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看见共“阅”的力量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玲
2024-04-24 06:185260阅读

同一本书,不同人读会有不同的见解,一群人共读一本书可以更长久有趣些。在东城,有那么一群热爱知识的读者,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感受文字的魅力。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市举办大大小小多场读书活动,一起阅读同一本书,一同成长。

东阳书城引领万余名市民共同阅读

“我每周六都来参加东阳书城举办的新华大讲坛,今天是东阳本土青年作家南寻老师讲解诗歌写作。书城每次安排的课程都很有趣,能学到很多知识。”正在参加东阳书城阅读活动的二年级学生王韬源是老面孔,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打卡了书城20余场活动。

讲台边上,还有一名认真倾听的读者,她是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胡康莉。近年来,胡康莉带领书店工作人员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立足本土文化,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和文化活动200余场。

说到东阳书城形式多样活动策划的起源,还得从一件往事说起。

2015年5月,位于城区新南路的东阳书城全新开业不久,胡康莉偶遇一位在宁波工作的东阳人,“她问我,书城有没有举办给孩子讲故事的活动?我如实回答没有。老乡马上表示可惜,提出书城环境这么好,可以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阅读平台。如果书城有需要,她可以从宁波回来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胡康莉,一名在外地工作的东阳人有这样的阅读推广情怀,而新华书店作为一家文化国企,更应该在阅读推广工作上迈出大步伐。自此,她开始思考如何将阅读活动长效化、日常化。

胡康莉主动担任活动策划负责人,带领员工成立了一支团队。2017年,市新华书店推出筹划已久的“七色花故事会”活动,让书城的工作人员成为孩子们的“故事姐姐”。虽然他们并不是专业的老师,但是为了给孩子们讲好故事,也和老师一样做课件、试讲、磨课。截至目前,“故事姐姐”已经给孩子们讲述了100多个故事,每周六上午风雨无阻。胡康莉说,后来还有妈妈专门带着孩子来书城感谢“故事姐姐”,这让“故事姐姐”们感到付出和坚持都是值得的。考虑到活动群体是幼儿园小朋友,工作人员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预告时,还加入主讲人提前录制的视频,进一步激发学龄前儿童参加活动的兴趣。

东阳书城的“新华大讲坛”活动

多年来,东阳书城的阅读活动有趣、有意、有用,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可与支持。2022年2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主办,市新华书店承办的“阅东阳 润童心”儿童阅读伴成长项目落地东阳书城,“七色花故事会”“阅伴伴成长”“成长加油站”“新华大讲坛”“书城研学”“送阅读下乡”等6大板块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精准的阅读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122场线下活动,线上线下覆盖8万人次,已成为书城最具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18日,省社科联发布入选“浙里·阅读”读书会联盟第三批成员名单,“阅东阳 润童心”儿童阅读伴成长项目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书城二楼还开辟了“印象东阳”专区,陈列了《东阳书院》《东阳年鉴》等一系列展示东阳本土文化的珍藏版图书,同时陈设东阳本土作家、艺术家的作品,集中展现本土文化元素、展示本地文化形象。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东阳书城作为省新华书店的重要分会场之一,以“之江好书节”为主题策划推出系列活动。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经理许静宇介绍道:“我们选取‘东城寻迹’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意在探寻东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东阳之所以被誉为宋代婺州的‘教化之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宋代东阳书院的兴起。从宋代东阳书院的兴盛起始,到近代一代报人邵飘萍,再到当代的‘量子之父’潘建伟,每一代东阳人都在传承和发扬着城市的文脉,传递着中华民族‘崇文尚学’的宝贵思想。”

近年来,东阳书城聚焦举办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推广全民阅读、组织论坛讲座、本土文化挖掘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市新华书店文化阵地建设基础。同时不断创新业态融合发展,积极参与新华网群、“钱塘鸿书”等平台建设,加强“书递员”、微信社群会员维护。2023年吸纳“钱塘鸿书”新会员1.7万人,目前共有会员4.4万人;管理“书递员”服务号、微信社群33个,涵盖活跃用户1.5万人。

书院里的茶馆传播书香和生活美学

步入位于卢宅非遗街区的“书院里的茶馆”,轻轻推开木门,书香、木香与茶香交织的芬芳扑鼻而来。深入其中,原本略显昏暗的视野瞬间变得明亮开阔,令人不禁想起“别有洞天”的美妙景致。随意择一处席地而坐,信手捧起一本读物,轻轻翻阅,同时品味香醇的茶水,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茶馆的主理人包丽平拥有多重身份,她是市级“阅读推广人”、樊登读书会东阳服务中心负责人,同时是市稚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早年,包丽平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樊登读书会这一平台,自此与阅读结下不解之缘。2016年底,樊登读书会东阳服务中心成立,每周定期举办线下读书沙龙活动,包丽平带领书友共同学习,大家围桌而坐,交流彼此的读书体验和收获。

随着活动影响力增加,不断有书友慕名加入,会员数从2016年的10余人增加到如今的4万余人。在市文广旅体局的支持下,2020年,包丽平将樊登读书会东阳服务中心迁移至卢宅景区内,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书院里的茶馆”读书沙龙活动

因会员人数的增加,包丽平试着将健康生活方式带给更多的书友,她认为书院不仅是一个阅读交流的场所,也是一个可以传递生活美学、让书友体验雅致生活的空间。2023年5月,她萌生了把阅读和饮茶结合的想法,并前往上海学习新中式茶馆的运营模式。今年年初,包丽平将樊登读书会东阳服务中心更名为“书院里的茶馆”,并重新装修,给书院融入新的生命力。院内陈列了蓝染、千层布鞋等手工制品,向书友传递美好生活的理念。

包丽平热衷于阅读家庭教育、企业管理类的书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思想的提升,她还帮助不少书友答疑解惑走出当下困境。如今,她开始涉足经典国学类书籍,“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在推广阅读这条路上,包丽平也收获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

逾240期读书会点亮东阳江畔的国学之光

东阳江畔,夜色渐浓。每到周三晚上,歌山画水公园内的复薪国学馆内便亮起点点灯光。

“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分享《道德经》第26章的内容,阐述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复薪国学读书会负责人黄江凯主持读书会。一学员上台剖析“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随后分组开展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引发了我在教学中有关‘静’的思考,备课上课的压力让我心浮气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静’⋯⋯”小学教师吴雨颖上台分享感悟。

黄江凯介绍道,读书会学习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儒释道法、《孙子兵法》等,每次课程均设有小组分享环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本节课的所学所获。读书会还提供给每个学员上台讲课、主持和分享的机会,思想碰撞、锻炼自我。

复薪国学读书会

复薪国学读书会创办于2017年6月,以举办各类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国学读书会等活动为重点内容。创办以来,读书会始终秉持“快乐学习、用心生活”的活动理念,现已举办超过240期,共计约有7000人次参与听课,其中固定学员有近80名。读书会举办的课程多样,有国学知识讲座,书法、古琴、葫芦丝、水墨画等艺术培训。

与此同时,读书会还发起线上读书活动,号召读书爱好者通过在微信群打卡的方式,每天坚持朗读10分钟国学经典,将读书录音上传微信群打卡,以此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保持长期的读书习惯。读书会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国学爱好者,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既分享着不同的人生体悟,也在工作生活上互相鼓舞。

为吸引更多的国学爱好者,也更多地开阔学员们的读书视野,读书会每年邀请社会各界爱好国学人士,从不同纬度、不同层面分享他们的人生体悟,激励更多读者保持终身学习。


融媒时评

将“一个人的美好”

演绎为“一群人的快乐”

阅读,常被视作一场个人的修行,一场心灵的对话。然而,这是否意味着阅读就不需要同伴的陪伴与分享呢?

当我们沉浸在独自阅读的世界中,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不受任何束缚。然而,当阅读从个体走向群体,即大家共同阅读一本书时,阅读的形式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时,我们需要先完成个人的阅读,提炼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在群体中表达、交流,甚至展开深入的讨论。

群体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一场以阅读为核心的活动,如读书会、读书沙龙;也可以是个人的分享时刻,如讲座、演讲。群体阅读由来已久,古代的游学讲课、书院学习等都是生动的例证。

那么,我们为何需要群体阅读呢?

首先,坚持阅读并非易事。长时间的个体阅读有时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但当我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阅读、打卡时,那份坚持便变得不那么艰难。在群体阅读中,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一本书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立场、社会地位等都有所不同,因此观点也各具特色。通过现场的交流讨论,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书本的印象,还能拓宽理解的深度,使个人的思考在群体的共鸣中得以升华。

再者,分享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将心中的感悟与体验通过分享的方式传达给他人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巩固和梳理所读内容,更能使我们运用书中的智慧和知识来改变生活。“只有当书籍真正融入生活,服务于生活,为生活带来价值时,它们才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在当下短视频等媒体形式盛行的背景下,我们更需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让阅读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层面,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不断前行。

编辑:许琳琳
二审:陈云
终审:史莹

我说两句…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