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总是擅长把
任何节日过成“美食节”
“懂吃”的庆元人更不例外
作为一年一度的限定美味
春节里
庆元过年必吃的传统美食
更是多到令人瞠目

图片来源网络
眼下,庆元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蒸甜糕、做豆腐、杀年猪……从米糕、麻糍、黄粿、千层糕,到糖醋排骨、走油肉、腊鸭、腊肠,再到炒南瓜子、炒粿片、饭团、烧梅……
庆元人的清单里都有啥?
黄粿,可谓是庆元人心尖上的美食。每逢传统节日、家庭喜庆或贵宾到来,黄粿都是不可缺少的。或作为礼物互相赠送,或作为祭品祭祀祖先。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黄粿即表示本年的丰收,预示来年的希望。
麻糍,是将糯米蒸熟后,放到石臼中捣软之后,取出再用手分成小块的一种小零嘴。麻糍干吃米香浓郁,放到用黄豆或芝麻、白糖等研磨后的蘸粉中滚一圈后,入口内里黏糯弹牙,外面甜蜜入心,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团圆”是春节最大的话题。要说庆元最具代表性的团圆必须是肉团和烧梅。
肉团,虽然以“肉”冠姓,却是肉多饭少的存在。它的做法十分简单,把炒熟调好味的瘦肉、梅干菜、香菇等与蒸好的米饭、糯米按照比例拌在一起,再柔成团,便可以上桌了。在庆元人眼里,这也等同于把各种吉祥、喜气包到了一起,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烧梅,看着简单,但内里大有讲究。它是用蕃薯粉和以猪油、白糖做成的。先将蕃薯粉炒熟盛锅,撒上白糖,再加入纯猪油和匀,再用力捏成小圆团,装盘蒸熟。烧梅蒸熟后表面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光溜圆滑,里面则又酥又软,香甜可口。
走油肉,可谓是庆元各种酒席及重要场合中“yyds”的存在。

p.j.yun/摄
制作走油肉,需要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将其切成大小均等的小正方形,洗干净之后放入锅内煮,煮到筷子可以轻易插入为止,再把煮熟的肉放入油锅中,瞬间出现“滋滋”声,看着肉慢慢变成焦黄色,肉皮起皱,再放到一边备着的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看着肉皮起泡后捞出。

沈小怡/摄

说起豆腐,猪肉炖豆腐、鲫鱼豆腐汤、肉末豆腐羹、凉拌豆腐皮、麻婆豆腐、香煎鸡蛋豆腐……各式的做法在脑海中放映,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许多人说,现在的年味淡了。我想,当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儿时觉得新鲜难得的已变成了“日常”,曾经许多的手作仪式也已被“现成”代替。
但一到年关,与家人相聚的时刻,以及为了“年”而忙碌的充实感,总免不了让人牵肠挂肚。在耐心制作这些美食、品尝这份熟悉味道的同时,过年的习俗和仪式,都得以鲜活而有趣的方式延续下来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