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长歌行”,这站到南湖!书写大运河活态保护活化传承的“南湖答卷”!
记者 周明丽 通讯员 许颖佳 编辑 沈思冲 责编 周明
2023-11-14 09:531383阅读


运河“长歌行”,这站到南湖。

今天,2023世界运河古城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南湖启幕。世界,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聆听大运河南湖段的声音。


不朽的大运河,历史上给予了南湖莫大的馈赠,甚至是嘉兴城得以崛起的一块关键基石,哺育了近百代嘉兴人,时至今日,仍然对这座城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近年来,南湖区作为嘉兴主城区,借河发展,通过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活化传承文章,让古老的大运河展现新时代的青春芳华。

新时代下,呵护大运河文化遗产从高起点、高品位的保护修缮开始。

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在南湖区界悠悠流过约6公里,航道里程仅占大运河嘉兴段主线的5%左右,却密集地分布着三塔、子城、杉青闸、分水墩、落帆亭、秀城桥、双魁巷、月河古街等大量运河历史文化遗存,说是大运河嘉兴段最精华所在也不为过,大运河孕育的嘉兴文脉在这一段有着灿若群星的呈现。

近十年来,以河道保护、环境整治、古迹修缮为重点,市、区两级政府实施了大运河文艺复兴的一系列工程,妥善保护沿途每一处大运河遗产,水清岸绿、风景迷人,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完工,大运河南湖段拥有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风貌。


上个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推进会在绍兴召开,南湖区月河历史街区提升项目作为全省优秀案例在会上路演推介。这一15年前便打造好的大运河河畔民居建筑群,早已是南湖旅游桂冠上的一颗明珠,长街曲巷、檐角楣梢饱蕴大运河千古风情,成为市民游客的“诗和远方”,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年接待游客量达600万人次。


去年端午,与之相对的芦席汇历史街区也正式开街,作为“月芦文杉”片区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临水传统建筑和垂直河道的鱼骨状街巷肌理,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江南民居风貌,大运河南湖段有了更完整的展示窗口。


子城,是又一个大运河文化带古迹保护样本。始建于三国吴黄龙年间的嘉兴子城,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2017年,嘉兴子城遗址公园建设启动,于2021年6月25日开园。中轴线上,经仪门、戒石坊来到历代衙署大堂等建筑的地下遗址,一路上设18条篆刻年份和大事记的铜带,代表自公元231年建成至今1700多年的历史,形成一条跨越时光的千年大道。精心修缮的子城遗址,让漫步其中的市民游客沉浸式触摸时光遗韵。


无论是古闸、古塔还是古桥、古镇,乃至故事、传说、艺术与民俗,南湖区大运河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的传承表达方式。近年来,通过精心提炼辖区大运河南湖段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南湖区精心打造大运河超级IP,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让悠悠大运河以全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座塔影认嘉兴。千百年,大运河上的船工遥遥望见三塔就知道嘉兴到了。如今的三塔,仍然是大运河(嘉兴段)最具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地标。与之关联的踏白船比赛,每年端午与龙舟赛一道登场,这是大运河南湖段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过去每逢农历三月十六在大运河三塔塘举行,深受群众喜爱,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踏白船绕障碍抢荷花趣味表演赛,作为每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上演,大运河赋予南湖人的生活方式仍然活力满满。


悠悠运河水,给南湖以无限滋养,运河两岸不仅形成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也兴起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活态的传承场景成为市民游客熟悉的日常。在梅湾街、月河、芦席汇、梅花洲等景区,国潮文化市集、汉服打卡、传统游艺等互动精彩纷呈,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内,借助新媒体的诗性表达更是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魅力打进人心深处,在南湖,活化利用的运河文化正成为时尚潮流,“运河生活方式”圈粉越来越多年轻人

让古今和谐共融的历史文化魅力在创新中传承,走出一条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南湖路径”,南湖区的答卷还在继续书写。



图片由南湖区委宣传部提供


评论·3
逍遥游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11月16日
越来越好
燕尾服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11月16日
长歌行
读友_MXACC9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11月15日
展现新时代风华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