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这套复刻版晚清服饰惊艳了时光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玲
2024-03-13 11:382.8万+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近日,在卢宅景区内,身着汉服的胡凯莉与女儿芯芯成了老街上独特又亮眼的存在。

3岁的芯芯身着百衲衣、头戴鱼龙帽、脚穿虎头鞋,在卢宅的马头墙下嬉笑跑闹,仿佛一个行走的非遗集合体,再现了清朝时期孩童在高墙院落中的生活场景。这穿越的一幕,仿佛惊艳了时光。

记忆深处的“百家饭”与“百家被”

去年8月底,胡凯莉刷到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这部短剧由两名自媒体人制作,一上线就火爆“出圈”,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顺着这部短剧,胡凯莉了解到,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余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它们的命运究竟如何?胡凯莉下意识地去搜寻更多有关大英博物馆的内容,并注意到一场“晚清百态·潜光藏耀的世纪”主题展览正在大英博物馆举行,300余件流离失所、鲜为人知的中国文物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其中有一套晚清时期的儿童服装,包括百衲衣、鱼龙帽和虎头鞋,让胡凯莉想起了童年往事。小时候,她时常跟随奶奶出入周边村庄的农户家中,奶奶为他们缝衣纳鞋贴补家用,有时活计多赶不及回家做饭,就在做活的农户家中吃饭。干完活后,奶奶会征求主人同意,收集剩余布料带回家。逢年过节,奶奶会拿出从各家收集的布料,缝制成被子。当年吃“百家饭”盖“百家被”的记忆,让胡凯莉看到展出的这套百衲衣时有了不小的触动。

胡凯莉和丈夫在市区城南西路开设了一家婚庆公司,名为“汉昏者”,主要从事汉服婚礼策划,致力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她对流落在外的文物多有关注。这次她更是了解到,许多国家都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非法所得的本国文物,但大英博物馆经常用“保护外国文物”的借口掩饰当年的不当行径。渐渐地,胡凯莉心中涌现了一个想法:龙年新春渐近,女儿芯芯的3周岁生日正好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能否复刻这套晚清时期儿童服饰,换一种方式带文物“回家”?

一比一复刻原品,搜寻十余种非遗技艺

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去年10月,胡凯莉开始在网上搜寻这套晚清儿童服饰的正面照、细节图,通过图片了解加工技艺和这套服饰的更多细节。

百衲衣是指儿童出生时,家长向邻居、亲戚、朋友各讨要一块布料,将布料裁剪成多个菱形,再缝制成衣,希望身穿这件衣服的孩子在众人的庇佑下,祛病消灾,健康平安长大。儿童版百衲衣呈上窄下宽的漏斗形,便于幼儿日常活动;整体色彩绚烂华丽,便于家长看管孩子防止走失。

一开始,胡凯莉对接了三四家汉服制作商家,但商家表示只能做出百衲衣的外观,整体衣身仍采用“一片式”的做法。不愿将就的她通过供应商、朋友、社交软件继续寻找,最终找到一家位于江苏徐州的专门承制成人百衲衣的商家。为了让复刻出的儿童百衲衣具有更高的还原度,在胡凯莉的坚持下,衣身采用了提花缎、暗纹纱、棉布、亚麻、丝麻等不同材质的布料,将这些布料裁成120余块大小相同的菱形,再缝制成衣服。衣服滚边上的刺绣是清朝时期典型的三蓝绣,即用多种不同色度的蓝色进行配置而绣出纹样,使得单纯的蓝色变幻出丰富的层次,让整件衣服更显雅致。为更好地还原三蓝绣,胡凯莉多方寻访,找到贵州一家有丰富绣制经验的绣厂。

鱼龙帽是孩子在周岁、过年时佩戴的帽子,也是此次复原的最大难点。此帽整体设计为龙头鱼身的“鱼龙”造型,鱼鳞、龙须、龙角都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工艺,刺绣和缝制就用了近1万针。会制作鱼龙帽的手工艺人主要聚集在山西一带,胡凯莉通过朋友介绍,在当地找到了一名90后开设的专门制作虎头帽的工作室,不厌其烦地和制作者沟通制帽细节。为尽可能接近原品,制作者搜寻了与原品外观相近的土布,把布头、丝线通过染色还原出接近原品的质感。鱼龙帽的点睛之笔是龙嘴衔着的五彩绣球,随着帽子的摆动,绣球会在龙嘴里翻滚。这颗五彩绣球直径只有约1.5厘米,但需要用24片颜色不同的三角形布片两两缝合,再用12块双层布料拼接而成,每个拼接部件的各个角度都不偏不倚呈圆弧状。光是还原这颗绣球就花费两位师傅5天的工期,而整个帽子的总工期长达45天。

鱼龙帽上的刺绣采用了盘金绣。杜甫在《丽人行》中曾写道:“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其中的“蹙金”就是盘金绣,即把金、银线盘制成各种纹样,再用丝线钉缝在绣样上。明清时期,制箔技术成熟,盘金绣大为兴盛。作为传统宫廷手艺,盘金绣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装饰艺术的巅峰。集聚众多传统文化元素的鱼龙帽承载着为孩子祈求平安的心愿,被当作孩童的“护身符”。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在古代,孩子穿的第一双鞋就是虎头鞋,鞋头成虎头模样,包含家人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寓意驱灾辟邪、吉祥如意。传统虎头鞋做工考究,鞋底通常为两层,寓意好事成双;针脚通常是四股线缝制,寓意四平八稳;虎头鞋的虎须要缝五针,寓意五福临门。虎头鞋样式繁多,花色不一,以红、黄等鲜艳靓丽的颜色为基调,造型上大多粗犷夸张,脸大、眼大、嘴巴大是其显著特征。虎头鞋制作技艺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精通这门手艺的人多为老年人。胡凯莉通过朋友找到山西当地几位七十多岁的老手艺人,手工缝制完成了这双虎头鞋。

胡凯莉坦言,复制这套晚清儿童服饰,不仅是为了祝福女儿茁壮成长,也是为了让远在大洋彼岸的原品换一种方式“回家”。

离家文物的漫漫“瑰葭路”

“我复原的只是一件流失的文物,一件最贴近我们平民百姓生活的传统服饰。”胡凯莉说,在汉服越来越热的当下,儿童汉服的生活化转化是一大课题。她希望有更多儿童在周岁、春节、二月二等传统节日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实现非遗活化。“我们将芯芯身着百衲衣、头戴鱼龙帽的照片发布到了网络上,为父母们提供儿童版华夏传统服饰生活场景的案例,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关注传统服饰,关注非遗,把传统民间生活智慧更好地传承下去。”

“‘晚清百态·潜光藏耀的世纪’展览去年就结束了,展出过的300余件文物可能很难再有出头之日。文物,不是冰冷的器件,不是拗口的文字,而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基因。”胡凯莉说,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丰富多样,从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但是它们的回家之路漫漫。而她尝试着通过复制其中一件文物,让它以另一种方式“逃”出大英博物馆,让人们得以窥见其瑰丽华美的风貌,就是希望此举能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信,用更加生活化、创造性的方式去亲近文物、赓续文化,为流失海外的文物打造一条回家的“瑰葭路”。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

推荐专题

文化中国行

我说两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