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女飞人”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韦圣瑶
2024-03-07 13:534468阅读

3月4日上午,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项目建设工地,尽管天空细雨绵绵,作为项目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仍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18号塔吊正挥舞着巨大的机械臂作业,精准地将砖块、砂浆等移动到定位位置。18号塔吊约60米高,而驾驶着这台庞然大物的正是39岁的塔吊女司机王开菊。

塔式起重机又叫塔吊,是每个建筑工地必备的起重设备,它的驾驶员——塔吊司机的操作必须快、准、稳,容不得半点马虎。王开菊来自贵州贵阳,在成为一名塔吊司机前,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她曾进过服装厂做小工。随丈夫嫁到本地后,又因为生育不再工作,但她从未放弃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2017年,顶着家人不赞同的目光,王开菊进入了中骏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开始了她的建筑生涯。从最初的杂工做起,她不怕脏、不怕累,逐渐熟悉了工地的各个环节。然而,王开菊并不满足于现状。她渴望能够亲自操作塔吊,成为一个真正的塔吊司机。“他们都劝我说女生开塔吊不方便,但我自己坚持要去,女性塔吊司机不止我一个,她们能过的坎我为什么不行。”于是,她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不断观察学习,仅仅练了一个月便顺利拿到了塔吊驾驶证,成了公司里为数不多的能“上天”的女塔吊司机。

在塔吊上,王开菊展现出了她的过人胆识和精湛技艺。她熟练地操作着塔吊,无论是吊装重物还是精准定位,都能够轻松完成。每次驾驶,她都要先从底部爬到顶部的驾驶室。攀爬塔吊的梯子垂直90度,60多米的塔吊王开菊五分钟就能爬上去。“上塔吊的时候要绷紧全身、手脚并用,第一次爬的人大多会浑身酸痛。”在六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爬过最高的塔吊高度是200多米。“我不怕,恐高的人一开始就干不了这行。”王开菊笑着说道。

实际上,高空作业并不是王开菊觉得真正困难的事。女性塔吊司机的身影并不多见,不仅是因为要面对与男性相同的体力挑战和工作环境,还要额外应对一些因性别差异带来的生活不便。塔吊上不足3平方米的驾驶室是个全封闭的“盒子”,空间有限,缺乏合适的卫生设施,特别是在生理期期间,这种不便更是被放大。“塔吊上没有厕所,那几天是最苦的,我只能上班前先去厕所,待在塔吊上的5个小时能忍就尽量忍。”王开菊语气轻松,“但是我不后悔,比以前在服装厂好多了,这就是我感兴趣也想要做的。”

王开菊坚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和汗水,女性可以在任何领域展现自己的价值,她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在地面上,她是一个喜欢笑的普通工人,上了塔吊,她就是钢铁巨擘的指挥官。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