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李棚杨“替父从厨”,迎来高光“食”刻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何若舟
2023-11-15 15:055795阅读

连日来,家住江北街道甘溪村西楼自然村的李棚杨每天凌晨3点即起床,开始忙活一天的工作。作为一名乡宴厨师,菜市场就像他的第二个“家”,灶台就是他的“聚宝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他的“成名绝技”……

在乡间,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满月酒、乔迁酒、生日酒,大家都会宴请邻里亲朋,一是图个热闹,二是添点彩头。尤其是在某些“黄道吉日”,乡宴数量更是达到高峰,说是各村都有宴席也不为过。“纵有三头六臂,奈何分身乏术。”从李棚杨短短的一句话中,便能窥探到如今乡宴的红火。


脱下军装系上围裙,子承父业的背后却是文化流失

李棚杨的父亲李承伟是个老厨师,今年56岁,做乡厨已有30来年。李棚杨出生于1993年,从小生活在氤氲着柴烟与食物香气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对烹饪的兴趣日益渐浓,七八岁时便能烧得一桌好菜。2011年,他从东阳市汽车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于上海某陆军部队,5年后退伍回东,接过父亲手中的铲子和勺,从一名军人正式转变为一名乡厨。

儿子挑大梁后,李承伟退居二线,化身儿子的“助理”,平时帮着买买菜,做点小食,干些端盘送菜等杂活。“赶上好日子,不少人家找上门来,儿子忙活不过来,只能我去帮他们烧。”李承伟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活也干得少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关键时刻还得靠他,“这样也能多赚点钱!”

李承伟的妻子陈小英是家中的“统筹”,主要负责接订单、排菜单、筹备人员等工作,平时忙起来也没边儿,常常手写菜单到半夜。

值得一提的是,儿媳妇杜梦婷也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没多久就与李棚杨相识成婚,先后生下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5岁,小儿子3岁,正是闹腾的时候,平时下班回家就得照顾孩子,也帮不上他们的忙,但算账管钱我还是很擅长的。”杜梦婷笑着说道。

一家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现在做起来比以前简单多了,免掉了很多流程,也少了很多规矩。”李承伟感慨道,以前摆宴席,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是挨家挨户、东拼西凑借来的,前来帮忙的人也都是邻里乡亲,而现在他们都提供一条龙服务,东家只需要提供场地,选取菜品,然后“坐享其成”即可。李棚杨坦言,自己干这一行已经7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独属于东阳的乡宴民俗正在慢慢消失。“各村的习俗不同,乡宴吃什么、怎么吃、什么不能吃等等都有讲究。像以前办白事不能吃肉,还必须有豆腐,现在很多地方都不讲究这些了。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民间风俗,都已被大家渐渐淡忘了,很多人觉得乡宴内容都差不多,挺可惜的。”

杨梅粿、馒头、焐肉、鱼,东阳传统乡宴“四件套”坚挺

在东阳的乡宴上,要说真正的主角,并不是鸡鸭虾蟹、山珍海味,而是东阳独有的“四件套”。

自古以来,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等,杨梅粿都是东阳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其外表用染了红曲粉的糯米包裹,鲜红靓丽,小巧圆润,酷似一颗颗杨梅;内馅则以芝麻、白糖等为主,轻咬一口,糍而不化,软而不硬,甜而不腻。李棚杨说,只需蒸10来分钟,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的“杨梅”就出笼了,这是独属于东阳的味道,也是乡宴必备菜品之一。

馒头寓意“蒸蒸日上”,是道吉祥如意的食物。出笼馒头为圆弧形,柔软而富有韧性,用手一抓,整个馒头缩于手心,放开则复原如初。其上常印有红字(福、禄、寿、喜)。

焐肉则是李棚杨的拿手好戏。他说,将猪五花切成三两以上的大块肉,放入直径约1米的大锅里,加入笋干等配料文火慢炖2个小时以上,一锅可供20多桌宾客享用。“有一点我和别人不一样,就是烹饪过程中我不加一滴水,酒也只加稍许,这样做出来的焐肉酥烂浓香,入口即化。”

作为宴席标配,馒头焐肉通常作为组合菜上桌。将馒头对半撕开,放入一块肥瘦相间的焐肉,再添点笋干,咬上一口,香酥滑润,唇齿留香。

至于为什么要有鱼,寓意自然是“年年有鱼”。

三个月休息不到五天,订单已排到明年下半年

“今年的生意不要太好!”11月7日晚,见到李棚杨时,他兴奋又略带疲惫地说道。

前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禁办酒席等管控政策一经发布,李棚杨的事业随即遭遇重创。“那段时间,生活压力太大了,每天只能在家吃老本。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没法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能算男子汉吗?”于是,李棚杨开始琢磨赚钱的门道。后来,凭借一手好厨艺,李棚杨在骆店夜市摆起了夜宵摊,做点小炒和龙虾,生意日渐红火。但疫情反反复复,摊位时开时关,算不上安稳。

去年底,疫情解封,李棚杨终于迎来了暖春。“去年除夕前夜我还在外面干活,过完年没休息几天又接着干,整个上半年非常忙碌,因为疫情延后的酒席大都改办在了上半年,生意最好的3个月休息的天数不到5天。”不仅如此,碰上端午、国庆等假期,李棚杨更是“痛并快乐着”,赶完这户去那户,一刻也不得停歇。

今年到目前为止,父子俩共接了差不多300单。李棚杨坦言,按目前承接的订单来看,忙碌的状态将持续到年底。“暑期算是淡季,稍微空一点,国庆之后又忙得不行,找上门的客人非常多,有提早预定的,也有临时喊去帮忙的,最长远的订单都排到了明年下半年。像今年农历十月廿日是个好日子,在去年就被客人预定了,后来陆陆续续有客人找我们,甚至开出了更高的价格,但也只能无奈推掉。”

“早3晚11”是常态,生意太好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

采访当天,李棚杨凌晨3点便起床,简单洗漱后就赶往菜市场购买早饭所需的菜品,然后赶到酒席现场烹制早饭。早饭和正餐不一样,属于流水席,一有人来就要现烧,正经坐下来吃个早饭的时间几乎没有,李棚杨只能抽空啃几口包子垫垫肚子。早饭结束后,李棚杨又要跑到菜市场购买午宴的菜品。从开始准备午宴到结束,起码需要花费3个小时,快速吃完午饭后,李棚杨顾不上休息,立马再次前往菜市场购买晚宴的食材。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户人家的午宴和晚宴,菜品基本上不同,这不仅考验厨艺,如何灵活选择菜系也十分重要。晚宴结束后,解决完剩余的工作,李棚杨回到家中已是夜里11点,“忙起来就是这样,待在菜市场的时间都快赶上在家的时间了,两个儿子几天也不一定能说上一句话。”

看着丈夫早出晚归忙于工作,杜梦婷满是心疼:“他工作真的非常辛苦,起得早睡得晚,白天还没有时间休息。虽然请了人帮忙,但目前人手不够,洗菜、洗碗、搬桌椅等工作他也得帮着干。不仅如此,他做菜时一个人要同时操作好几口锅,注意力得非常集中,容不得一点失误,一天干完身心俱疲。”父亲李承伟也直言,生意太好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

食材新鲜、厨艺精湛、服务到位,乡宴并不“脏乱差”

乡村宴席的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但为什么很少有人吃坏肚子?

李棚杨笑着说道:“乡宴的环境确实比不上饭店,但卫生还是很有保障的。当天晚上的酒席,猪是早上放的血,鸡两个小时前还在跑,鱼虾下锅前还活蹦乱跳,部分蔬菜也是地里现摘的,几个小时前饭桌上的荤菜还在吃着素菜,新鲜程度仅次于抱着生啃了。冷冻的食材加点‘科技与狠活’,虽能做得好吃,但始终过不了大家这一关。”食材不新鲜,东家会抬不起头;厨师技术不行,活都接不到,业内也会抬不起头,李棚杨深谙此道理。

问及有哪些菜是自己的招牌,李棚杨打趣道:“任何一道菜我都有把握烧到最好,而且每个地方口味不一样,同一道菜我也能烧出很多种味道。”答案并不是空穴来风,凡是品尝过的村民都对李棚杨的厨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手艺要好,服务也很重要。从事服务行业,就要满足东家的一切要求,菜品质量、口味咸淡、上菜速度等等都应参照东家的想法。东家办得满意,客人吃得满意,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李棚杨说。

乡宴盛况空前,李棚杨算是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的心里似乎早已有了答案。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单昌瑜

我说两句…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