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龙行龘龘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4-01-03 10:481.4万+阅读

欢迎您,时间的朋友,一起来到2024年!

虽然还有两个月才是甲辰年,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对您说一声:2024,龙行龘龘。

为了这份新年的仪式感,《黉门周刊》特别邀请陈金彪、陈林旭、应旦红、金妙勇、吴振宇、金升高、金笑珍等7位书法家,分别书写和篆刻了龍、龖、龘,提前为您送上龙年的祝福。

也许您已经注意到了,这3个字都是繁体字,笔画复杂到很多人都记不住。

甲骨文 应旦红

可是,真正的书法家,对古文字总有着根深蒂固的偏嗜。甲骨文,可谓中国存世最古老的文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应旦红就以古老的甲骨文,演绎了这3个字。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市政协书画社社长陈金彪,则为大家奉上了大篆体的金文“龍”,以及缪篆体的篆刻“龘”。

印文:龘 边款:龙行龘龘 陈金彪篆刻

龍,多可爱的一个字!特别是它的右半部,上面一横就像龙角,下面三横代表龙爪,整个造型就像蜿蜒盘旋的龙身。

龙(大篆)陈金彪

“古人最早用象形的方法造出了这个字。”陈金彪说,虽然今天我们认为自然界不存在这种动物,把它认定为神格化的产物,“但是,鉴于远古时代的许多古生物已经灭绝。我们不妨想象,也许古人曾亲眼所见某种动物,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兴云吐雾,纵横四海,因此造出了这个字,并将其作为祥瑞的象征。”

1954年底,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龍”自此简化为“龙”;“龖”和“龘”,则彻底“隐居”于《康熙字典》等辞典里。

“事实上,秦统一使用小篆后,‘龖’‘龘’就已经不再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而到隶书时代,可以说已经‘失去’这两个字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林旭说,中国书法一笔一画皆有渊源,都严格遵循传统。今人如果要用书法演绎“龖”和“龘”,已经无法在存世的古代书法字库里找到这两个字,只能重新创作,也就是“造字”。于是,金笑珍尝试着用小篆造“龘”,吴振宇、金妙勇、陈林旭分别以行、草、楷、楷,写出了他们心目中的“龘”。

楷书 陈林旭

翻阅辞典,我们会发现:“龖”和“龘”,不仅读音一致,意思也是如出一辙,都指群龙腾飞的样子。其中的区别,则是“龖”为双龙,“龘”指三条龙,引申为多条龙。

龘(行书)吴振宇

古人到底是怀了什么样的心思,才会在“龖”之后,又创造出“龘”,形象地描绘群龙腾飞时气势磅礴的情景?但由此也可以窥见,古人是有多喜欢“龍”,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其叠床架屋,以此表达对飞龙的崇拜,对飞龙升天时所展现的强大威猛活力的向往。

龙(隶书)金升高

每增加一个“龍”,内心的喜爱与自豪,想来也就更深一层、更实一分吧!

或许,唯一能解释这种心态的理由,就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都是炎黄子孙!

龘(草书) 金妙勇

魏晋人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中记载,炎帝之母任姒游华阳,见到神龙之首,于是生炎帝。汉代《诗纬含神雾》直接说炎帝“龙首,颜似龙也”。而华夏另一位始祖黄帝,据各种史书如《竹书纪年》《史记》等皆记载,其体貌为“龙颜”“黄龙体”,时间更早的《山海经》则说黄帝“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龘(小篆) 金笑珍

飞龙离天,随云入渊。此说,多么像被新冠肺炎疫情缠绕的3年!

潜龙在渊,随云上天。此说,不正是对2023年起势蓄势的写照么?

金龙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说,就是我们每个人对2024年的强烈祈愿!

2024,愿我们都能破势跃升,顺利向上,龙行龘龘,飞龙在天!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