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城区寻“龙”踪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4-01-10 14:382.3万+阅读

2023,岁在甲辰。龙年说龙,不免就要提到与龙关联的地名。

东阳自古以来就崇拜龙。城区关于龙的记载,较早可见诸岘山。岘山的东岘峰上有飞钟岩,旧时有寺。相传某年突发洪水,漂没寺观,寺内有钟飞入大溪,后有人在因果湖见到此钟。《康熙东阳新志》引府志:“近年耕农湖中戽水,荇藻皆见。忽烟雾腾起,洪水涌泛,一龙飞翔而去。”于是东岘峰上有“龙潭”。明代邑令赵善政曾于春和景明之际出游岘山,与雅溪卢氏后人宏宇、肖厓、东麓、南禹邂逅于东郊,于是携游于岘山之巅。一行五人至山麓,于滴水岩观飞瀑,再上振衣冈、浩然台,游宝轮古寺,在寺内汲水烹茗,开樽小酌,四望无涯,水献双溪,城窥万井,千仓万箱,猬集目前。赵善政问卢氏四人,今日是否就此息游?四人说山巅有龙潭,人迹罕至,探奇穷幽,可往一游。众人于是乘兴而至,见此潭宽十丈,深不可测,潭水清泠,沁人毛骨。忽而云雾聚拢,雷电闪烁,众人立马返回寺中。此事被赵善政记载在《岘山记》中。

龙潭遇雨,从地理学来说,其实是一种地形雨,气象学上就有“山顶多昼雨”的说法。这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山谷中的上升气流随着地形爬升,水汽凝结而易在山顶形成地形雨。

龙作为一种精神图腾,频频见诸东阳的地名、人名,凡山水、寺庙尤爱以龙为名。东阳老城区内也多有以龙入名的地名,作为历史的印记,这些地名承载了东阳古城的人文基因。

龙泉坊

坊,旧时城市中街道里巷的通称。《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城内有二十二坊,即老城区划分为22处街坊。其中有“龙泉坊”,位于通江门内后街口(今龙井巷南端),面向县治。古代街坊多朝县衙或正大街,便于管辖。

此坊建于何时?查资料,有东眷韦氏履淳,字怀朴,东眷祖穆十二世孙,唐天宝末年(750-756)担任相府都事,被贬东阳,遂卜居邑之龙泉坊。由此可知,至少在唐代中期就已有龙泉坊。

龙泉坊过去还是东阳子城的北界。东阳子城在县城中,唐代末期县令沈彝宪修筑。根据旧图志,子城南至棋盘头葛宅园对巷,北至龙泉坊即今前徐巷一带,东至十字街,西为曹宅巷,即今上下金宅巷。

龙井巷

龙泉坊位于龙井之北,今已不存,但与其紧邻的龙井巷仍在。

龙井巷门牌

龙井巷在北镇楼之西,即今张府前巷西段,旧时通水门。巷内有“龙井”,至今犹存。数年前张府前巷拓宽改造时,井口被覆盖上石板加以保护。现在此井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楼,龙井巷上的路标

查《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可知龙井在旧时的县治北二百八十步,今北镇楼右。旧云“坎方无水扦龙井”,坎方即正北方,因为县衙正北方没有水,所以居民凿岩出水。凿到深达十余丈之处,泉水喷涌而出,水势之大令人望而生畏,就又以石头覆盖,以减少出水之势。

龙井巷的龙井

此井常年出水,汲取不尽。偶然有一日出水减少,露出井底石头。有好事者就沿着井绳下到井中,听到石头下面有连续不断的声响,认为有龙居于其中。于是碰到大旱年份,乡人就到此井求雨。

甲子年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邑人迎神,把幼虎置于祭台之上,模拟刘昆担任弘农太守时“虎北渡河”的德政情景,同时以此祈求远离火灾。当时,祭台架于井栏之上,井中之水瞬间涌起。当晚,龙井崩塌。有人传说这是 “龙虎相斗”所致。如今的龙井系后人重修。

龙井旧时又称为“龙潭”。唐武宗会昌三年(843),清河人张文采为避乱而弃官奔东阳,隐居于“东阳城北之龙潭”即龙井,后人把这一支称为“龙潭张氏”。

现在的龙井巷处于老城中轴线上,与南街、东街、西街分列四方,纵横交错构成“十”字。北镇楼居于龙井巷中间。龙井巷南段、北镇楼东侧旧有延福坊,坊西为双泉徐氏始迁地;南端为龙泉坊,东眷韦氏始迁地。龙井巷北段长245米,称为“后街”,《道光东阳县志》称其“旧由通远门至北镇楼”。后街为岘北杜氏聚居地,南宋时东阳城内有四名家“东李、西乔、南俞、北杜”,其中的“北杜”就是岘北杜氏,曾出过武状元杜幼节,因此后街旧时曾有牌坊“状元坊”。北段中部西侧原有张国维投水自尽的方塘“靖忠塘”,附近就是市级文保单位“笃庆堂”。

现在,龙井巷北段东侧为北门菜场;西侧曾为东阳棉针织厂,后改建成龙井公寓。

龙王庙

旧时县城多有龙王庙,以祈求风调雨顺。东阳老城的龙王庙在新安寺东厢,清代嘉庆年间由邑令徐传一设立。

其实,早先的龙王庙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县城西南15里,称为灵济庙,又称石井龙王庙,因为当地有潭如井,故而得名石井。

西岘峰上的石井龙潭

传说古时有砍柴人在潭中见到巨鳗,意欲捕捞,巨鳗忽然变形,“如蜃而角”,同时伴有神光烛山,雷雨大至。宋代嘉定中期,邑人在潭边立祠,每逢大旱就在此祈雨。根据宋人曹冠所作的《石井龙王庙记》记载 “龙湫显灵东阳,多历年所”,可知在这里祈雨多有灵验。

石井龙王庙于宋代宣和年间改建,后因遭乱而湮没于榛荆。绍兴壬申(1152)在旧址重建,县令留观德请曹冠作记,刻石以传。

隆兴二年(1164),夏日久不下雨。县丞荀公铸为此忧心忡忡,斋沐后与同僚祈雨于此庙,许愿如果天降甘霖,则将重修祠宇。后来果然天降喜雨,禾苗因此而得救。全城百姓纷纷响应募捐,为石井龙王庙增建两边厢房加门楼共计13间,当年十月落成。

开禧元年(1205),龙王庙门额改为灵济庙,元至元中重修,明天启中期再次重修,由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作碑记。

在碑记中,许弘纲称石井所在的甑山“龙势奔腾”,甑山之背,双峰之肩,“溪壑山累山可,崖壁崎嵚,隐隐若龙盘而露其鳞爪者,此石井所由潭也”。

由许弘纲的碑记中可知,此潭深广如井,井壁规整犹如人工琢錾而成,令人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泠泠一水,下注潭中,水质甘美泓澄,非山外诸泉可比。山谷深处人迹罕至,“龙斯窟焉”。遇到天将下雨的时候,则谷中云雾氤氲,这也许是龙将要起驾播云布雨了吧!

许弘纲还曾带着族人到此潭祈雨。那是天启乙丑(1625)六月,许弘纲老家画水一带大旱,许弘纲刚好在家休假,于是率族人祈雨于此潭。时间在六月甲辰,族人一步一拜到潭边,当夜就大雨如注。乙巳日又下大雨,平地水流没过脚趾,池沼皆盈,岁称大有。六月丁卯日,许弘纲回到南京,画水一带又干旱,于是七月戊辰日,族人又前往石井求雨,结果庚午日就起大风,雨连日夜不休,沾足满盈,不啻前度,人固有啧啧称奇矣。

崇祯戊辰(1628),75岁的许弘纲又接到族人告信,乡里大旱。当时的他已经老迈龙钟,但仍带着族人前往石井祈雨,再次获雨,“盖龙以孟秋朔日至,信宿而雨,连日夕皆雨,舆龙而还,则又雨,里中所得,视邻境较多,始幸藉手以复于宗老矣。”

三次求雨皆应验,其实与许弘纲精于气象之说有关。久晴必雨,这是自然规律。云层、风向均可昭示会否下雨。因此,在祈雨成功后,许弘纲更多是思考为政之道,“夫一妇之冤能致三年之旱,千夫之祷顾不能为三日之霖,我未之见也。”所谓的干旱与降雨,并不会因为一名妇女之冤屈、千名壮汉之祈祷而实现,但为政者应该专注于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将精力集聚于改善民生之上,以“丈人承蜩”的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干扰,则必然能像龙司云雨一样,为百姓带来福祉。“见龙所凭依不专在庙,而天所鉴佑则必在诚。诚之至也,龙可驯,雨可握,而况于人乎?”只要为政精诚,不仅可求雨得雨,更能令百姓丰衣足食。

将龙王庙设立于城内的徐传一系昆山人,贡生出身,乾隆五十三年(1788)到任,五十七年(1792)调任云南铜矿开采冶炼事宜,嘉庆先年(1796)回任东阳,嘉庆四年(1800)调福建长汀县,但又很快回任东阳。徐传一在东阳任上修建了多处公共设施,如养济院、忠义祠、乾元宫、东阳县汛等。

新中国成立后,老城区实施改造,龙王庙被移建至西岘峰的岘峰坑,寂寂无闻。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