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声入人心:新时代马生上演党史“串串烧”
歌画东阳客户端通讯员 胡吴笳
2024-02-21 10:368700阅读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为深入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共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相关部门创新教育模式,让党史知识“动”起来、“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吸引青少年主动感受革命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在了解家乡党史人物、重大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身份角色转换,由“听众”变成“主讲”,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的积极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

巍巍笔架山,滔滔东阳江,见证着东阳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百年峥嵘。一部地方党史,百年红色印记。在共和国的红色版图上,东阳虽然只是一星微火,但散落其间的地方党史记忆,同样值得被赓续与铭记。

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党史记忆。2月16日,市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东阳书城举办的“关·心公益讲坛”开讲,6名在读的00后大学生和1名中学生以“东阳百年历程与红色记忆”为主题,为近百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课。

春风化雨:趣味党史“串串烧”

“小朋友们都认识这几位革命烈士吗?”讲台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厉北辰指着屏幕提问道。话音刚落,观众席间传出一声响亮的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他们是土地革命时期东阳的几位中共党员。”这位抢答的同学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苏怀,今天他和厉北辰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史宣讲员。

一唱一和之间,两人巧妙地将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建立中共东阳县委的历史上来,又在叙述上增添了几分新鲜感。

聚精会神的听众

在这堂妙趣横生的党史课中,6名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学子和1名中学生,以东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百年历程为脉络,精选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东阳籍党史人物与红色故事,用简短而生动的“串串烧”形式,展现了东阳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变迁。通过宣讲员的讲述,纷繁的党史资料如同散落的珠玉被重新拾取,串联完整。而一次次的提问互动,更让这堂党史宣讲课扫去了历史的沧桑厚重之感,激发起了中小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气氛轻松愉快,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敬主持讲坛。

马生宣讲:红色文化“好声音”

本次党史宣讲活动的主角,是来自“新时代马生红色宣讲团”的7名学生宣讲员。正值春节返乡之际,这群东阳“马生”因党史相聚,共上一堂趣味党史课。

如何整理、学习浩如烟海的党史资料?如何将党史讲出趣味性,让听众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初次接触党史宣讲,几位马生宣讲员面临这两个棘手的难题。

“在整理市档案馆留存的党史资料过程中,由于年代久远、原始史料不清等原因,给文献资料的辨认造成了障碍,繁体字也增加了阅读难度,这时候就需要自行搜集资料以作学习补充。”为了将东阳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讲述透彻,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韩康宁穷搜博采相关史料。当她看到1949年5月8日《大东报·号外》时眼睛一亮,报上一则新闻报道《十足准备完全兑现——三百元折合银洋一元》,正可佐证东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解放区的货币政策,恢复经济的史实。但由于年代久远,报纸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为此,韩康宁翻阅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的《东阳解放》《东阳红色记忆》等书籍,并结合当时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货币政策,发现在这则新闻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中国共产党遏制恶性货币贬值、复苏东阳经济民生的历史。在韩康宁的眼中,整合、讲述党史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神秘的探险,除了要有探索未知的热情以外,还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唯有将专业技能运用于党史研究,知行合一,以抽丝剥茧的耐心才能串起散落的史料,从片言只语中解读出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也许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会为人所知,但至少这段历史不会被人们遗忘。”她说,通过宣讲学习,她认识到了党史研究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为文明火种不熄,为红色基因永续,每一段党史背后,都蕴藏着党史工作者不为言说的艰辛。”

在很多人眼中,党史虽然厚重却略嫌枯燥,难以吸引人。如何让党史宣讲变得更有意思?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学生胡易佳已经小有心得。早在学校组织的普通话比赛中,她就以《岁月长河中的英雄》为题,宣讲家乡历史文化。为此,她专门走访了东阳老兵王友嵩,了解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以大量的原声史料,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历史,在比赛中获得了佳绩。“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大学生也可以成为宣传家乡红色文化的力量,唤醒人们体内沉睡的红色基因。”置身和平年代,百年前的革命岁月仿佛非常遥远。但在胡易佳看来,红色文化蕴藏着独特的信仰力量,为了唤醒与传承独属于家乡的红色记忆,胡易佳和其他宣讲员总结出了党史宣讲的两点心得:一是选择独特的叙述视角,发挥地方党史“平易近人”的优势,拉近党史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激发听众兴趣,让大家“愿意听”。二是坚持写稿演讲“一条龙”,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述党史故事,引发听众共鸣,让大家“听得懂”。此外,宣讲员们也会随机应变增加互动环节,活跃现场气氛,让听众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热烈的互动。

一堂堂党史宣讲课在宣传东阳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成为新时代的马生宣讲员,主动做家乡党史的弘扬者。宣讲员邹映轩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她在高中时借着红色研学的机会,了解到在六石街道裘家岭召开的中共东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历史。这段红色历史引发了她的好奇心,“最初我只想当个听众,没想到现在我也站上讲台成为宣讲员。”从听众到宣讲员,身份的转变让邹映轩开启了认识党史的全新视域,也接触到了更多史料,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经过不断地挖掘补充,裘家岭的故事如同一幅画卷在她的眼前展开,而更多细节的加入也让她的叙述更加丰满生动。如果说听众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见证了历史,那么成为宣讲员后,邹映轩通过文字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在讲述这段党史时,她仿佛穿越回了那段峥嵘岁月,成为裘家岭历史的亲历者。“历史也可以是生动的。每当我讲述完裘家岭的故事,我都想重走一遍通往中共东阳一大会址的那条小路,或许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在不计其数的练习与讲述中,她早已在心中将山洞前的那条小路走了千千万万遍。

新老传承:党史工作“更青春”

少年强则国强。与过去埋头苦干的老一代党史工作者不同,这群新时代马生红色宣讲员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勇于走向台前传播红色文化。在最后的现场互动环节,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赵致远分享了自己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悟:“对我而言,参与党史宣讲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尝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回乡来’不断地接受家乡的根脉滋养,是为了‘走出去’能够更好地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希望大家都能勇于尝试,走进这番新天地。”语毕,现场掌声雷动。

马生宣讲员向听众赠送祝福卡。

新时代马生宣讲员的成长,除了自身刻苦钻研党史的努力以外,还离不开相关部门为他们搭建的展示平台。据介绍,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成立“新时代马生红色宣讲团”,从2022年暑期开始,每年开展以老带新、滚动模式的党史宣讲人才培育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更是发挥党史资料储备丰富的优势,组织宣讲员们理论学习,市档案馆、中共东阳历史馆则成为宣讲员们的训练大本营。目前,市委党史研究室已培育出“红船领航”新时代马生红色宣讲员25人,涵盖了大学、中学、小学各个年龄段。宣讲员们在这里学习和传承党史记忆,也从这里出发将家乡的党史故事传播至神州各处。

马生宣讲员们获赠党史书籍后,在“红船少年阅读专柜”前合影。

“在大学生返乡之际举办此次宣讲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推动红船精神融入青少年血脉,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青少年学生争当‘红船少年’。”市关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此次活动举办的初衷。东阳新华书店副总经理胡康莉则欣喜地表示,在市关工委与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东阳书城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开设“红船少年阅读专柜”。当天宣讲结束后,就向听众赠送了一批党史书籍。

“宣讲团就是行走的红色档案,是移动的党史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马先说,“党史宣讲为宣讲员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躺在书里的党史故事鲜活起来,让红色历史红火起来,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她同时坦言,在地方党史研究相对小众化的今天,培育更多青年宣讲员是最重要的破局之法,青年宣讲员的加入为党史传承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为此,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将为青年宣讲员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共同探索“青春版”党史宣讲之路,让地方党史工作“更青春”。

编辑:杨慧萍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评论·1
读友_75APB9
来自安徽马鞍山2月22日 08:33
新时代马生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