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增收动力足 乡村振兴画卷美 “农文旅”融出新图景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张延宁
2024-04-16 11:074315阅读

春暖花开日,出游踏春时,不少人踏上了轻松惬意的乡村游旅程,农耕研学、田园漫步、非遗体验等文旅项目走入田间地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用生态美景提升旅游热度,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各镇村历史文化底蕴,差异化打造特色文旅项目,盘活农村资源,让乡村振兴结出“硕果”。

传统产业带来“金种子”

“一采四季平安,茶丰收喽!二采风调雨顺,茶丰收喽……”4月13日,佐村镇茶·笋文化体验季开幕。走进佐村镇宅口村,传来十多名少年与老茶农的开茶喊山声,入目是漫山遍野的绿,浓浓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而这些“绿叶子”就是宅口村的致富“法宝”。

“和村里很多人一样,我出生在制茶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已经在这个行业深耕近30年。”村民金美霞是高级农艺师,也是当地的老茶农,投身茶领域之后,她不断精进制茶技艺,创建了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研发出好产品的基础上,金美霞不断学习茶艺、茶文化并进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茶。“我们公司还有接待学生研学、公司团建、茶技艺夜学等活动,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人来到我们村,来了解茶文化、爱上茶文化,让大家不光是在喝茶,更多的是在‘品’茶。”

在茶叶世界里深耕的同时,金美霞与300多户农户结对,为他们提供技术、引种白茶,还开发茶叶基地,免费给茶农管理、采摘,提升茶农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能力。她自己则专注于茶叶研发及市场开发,根据市场风向调整茶叶种植和生产结构,实现增效。如今,“绿叶子”已经成为宅口村的“金叶子”,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茶产业是我们的特色产业,也是我们的富民产业,不仅带来了人气,也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佐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佐村镇共有茶园面积1.5万亩,省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家,拥有“龙盘玉叶”和“木禾”2个茶叶系列品牌。作为2024东阳春季“趣游”系列乡村旅游活动的首发站,佐村镇依托茶·笋文化,推出了“趣佐村”乡村旅游品牌,让市民及游客在与当地传统产业亲密接触中感受乡村“野趣”,也为村庄增添人气。

茶、木雕、中药材……我市一项项传统产业在时间长河中大浪淘金,焕发出愈来愈耀眼的光彩,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文旅项目,让乡村振兴“如虎添翼”,让百姓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盈。

传统文化为村庄添人气

日前,2024东阳市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暨文化赋能乡村共富系列活动在三单乡三单村“林栖三十六院”举办,30名模特身穿蓝印花布服饰在山村里进行非遗走秀。绿色的山野与蓝白的服饰相互掩映,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魅力。“通过这种形式与大自然连接,与传统文化对话,让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物品连接起来,也是对乡村文化赋能和共富的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三单乡乡贤设计师林栖说。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东阳蓝印花布的图案主要以荷花为主,搭配鸳鸯等吉祥图案,因此也叫作“荷花布”。林栖作为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在三单乡参与打造了大型文旅项目“林栖三十六院”,深挖三单乡文化内涵,将蓝印花布等非遗元素融入景区各场馆中,再现工艺制作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一间间非遗手工作坊,集聚起蓝染、蓝印花布、银器、木艺等多类非遗项目,昔日老房屋化身非遗博物馆、非遗主题民宿等,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从“往外跑”变成“留下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实现增收。“共富,不仅仅是输血,更是造血,通过深挖‘非遗文化’和产业植入,建构互惠互利的平台,激活造血功能,让乡村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林栖说。

我市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以东阳木雕、东阳营造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全国有名,由此衍生出砖雕、竹根雕、核雕等一大批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市有各级非遗项目150个、非遗传承人272名,建有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各类传承基地151个。

近年来,我市立足非遗整体保护与协调发展,持续推动文化优势转化,将非遗和文旅结合,推出非遗集市、非遗研学、非遗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推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来到市民身边,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持和经济动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编辑:杨慧萍
二审:陈云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