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生活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每个人都是这部书中的主角,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悟。本报今推出“口述”栏目,倾听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人的声音。他们或许是辛勤耕耘的农民,或许是在科研领域默默奉献的学者,又或许是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斗的工人,他们用独特的经历,诠释生活的酸甜苦辣,展现人性的光辉与力量。无论是关于成长的足迹、事业的拼搏,还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变迁,他们都将以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愿这些真挚的自述能够触动您的心灵,同时我们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分享您的故事。
人生四十年,弹指一挥间。40年前,东阳婺剧训练班学员处于16岁至20岁的青葱年华,如今都已步入花甲之年。40年前我有幸亲历浙江婺剧小百花东阳演出队晋京演出,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居中)、文化部副部长吴雪、戏剧家马彦祥等在长安大戏院观看《打郎屠》《磨豆腐》《桃子风波》等折子戏后上台接见演职员。
东阳婺剧训练班成立于1979年8月5日,租用西岘山麓一荒废旧农场作为学习训练基地。这里条件艰苦:窗户无玻璃,用塑料布挡风雨;练功没地毯,水泥地上跌“抢背”;没有海绵垫,稻草堆里翻跟斗。在赵一良老师带领下,学员们学习训练“严、勤、苦”,深深感动了1980年来东阳巡视的中央文化部检查组。
时任中顾委常委、文化部部长黄镇获悉情况后,立即拨出经费1万元,用于添置训练设施。当年,普通干部月薪才50来元,1万元相当于一个干部15年工资总收入。有了这1万元,训练班很快添置了一些最基本的训练器材,解了燃眉之急。
艰苦练意志,严师出高徒。在潘池海、赵一良、吴晓兰、许太才、齐端章、成大庸、李文达等前辈及盖兰亭、沈斌、田新远、李荣法等京昆老师的悉心培养下,经过四年多艰苦卓绝的基本功训练,东阳婺剧训练班亮相于1983年11月举行的浙江省首届戏剧节,在杭州剧院展演的婺剧《铁灵关》获得了全体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掌声雷动。
当时正在我国访问的前民主德国布莱希特戏剧学院院长麦茨也应邀观看了展演,他兴奋地走上舞台说:“我现在要是有一架飞机,立即把你们拉到德国,请你们把这台戏演给我们的学生看……”“布莱希特”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它倡导写意表演风格,是世界戏剧体系天花板之一。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剧体系,通过演员程式化虚拟表演,几兵几将代表千军万马,一圈台步越过千山万水,让观众产生无限想象空间。
《铁灵关》演出成功,引起了文化部注意,决定邀请我们赴京汇报演出。1984年4月12日,由省文化厅冠名“浙江婺剧小百花东阳县演出队”(以下简称东阳婺剧小百花),乘坐火车赴京。因为座票有限,我和王文龙、郭大明等几位无座位的学员只能钻到座位底下,铺上报纸睡觉。
次日下午我们抵达北京,入住北京故宫东侧北池子街的招待所,窗外就是故宫金水河,往南几十米是故宫东华门,向西再向南就是天安门城楼背面。我们每天步行穿过天安门门洞,前往长安大戏院、人民大会堂装台或演出。那时首都的舞台设施也很简陋,吊杆、滑轮绳索等舞台基本器材都得自带,装台费时又繁琐,常熬通宵。我是舞美设计师,相当于装台的总指挥,因为要装台,我还在人民大会堂睡了一夜。
东阳婺剧小百花先后在长安大戏院、人民大会堂、中国戏曲学院、文化部礼堂、中央政法干校礼堂演出。
这次我们带去的是传统戏《铁灵关》和折子戏《打郎屠》《山门卖酒》《磨豆腐》《徐策跑城》《桃子风波》《米栏·敲窗》等。年轻演员各具高超绝活,武生王文俊用接连十几个“硬乌龙绞柱”,表现受刑后疼痛难忍的情景,独创手握双锤翻十多个“旋子360”绝活,表达战场拼杀之勇。花旦齐灵姣扮相俊美,表演细腻,武功给力,两周半快速“串翻身”和“金鸡独立朝天蹬”,艺高惊人。“大花脸”王文龙脚穿厚底靴,扎靠旗,先从高台“飞叉落地”,接着“硬抢背”,前扑接“倒插虎”,又飞身直挺挺“硬僵尸跌”,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令观众目不暇接。刀马旦杜利英大眼睛,用舞台上极少见的“三节棍”对打双棍,以一人敌四男兵,手踢花枪使出“双吊鱼”绝活,台上刀枪横飞,台下掌声不断。小生叶建成出身梨园世家,父母是剧团主要演员,《铁灵关》里他扮演反派小生梅伯卿,最后一场他表演被踢下城墙,穿着长衫侧空翻“飞”下,落地后又翻了跟斗,接着被王庆“踢翻”来了个360度“乌龙翻”,武功盖顶。丑角虞中良则身兼数角,第一场“双人命”扮演被王庆杀死的花花公子梅仲卿,第三场“双起解”扮演具“脸颤抖”绝技的解差,战争场面他又扮演手持双刀单棍的兵卒。16岁的帅小伙杜红扮演诙谐幽默的小丑卜京兆,战争场面他则扮演连翻二十多个高难度“小翻”扣“回龙”的兵卒,实属难能可贵!还有年轻的乐队成员,楼跃麟、马一彪的司鼓,张荣平的唢呐笛子,韦朝阳的主胡,胡江萍的二胡,孙小瑾的琵琶,张锦芳的月琴,杜燕珍的大提琴。第一批32个学员个个技高艺绝,有谁相信他们是在十分简陋、万分艰苦的环境中练就的呢?
在京演出期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连看3场《铁灵关》和折子戏,每次看完,他都高兴地上台接见全体演职员,笑眯眯地用带着浓重东阳口音的普通话,赞扬家乡小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并题词相赠,还亲笔撰文发表于《人民日报》,他写道:“我已六十六年没有看到家乡戏了。此次……目睹芳华,再聆乡音,倍感亲切。”严老还邀请主要演员王文龙、齐灵姣、王文俊等去家里做客。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在人民大会堂观看《铁灵关》后上台接见演员,兴奋地说:“你们年轻有为,后来居上,好好学,好好干,大有希望。”
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第一天,黄镇与严济慈一起观看演出,上台接见我们时,黄镇如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非常兴奋,说话幽默,他的快乐情绪感染了我们所有人。次日他又将王文俊、齐灵姣、王文龙等主要演员和带队领导接到他家做客。第二年他给我团寄来了亲笔题词“发扬严勤苦精神,为振兴中华腾飞”。
在京期间,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文化部、北京市委、总政、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报》的领导以及戏剧界、电影界等的领导和专家在观看演出后都接见了演职员,金华籍诗人艾青说“演得确实好,我很感动”。
4月21日和26日,中国剧协、中国戏曲学院专门就东阳婺剧小百花的表演艺术召开座谈会,多位戏剧家和评论家出席。4月27日上午,北京市文化局邀请召开培养艺术人才经验座谈会,当时已担任剧团党支部书记的赵一良作了人才培养汇报发言,东阳婺剧小百花成才率之高,令首都专家领导刮目。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等几十家主流媒体报道了此次晋京展演,高度赞扬东阳婺剧小百花演出队的精彩演出,为东阳增加了知名度。
在京演出期间,我们得到了在京东阳乡贤张申等人的极大支持,如今四十年过去,他们很多人现已是耄耋之年,再次感谢他们!
在北京演出24天后,我们于5月5日赴天津,在天津科学会堂共演出5场《铁灵关》,受到天津市各界热情接待。6月3日我们赴沪演出,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共演出6场,同样受到盛情接待,昆剧泰斗俞振飞、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上海京剧院院长齐英才等各大文艺团体的负责人都前来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袁雪芬还邀请部分演职员去上海越剧院做客。83岁高龄的俞振飞笑呵呵地来到后台,拿着一幅他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敬赠我团,并与演职人员交流、合影,兴奋不已。
犹记在京演戏间隙,我们有幸应邀游览了中南海,又去怀仁堂观摩京剧名家尚长荣、叶少兰、孙毓敏、张学津、李维康、耿其昌等前辈老师的精彩演出。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时,又同台观看了这几位名家和刘长瑜的演出。我在后台还遇到未化妆的刘长瑜老师,我从小看着她饰演李铁梅的《红灯记》长大,眼前的她充满青春活力,看上去像二十多岁,比实际年轻一半,令人惊讶。演出前她喊同事时,嗓音清脆悦耳,至今犹记。
40年过去,当年的婺剧“小百花”们已步入退休或接近退休。回顾当年,岁月艰苦;享受当下,生活幸福。祝愿东阳市婺剧团发扬“严、勤、苦”优良传统,不忘初心,不断培养年轻人才,在传承“三合古韵”的艺术道路上,前赴后继,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居中)在人民大会堂观看《铁灵关》后上台接见全体演职员。
新闻资料:
东阳婺剧团成立于1951年5月,以“老紫云”“王新喜”两个旧“三合班”(高腔、昆腔、乱弹)为班底,组成“东阳剧团”。1954年7月改名为东阳县婺剧团, 1988年10月易名为东阳市婺剧团,至今已有73年历史,现为浙江省一级剧团。
继1984年首次晋京演出后,1990年首都举办“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纪念活动,该团的《三打王英》被文化部选为“全国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演出剧目,再次饮誉京城。
2017年7月,东阳婺剧团第三次晋京演出,新编历史婺剧《英王徐策》在梅兰芳大剧院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优秀剧目展演”。
2007年12月至2016年11月,《樊梨花与薛丁山》《情殇》《英王徐策》《浴血惊魂》四台剧目先后参加浙江省第十到第十三届戏剧节,均荣获最高奖——“新剧目大奖”。
编辑:吴璐瑶
二审:陈云
终审: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