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国木雕城 打造汉文化研学基地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楼瑶琳
2023-11-09 14:044864阅读

把宣纸铺于汉砖纹饰上,打湿宣纸,再用蘸有朱砂的拓包轻轻涂抹(拓印)上色。未几,粗细深浅不一的纹路、阴阳明暗各异的花纹便跃然纸上,画面刻线简洁、古意盎然。这是3日江北街道下范小学学生在一品堂文化·东阳中国木雕城研学基地体验汉砖拓印的场景。

今年9月份,东阳中国木雕城与一品堂博物馆联合,在国风生活馆打造汉文化研学基地。一个是金华市和东阳市双认证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坐拥中国木雕博物馆、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等丰富文旅资源;一个是通过省文化厅审批设立的博物馆,拥有汉砖、古代石雕、古代家具等珍贵馆藏资源。两者珠联璧合,让团建、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在汉砖拓印、汉砖仿制、汉服礼仪等汉文化体验中领略汉风遗韵的魅力。

走进汉文化研学基地,只见一条条长桌上放有一块块砖头,侧面凸起的文字及纹饰或清晰可辨或模糊不清。砖块外观古朴、砖面斑驳、边缘凹凸,有的仅剩半块残砖。

“这些砖块都是2000多年前用柴窑烧制的,纹理、形态各不相同,可以说每块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品堂博物馆馆长吕新明说,汉砖是来自秦汉时期的篆刻艺术,雕刻的铭文是研究汉字形体演变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文字、图案多富含吉祥寓意,表达人们的理想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祈望。比如,田字格代表田地、框内交叉代表门户、圆圈代表铜钱,分别寓意有田、有房、有钱。

在研学基地墙上,挂着多幅拓片题跋的作品照片。去年以来,吕新明遍访书法名家,为汉砖拓片题跋。名家被其潜心研究汉文化的痴心所感动,纷纷欣然提笔,挥毫泼墨。

据东阳中国木雕城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木雕、竹编、麦秆剪贴、蓝印花布/扎染、针刺无骨花灯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举办了十多期非遗课堂;经常邀请香学家、茶艺师等,举办国风文化公益课,让孩子们埋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研学项目为学生搭建了集科普知识学习、技工实践体验、非遗传承等一体的校外课堂。汉文化研学基地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东阳中国木雕城的研学内容。自9月份开放以来,该基地已陆续接待2000人次中小学生。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我说两句…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