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人物档案
何宏平,1967年出生于歌山镇林头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矿物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矿物学博士,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2023年获评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东阳籍科学家何宏平成功当选。喜讯传来,家乡人奔走相告。
何宏平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矿物学研究,在矿物表面作用、矿物生长理论和矿物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早期地球活性氧源于矿物表面反应,为解译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了新视角;发现层状硅酸盐矿物纳米晶粒堆砌生长的新机制,解决了黏土矿物结构演化路径和形貌多样性成因的矿物学难题;创建了黏土性能调控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开采的新方法,为黏土和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他为矿物学学科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学者们称他为“功勋卓著的勇士”。
“这既是荣誉,更是压力和鞭策。”成功当选院士后的何宏平表示,未来他会更加注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学生眼中,何宏平既是学识渊博、思维缜密、治学严谨的导师,又是举重若轻、笃定从容、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更是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爱生如子的长辈。他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励着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他阴差阳错攻读了地质学专业
何宏平的老家在歌山镇林头村,距横锦水库不到4公里,横锦水库的清泉从村中的水渠里流过。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里,何宏平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自幼品学兼优的他是家族子弟学习的榜样,他的表弟们就以他为表率,分别考上了北大、交大、复旦和人大等名校。
高中同学潘凯伟回忆,在东阳中学就读时,每天天蒙蒙亮,何宏平就起来晨读,晚上教室熄灯了,他还会站在路灯下看书学习。当年这拨成绩优异的同学,最大的梦想就是当科学家,何宏平也不例外。但在潘凯伟眼里,何宏平并非只会“死读书”,身为班长的他关心班级,关爱同学,和同学们感情很深。虽然专业成就很高,为人却异常低调谦逊,每次回东都会跟同学们聚一聚。
曾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的刘宝剑是何宏平的高中化学老师,对他赞赏有加:“他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对化学很感兴趣,经常会带着问题来找我。毕业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到北京领取院士证书回广州的当天,我正好在深圳,于是赶到广州祝贺他。”刘宝剑感慨地说,“他是一个充满正气的人,为人谦虚宽厚,做事踏踏实实,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科研。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觉得他都是东阳人的典范。”
何宏平有今天的专业成就,一大原因是他在高考后听从班主任许永华的建议,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但阴差阳错被地质学专业录取。当时的他“完全懵了”,但他快速调整好心态,大一就拿到了特等奖学金,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领略到地质学专业的魅力。
他是黏土科学前沿研究的推动者
1989年,何宏平从南京大学毕业,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凭借出色的学术成果、优秀的管理能力,何宏平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2021年起担任所长。
2023年3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何宏平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围绕“地球初始氧的起源”,模拟早期地球大气环境,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解剖了石英-水界面反应过程,揭示了地球初始氧的矿物起源——“石头会产氧”,并提出由此产生的地球初始氧气触发了早期生命的进化。
这一重要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为解译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了新视角,并为生命起源理论和地外生命探测提供了重要启示。矿物机械化学氧化剂导致的无机“氧绿洲”很有可能也存在于火星等其他类地行星上,产生适宜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化学梯度条件,对于探索火星生命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矿物生长与演化控制着成岩成矿过程,其机制是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前沿。黏土矿物常呈纳-微米颗粒广泛分布,而与其结构相似的云母则可形成巨晶,基于原子堆积的经典矿物生长理论无法诠释其迥异的形貌与性能,进而影响了对相关地质过程的客观认知。
因发现了层状硅酸盐矿物纳米晶粒堆砌生长的新机制,解决了黏土矿物结构演化路径和形貌多样性成因的矿物学难题,何宏平获得国际黏土学会“杰出成就奖”(迄今共12人获奖)和美国黏土学会Jackson奖(迄今共31人获奖),成为两大奖项设立30多年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学者。美国黏土学会前主席Stucki教授评价,何宏平是黏土科学前沿研究的推动者,为黏土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稀土等战略矿产资源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016年,科技部设立了“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在此之前,何宏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黏土资源与利用,而稀土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研究领域。为了争取项目,大年初三,何宏平就开始学习——从大学的教科书入手,研读稀土相关专业知识。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半,两个月时间的闭关学习,使他顺利地通过了答辩,拿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争取到了3700万元的科研经费。项目做成了,何宏平也成了稀土领域的专家。2021年,凭借出色的成果,他的团队又拿到476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至2023年,何宏平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创新,这在他的研究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何宏平团队的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等刊物上,获发明专利12件。
2023年9月16日,何宏平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绿色的稀土电驱开采技术,稀土采收率提高约30%,杂质含量降低约70%,开采时间缩短约70%。这一技术完全克服了目前采用的铵盐原地浸取技术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何宏平表示,该技术已完成场地试验,并在广东梅州建成了5000吨土方规模的示范工程,目前正在韶关开展万吨规模的应用工程,为国家稀土战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Science》的新闻栏目对他们研发的稀土开采技术作了专访报道;“欧洲地平线计划”关键金属团队首席科学家、英国鲁汶大学教授Borst称之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科学家Prommer教授在《自然-可持续性》发表专门评述文章指出,该技术对稀土资源的绿色利用具有深远影响。
他是科研团队的“定海神针”
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带领团队,才高行厚。一直以来,何宏平注重学科与队伍建设,培养了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4位“侯德封奖”获得者等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矿物学领域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面对亮眼的成绩,何宏平却说,功劳属于整个团队。这个优秀的团队,正是何宏平一手组建的。
科研团队的建设可谓筚路蓝缕。20世纪90年代,正是矿物学学科经历断崖式衰落的时期,何宏平顶住压力,单枪匹马开始干。没有经费,他向同事借了几万元科研经费起步。没有团队,他邀请退休的老师加盟。90年代末,又逢中国科学院改革,若进不了创新体系,团队薪酬待遇非常低。由于学科影响力弱,何宏平所作的基础研究没能成为研究所的重点方向,为此他自嘲“下岗了”。中山大学得知后,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中山大学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面对邀请,何宏平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岗位,甘坐冷板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持。经过30年的努力,何宏平和他的团队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黏土科学前沿研究的推动者、稀土绿色开采的开拓者。
何宏平的博士研究生称他是“大家长”,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他都会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生林枭举说:“何老师不仅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更是一位虚怀若谷、极具人格魅力且令人尊敬的人。他会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每一次报告,无论学科方向性如何,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建议。”学生黄健说:“当我因科研或生活受挫而感到失落、迷茫时,他及时给予我鼓励和帮助,让我重拾信心、重新出发。”“他是团队的定海神针,每次交流都会让我躁动的心变得平和。”提起何宏平,学生周慧君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学生,何宏平付出了很多。他的博士研究生李尚颖说:“何老师科研和公务非常繁忙,但每当收到我写的关于实验进展的邮件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指出我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下一步的工作。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牺牲自己的周末和休假时间帮我修改论文。平时,他还多次提醒和督促我要开阔视野,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多学习一些方法和技能。生活中,何老师鼓励我要open一些,还指导规划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涯。”
身教重于言传。在何宏平看来,带学生是一种引导和传承,不仅仅是科研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引导和传承,更要用脚踏实地的品行影响学生。
编辑:杨慧萍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