在艺术创作上大道望乡。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我说两句…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