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触摸宋韵风雅——访考古学家、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胡剑文
2024-05-28 15:104904阅读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北宋词人柳永笔下的钱塘繁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是马可·波罗13世纪游览杭州时的由衷赞叹……

古人的文字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而随着杭州临安城考古工作深入,越来越多的南宋遗址被发掘,千年古都的宋韵风华得以穿越时空,重现人前。

杜正贤,省首批特级专家、杭州市杰出人才,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一直在杭州从事考古方面工作,横跨考古所、文保所、博物馆、高校考古学系“四界”,由他主持的考古发掘曾经五度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杜正贤作考古专题讲座

近日,杜正贤走进东阳文博讲堂,结合考古历程,为家乡广大文博爱好者讲述临安城的前世今生,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揭开临安流传千年之美

杭州不少街巷的名称,都蕴藏着南宋临安城的辉煌。作为考古学家,杜正贤从地名上受到启发,由此揭开了南宋太庙遗址的面纱。

那是1995年的一个春日,杜正贤爬山时看到山脚下在拆迁,该区域正好是太庙巷一带。于是,他赶紧下山前往拆迁现场察看。一个月后,南宋太庙遗址考古启动。在此后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南宋太庙的东围墙、东门址及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遗迹。“条石砌墙、散水设施、门砧瓦当……一件件古建筑遗存重见天日,设计之精巧、制作之精致,令人惊叹。”杜正贤回忆说。

太庙遗址的发现不仅是南宋临安城考古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城市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可以看得到的封建王朝太庙只有明清时期太庙。南宋太庙遗址后来回填保护,地面修建成太庙遗址公园。

敏锐、耐心,被杜正贤视为考古重要特质。

杜正贤与年轻同事交流考古工作经验

1996年,杜正贤偶然得知杭州上城区凤凰山与九华山之间发现古瓷片。出于职业敏感,他带领同事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了龙窑、素烧窑、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窑具。杜正贤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发掘情况,提出老虎洞窑址是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的观点,得到业界普遍认同。

官窑对残次品管理严格,一般都要挖坑掩埋。杜正贤决定再往下挖,结果真的发现了南宋层瓷片堆积坑,出土大量可拼对成型的瓷片。这次考古,揭露了老虎洞窑址的全貌,展示了南宋修内司窑的生产流程,意义重大。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发掘也是配合旧城改造工程进行的,为国内首次府治遗址考古发掘。 遗址是一组以厅堂为中心,前有庭院,后有天井,周围有厢房和回廊环绕的封闭式建筑群。

“由于临安府地位特殊,府治也格外壮观华丽,规模宏大,用材高档,营造十分考究。”杜正贤介绍说,而且对照临安府图纸,开间大小与考古发掘实际惊人一致。

在考古第一线20多年,杜正贤共参与60多次考古发掘,其中南宋太庙遗址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和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考古发掘先后入选不同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也成为一个朝代里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多的城市。

在考古中触摸宋韵风雅

宋韵,是杭州城市历史印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映照在考古一线,宋韵是御街的繁华和烟火,是瓷器的灵秀和风雅,也是皇家庭院的大气和精致。

杭州御街重现昔日临安繁盛,每天都有大量游客逛街打卡,感受绵延千年的“烟火气”,探寻淳朴浓酽的“市井味”。

御街贯穿临安城南北,是当时最繁华的区域。街面由香糕砖铺设,两旁集聚了朝廷中枢机关,当然也少不了商肆作坊。在1995年至2004年这十年间,杜正贤参与了南宋御街多段考古发掘。尤其是严官巷御街考古,明确了御街宽度,发现了桥堍、桥墩、殿址、围墙、河道、石砌水闸……透过这些沉睡了800余年的遗迹,依稀可以想像当年御街的繁华盛况。

杜正贤在整理出土的古瓷片

老虎洞窑址发掘出土的瓷器品种丰富、造型优美、制作精良,代表了当时陶瓷手工业制作的最高水平。觚、梅瓶、套瓶、花盆、鬲式炉、鼎式炉、琮式瓶、鹅颈瓶、夹层碗……一件件精美瓷器,似乎在述说八百年前南宋宫廷的精致生活。

杜正贤说,南宋官窑瓷器以胎薄釉厚著称,老虎洞窑址素烧炉的出土可以佐证。南宋匠人拉坯后先晾干,通过素烧炉增强硬度,再把胎刮得非常薄,然后多次施釉,烧制出“厚釉如玉”的瓷器珍品。

用的精致,住的也考究。2001年,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发掘,一座800年前的宋代高规格园林重见天日。恭圣仁烈皇后宅用材考究,遗址上发现了水池遗迹和许多精美的太湖石。庭院地面采用条砖墁地,以散水作分隔,呈现出多种花纹组合,构思严谨巧妙。    

“临安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历史感和烟火气交织的城市。南宋的韵味历经千年,影响着一代代人,也影响着我们现在生活的杭州。”杜正贤说。

“最江南”的地方是家乡

杜正贤心目中,“最江南”的地方是家乡——横店镇屏岩社区岩前小区。生于斯长于斯,岩前小区充满了杜正贤对过去的怀念。

“我的童年时光,离不开村口那几棵古老而繁茂的香樟树和那口老井。故乡的香樟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如同一把天然的绿伞,庇护着村庄的一角。每当夏日来临,烈日炎炎之下,香樟树下总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而故乡的水井,井水清凉甘甜,正如故乡的温情,它是时间深处的一颗明珠,静静地镶嵌在我记忆的深处。”杜正贤深情地说,这些浑然天成的家乡山水,如诗如画,是他心中最难割舍的风景,也是他心目中“最江南”的地方。

东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几十年来,东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作为一名从事考古多年的东阳人,杜正贤尽管没有参与故乡具体的考古发掘工作,但一直非常关注。

说起家乡的考古成果,杜正贤如数家珍。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东阳城区法华寺内的南寺塔(中兴寺塔)倒塌,经考古学家清理,其中石雕贴金彩绘经函品相完好,精美异常。这批文物对研究五代、北宋时期的佛教文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2003年发掘的前山春秋战国时代土墩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后发现的又一座越国大墓,表明东阳是当时越国的重要地区。该墓葬随葬品均为玉质制品,个体数量多达3000件(组),不仅质地种类齐全,而且其加工技术精湛,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研究越国丧葬制度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除此之外,还有葛府伏虎山婺州窑址、2007年发现的“中国东阳龙”化石等都是东阳考古的重要发现。

杜正贤指导大学生鉴别古瓷片

东阳的宋韵文化同样底蕴丰厚。杜正贤希望通过讲座等方式,增进家乡人们对宋韵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让宋韵文化更多地走进生活、映照现实。


编辑:严格格
二审:陈云
终审:陈一点

我说两句…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