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一丈屏。大大小小的屏风,构成了他传承东阳木雕技艺的美学载体——雕缋香扆承流风
歌画东阳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2024-05-28 21:308024阅读

5月18日至21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国际茶日,接踵而至的文化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遗馆举行。作为全国唯一受邀的地级市,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组织了52个非遗项目、20多位传承人、130余件展品,以非遗秀演、技艺展演、八婺茶展三大活动,倾力展现“金华美”。

作为东阳木雕最年轻的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宝良现场“秀”木雕技艺,用东阳木雕诠释东阳茶文化。

雕刻的是挂屏,展示的是插屏,虽然长宽不过尺余,体量娇小袖珍,却自有一种风雅气韵。

“屏风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重器,从西周时期的‘天子当屏而立’,到唐代‘屏风周昉画纤腰’,再到宋代屏风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饮茶时的重要陈设,它都是传递东方美的载体。”蒋宝良说,这也是他坚持创作木雕屏风、传承古典流风的初衷所在。

1、木雕“问道”茶文化

18日晚,中国非遗馆一楼,刚刚抵达北京的蒋宝良顾不上休整,就在工作台前忙活起来。只见他掏出一卷布“简”置于台面,轻解丝带,用手轻轻一抚,布“简”徐徐展开,38把雕刀悉数显现,刀刃发出的凛凛寒光,映衬得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蒋宝良在活动现场展示木雕技艺

观众逐渐聚拢过来,蒋宝良左手握刀,右手持锤,开始雕刻。

画面上,一老者持盏品茗,与对面的老者相谈。一侧的僮子正忙着为泥炉扇风助燃,身后摆放着各种茶器。

“这幅作品名称是《陆羽论道》,刻画的是唐代茶圣陆羽到我们东阳的东白山,与当时的东阳县令戴叔伦访茶品茶论茶的情景。”不时有游客与蒋宝良互动询问,他嘴上应答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渐渐地,花板上的人物面貌神情变得生动可观。“这位老人笑得很开心,看来是喝到好茶了!”面对着游客的惊喜反应,蒋宝良也笑着回应:“那是,我们的东白茶历史上可是贡茶。当年陆羽喝了东白茶后,在《茶经》里评价‘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东白山茶与湖北荆州茶品质不分伯仲。”

2022年,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磐安赶茶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的子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在此次的国际茶日主题系列活动中,设计了大量茶文化相关内容。蒋宝良也是在活动前一周,接到了用东阳木雕讲述婺州茶文化故事的任务,担任市非遗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的他,马上就想到了东白茶的历史。“在平时协会工作中和东白山茶炒制技艺的传承人有所接触,也知道陆羽曾经来东白山访茶的历史,觉得把这段典故用木雕表现出来,非常契合活动主题。”在请教了专家之后,蒋宝良还把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饮茶要用婺州窑瓷碗、存茶要用剡藤纸囊的内容,也在木雕画面中体现出来。

“一件作品就推广了金华4种文化特色。”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解读,这件木雕作品画面内容有理有据,涵盖了东阳木雕、东白茶、婺州窑、剡藤纸等4种传统文化。对此,蒋宝良解释,这4种传统文化在唐代都属于东阳所有,其中的剡藤生长于东白山区,旧时东阳虎鹿白溪一带村民广泛利用其加工纸张。

现场雕刻所用的花板,蒋宝良选择了质地细密坚致的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以此展现东阳木雕技艺在红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路径。“红木雕刻完成后不上色漆,彰显红木的色泽纹理,依然保持了东阳木雕‘清水木雕’的特色。”作品运用了适于近观细赏的浅浮雕技法,完成后将配上边框和底座,制作成可以置放于案头的座屏。

2、精修“线脚”传技艺

桌屏《春华秋实》

此次活动,蒋宝良带去了一方小桌屏《春华秋实》,画面主体为太平鸟和红果树,寓意太平盛世,红红火火。别看这件桌屏高与长不过尺余,制作却相当精巧,所有构件运用传统榫卯工艺拼装,屏心四面攒框,可以在屏座上自如装卸,整体造型端庄典雅,简约高贵。

“中国传统家具重在型材艺韵,欣赏这件桌屏,除了看屏心的雕刻图案,还要看它的整体比例,最关键是看它的线脚。”蒋宝良说,中国传统家具擅长通过在家具部件表面处理产生线脚作为装饰,以或凹或平或凸的各种线条来体现家具不同的风貌。线脚可说是明式家具的命脉,是中国家具形体线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匠人常常为一条线脚而花费大量精力,让家具造型取得理想的效果。“线脚不但让家具整体线条更为流畅,线脚的凹凸还能够产生光质效果,使家具的造型更加充实。”蒋宝良说,在这方桌屏中,就运用了十几种线脚,像屏心画面边缘的两道阳线俗称“芝麻梗”;屏座卷龙纹的透空牙板沿边的阳线一气呵成,形成完整而优美的轮廓;屏心和边框相接处则打洼踩线,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不同的构件之间的线脚和平面浑然相接,取得完整统一的“交圈”效果。

精致的线脚让工匠望而生畏,当世东阳木雕外观设计也因此摒弃了这种高难度的技艺。但是,技艺因传承而精彩不绝。蒋宝良凭借30多年从事红木家具雕刻的修为,对传统家具线脚艺术深耕不息,把每一方屏风都变成了木雕珍品、家具精品、线条逸品。他设计的屏风制作工时,往往和雕刻工时不相上下。“许多人以为家具的线脚是由木匠加工出来的,其实很多都是木雕工雕刻出来的。”蒋宝良说,像屏风的站脚、牙板上的线脚,因为随着图案而婉转多姿,只能由雕花工负责。

“很多人都觉得我的木雕屏风很美,但美在哪里又说不出所以然。”蒋宝良说,除了雕刻的画面、屏风的造型,千变万化、圆润流畅、充满张力的线脚为他的作品加分不少。而他对家具制作的这份爱好,其实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作为乡间木匠,他的父亲在改革开放后专业加工制作传统脸盆架,虽然用的材料是乡间普通的“柴木”如樟木、杉木等,但对家具的每个构件都精工细作。“父亲告诉我,线脚就是家具的命脉。线脚好,家具就活了。”父亲的一句话,让蒋宝良在“匠人造器”的道路上追求极致的线条美、造型美、纹样美。

3、“素面檀雕”增雅致

十二扇大型立屏《康熙耕织图》

赴北京之前,蒋宝良刚从福建回来。在福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他的大型木雕作品《康熙耕织图十二扇屏风》,获得了“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最高奖——百鹤金鼎奖。这座屏风从设计到完工,历时整整5年,由48块花板装框组成可折叠的U形立屏。每幅花板前后各雕刻传统耕织画面以及相对应的五言律诗,达成内容与形式美的统一。

以小叶黄杨为面、红木为框的立屏

屏风,东阳木雕最主要的陈设类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阳木雕的屏风特别是大型立屏,纷纷朝着大、厚、重的方向发展,既不利于移动,也不利于居室装饰。这也是当下居室装修中,东阳木雕多被局限于客厅和餐厅挂屏、玄关立屏的原因所在。相较于这种固定式的屏风,蒋宝良更倾向于可移动的屏风创作,其体型轻巧,外观雅致,可以自由分隔居室空间,打造灵活多变的场域氛围。“屏风就是古人的另一种锦障,当他们在园林举办雅集或者到野外郊游时,带上这种可折叠的屏风,不仅可以分隔空间,而且可以挡风,丰富视觉效果。”蒋宝良说,到宋代屏风大行其道,许多文人雅士在茶会时,还会在茶几上放一方小桌屏,书房里更是屡现各种小桌屏以及小挂屏的身影。“我并没有预见宋韵文化会大热,只是出于对宋代文化的追慕,早在2009年就开始研发宋制屏风系列,推动屏风回归当代生活。”走进蒋宝良尚在装修中的“宝樾工艺美术馆”,馆内陈设最多的木雕艺术品就是各类屏风。但绝非通常所见的木雕屏风那般“虎背熊腰”,蒋宝良设计制作的屏风,厚度鲜有超过10厘米者,犹如古代的薄肩仕女,轻盈、精致、优雅。

因为“薄”,对花板的厚度、雕刻的深度就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为此,蒋宝良喜欢用硬木制作屏风,以坚硬的质地保证屏风的坚固;同时以浅浮雕为主要技法,保证不伤花板之“肉”,这样就对雕花工的平面压缩技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以1厘米以内的雕刻厚度,雕出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层次,赋予屏风画面丰富的视感,同时保证物象的立体感。

但在雕刻过程中,蒋宝良发现许多画面背景繁复,而红木纹理丰富,两者叠加会导致背景不易区分。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又是红木家具的制作技艺给了他灵感——他创造性地把红木家具的刮磨工艺和东阳木雕技艺结合,发明出“素面檀雕”技法。“传统东阳木雕处理水纹、云气时,经常雕得一丝不苟,但这个做法照搬到红木上,会造成背景杂乱。后来我发现红木的纹理经过刮磨后,在光线下形成反射,犹如粼粼波纹和霭霭云气,于是把这个工艺移植到木雕中。”利用这一创新技法,蒋宝良创作完成了《圆明园十二月令图》12方座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这一技法被收入浙江省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东阳木雕·家具雕刻卷》,向业界推广。

十多年来,蒋宝良不断创新丰富“素面檀雕”技法,不断推动东阳木雕和红木家具制作技艺珠联璧合。随着红木材料管控趋紧,他又转向了黄杨木,把“素面檀雕”的技法施用于小叶黄杨木。“小叶黄杨生长缓慢,素有‘五年一粒栗,十年一粒谷’之说,长成宽约一尺的可以雕刻的面板,需要七八百年时间。”蒋宝良说,这也是黄杨木多用于制作小件圆雕作品的原因。他大胆将其作为东阳木雕平面雕刻的花板,而以价格昂贵的红木作为边框,经过“素面檀雕”施艺,使得画面肌理细腻,层次清晰,尤其适用于表现人物题材。

文化因创新而历久弥新。如今,以小叶黄杨为面、红木为框的各式屏风,已成为蒋宝良的创作一大特色,红木的雍容华贵、黄杨的细腻典雅,赋予了名画题材木雕更适宜的观赏效果。

后汉李尤曾作《屏风铭》:“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蒋宝良最喜欢的就是屏风“立必端直,处必廉方”的文化特征。历经三十多年磨炼,当年的山村学童,已成长为高级技师、浙江省首批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获得了金华市拔尖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传统工艺领军人物等荣誉,他对木雕艺术的探索,却远未结束。高峰在前,跋涉无休。

编辑:厉欢欢
二审:陈云
终审:陈一点

我说两句…
163